千年古刹翠云庵

千年古刹翠云庵

杨  虹

微信版第455期

敬亭山太白独坐楼旁,竹树葱茏,满眼苍翠。透过袅袅香烟,一座黄墙翠瓦的古刹显得分外醒目,这就是翠云庵。

翠云庵建在山半腰的台地上,地势极好。站在庵前,极目四眺,远处的敬亭湖、双塔、古昭亭坊、先贤祠,近处的太白独坐楼、绿雪茶社,乃至敬亭山的林壑美景、烟云变幻都可尽收眼底。一如古人所言:“晴日半窗开野色,翠涛千顷惬诗怀。” (刘铸《九日游翠云庵》)

翠云庵观音宝殿

翠云庵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宣歙观察使裴休所筑的“卜静室” (禅寺)。裴休(791-864),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今山西运城闻喜人),一作孟州济源人(今属河南省)人,官至宰相。裴休自幼学佛,笃信佛教。大中二年(848),在宣歙观察使任上,裴休迎接黄檗禅师至宣州开元寺供奉,后应黄檗禅师及宣州僧人清越、元孚之请,重建敬亭山广教寺,并在敬亭山上筑“卜静室”,即翠云庵的前身。裴休和黄檗禅师等人,常在“卜静室”中潜修佛法。

因韩愈少年时曾在敬亭山下读书求学,韩愈成名后,宣州人在“卜静室”为韩愈建祠纪念,将韩愈的塑像供奉其中,时来礼拜。明代的刘应箕《敬亭山翠云庵赋》云:“旁有昌黎启祠于中,山斗凌云,遗像倚崧。仰仙灵之渺忽,缅硕人之高风。”

翠云庵观音宝殿

“卜静室”毁于元末。明代宣德年间(约1430年),废墟之上又建起一座庙堂,始名“翠云庵”。或许是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最初“卜静室”之名打下的烙印,在其后数百年的岁月中,历经沧桑的翠云庵,一直在诗山静静地矗立着,以它特有的清修之“静”“静谧”之美,接受着万千香客的顶礼膜拜,承载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的目光,在岁月的流逝中沉淀着“静”美的气质,给后世留下了一篇篇弥足珍贵的诗文。

明嘉靖年间,陈希美改建翠云庵凭虚阁,改名“凌云阁”。贡安国曾赋诗曰:“小阁虚岩畔,回溪古松端。朝晖开锦眺,秋色在雕栏。花鸟图书出,溪山水墨看。夕阳宾主罢,聚乐到骚坛。”崇祯戊辰年(1630),宣城知县陈泰来又在最高处建额珠楼,施闰章题诗其上:“云中飞阁太峥嵘,凿破青天意未平。凭仗山灵留好在,风流长说旧宣城。”(《额珠楼》)  宣籍诗人袁鹤声诗云:“仙刹绝红尘,因君叩白云。石梯缘竹上,樵迳入林分。地僻人稀到,溪深鹿自群。定知玄妙理,得向静中闻。”(《翠云庵和陈海樵》)

清代康熙丙申年(1667),知府佟赋伟重修翠云庵,梅庚赋诗赞道:“郡峰合沓护诸天,路转丹梯结构偏。双塔忽悬秋树外,孤云常宿寺门前。闲修白社穷清境,醉插黄花又一年。更置危亭凌绝巘,凭高佳赏逐世传”(《翠云庵》)。乾隆三年(1738),民间捐资修葺云齐阁、灵异居、佛殿、山门等,又新建穿云亭,改建额珠楼为额珠亭。知府袁朝选欣然题诗:“振衣云阁上,幽绝景偏多。石几堆黄叶,禅床近碧萝。凭虚宜远眺,适兴自高歌。极目秋容澹,悠然一鸟过。”(《云齐阁远眺》)

翠云庵观音堂

唐代的“卜静室”和其后的翠云庵原为禅门,1919年始改住黄冠(道士)。抗战期间,翠云庵毁于兵燹,仅存道教处所一处,住持人称“耿老道”。解放前夕,翠云庵几乎已毁坏殆尽,只留下庵门前的虎窥泉。1987年经批准重建,有观音宝殿和观音堂各一座,殿、堂内供奉有观音化身32尊塑像和画像,如辟支佛身、帝释身、干达婆身、宝庆王身、人龙人身、比丘尼身、天龙身、阿修罗身、夜叉身、执金刚神身、菩提神身、若有诸天说法身、化诸天而为说法身、梵王身、婆罗门身、优婆夷身、自在天身、迦楼罗身等不一而足。面积达688平方米,有尼姑6人,现主持为释悟昧。不时举行佛事活动,四季香火不断,每年接待香客和游客在万人次以上。

翠云庵前的虎窥泉

翠云庵旁是著名的太白独坐楼。当年李白漫游宣州,登临敬亭山,留下了千古绝唱《独坐敬亭山》,后人在太白赋诗处建楼纪念。如果你随着香客的脚步走进敬亭山,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会发现翠云庵就依偎在太白独坐楼旁。徜徉此间,或许会萌生出许多浪漫的想象,于是传说便诞生了。明代宣籍诗人,曾任临江府知府的吴宗周曾有诗云:“昌黎故里成空寂,太白遗墟费讨寻”(《翠云庵吊古》)。游罢翠云庵便想起李白,看来不只笑今人多情了。

(作者系宣城市纪委监委政策法规研究室负责人,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ID:xclswh999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