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齐白石9.3亿的天价画作,我更欣赏他的人格和骨气!

说到齐白石,大家并不陌生,他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2011年5月,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的天价。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2017年他的《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保利展会上以9.315亿元拍卖成交!自此,中国最贵艺术品诞生!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那么齐白石的名气这样大,艺术成就这么高,是不是跟他的出身有关呢?

是有些关系,但是仅限于磨炼他的毅力与心性罢了。

齐白石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受熏陶。相反,他早年生活十分贫苦,一家人经常为粮食发愁。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都说去白石老人家里做客有两样东西是吃不得的,一是糕点,二是花生米。这,又是为什么呢?一壶热茶,一碟花生米,谈论着高雅的艺术,岂不妙哉?

在黄永玉的回忆录中,曾提到,一次去齐白石先生家中做客,齐白石端上来两碟小吃待客,一碟是吃了四分之一的月饼,另一碟则是屈指可数的花生粒。认真看去,花生边结了蜘蛛丝,月饼早已蛀了虫。若不是之前有朋友提醒过黄永玉,让他做足了心理准备,他还真会被这一举动,吓上一跳。

这并不待客傲慢,如果你了解白石先生早年的经历,或许就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抠门”了。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齐白石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其书法堪比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笔力雄厚、朴拙劲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1864年的元旦,齐白石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乡村,原名纯芝。家里贫穷,常常因吃不饱饭饿肚子,虽自幼体弱多病,但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无法养闲人,所以齐白石从小就跟随家人去砍柴干活。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虽挣不了几个钱,但是可以在主人家吃一顿饱饭。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齐白石从自小就对食物有一种异常的珍惜。

▲齐白石《半畝方塘》

1870年,齐白石开始从外祖父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因家里贫穷,他就上过一年的学,一本《论语》没学完,就被迫辍学了,但是他对知识的汲取实在是太渴望了,有一次因为读书都忘记了捡柴,被疼爱自己的祖母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这便成为了他一生中重要的回忆。从此以后他立志要努力挣钱,让家里摆脱贫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人生的导师周之美,拜师学习雕花木匠。由于刻苦认真加上天赋异禀,他很快小有名气,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家庭状况也好了起来。后来,他在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画谱》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清王槩《芥子园画谱》

1889年,他遇到了人生第二位导师著名画家胡沁园,他对齐白石也有所耳闻,很欣赏齐白石的艺术才华。于是齐白石便拜其于师,专心学习绘画。自此,改行成为了一名画匠,正式迈进了艺术的殿堂。

成为画匠的齐白石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慢慢的帮助家里脱离了贫困,盖房娶妻生子,生活非常安定,但是齐白石却感觉,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

因为,他发现很多买他画作的人都嫌弃他的没文化,不让他署名,也有很多同行摒弃他曾经的木匠身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齐白石在40岁的时候,为提升画作,勇敢地走出了家门,开始了自己“五出五归”的游学路。

▲齐白石《富翁梅花》

这期间他周游了许多地方,大开眼界,在途中还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后来,齐白石遇见了陈师曾,如果没有陈师曾,也许齐白石仍然是一个名气不大的乡村画家。在陈师曾的指示下,齐白石的画作终于突破,形成了一种用笔大写的写意风格。

在结束“五出五归”的游学路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

他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天,土匪就来了。为了躲避匪患,57岁的齐白石迫于生计便去了北京闯荡定居。

▲齐白石《小品》

齐白石从来不画自己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众所周知,白石老人画的虾非常惟妙惟肖,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生命力统统表现在纸上。他之所以能使虾画得生动和谐,并非偶然。

▲齐白石《虾》

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为了画出虾的形态,他在家养虾,每天观察虾的游泳,玩耍,猎物,描绘这些动态,非常努力。他不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画虾,还研究了草木鱼虫的写生。齐白石的画作,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追求自己所描绘的物体的精神,试图找出物体的质感,通过简洁的笔触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齐白石《虾》

齐白石一生的亮点是诗书画印,被赞为东方奇才、一代宗师。但齐白石最吸引我的地方,却是他的人格和骨气。白石老人的气节和傲骨,着实令人敬佩。

齐白石一介布衣,在面对日本入侵时期,他表现出了浓浓的爱国之情令人敬佩。当时有日本军官早就听说了齐白石的名气,很想要请他作画一幅,但是他面对诱惑,果断拒绝。后因高龄实在无力与其周旋,便直接在大门贴出:“暂不卖画”,对于一个画匠来说不卖画就相当于断了财路,尽管如此,他仍誓不与敌打交道!

▲齐白石《群虾》

白石老人的骨气更典型的地方,是表现在他的作品里。

他画《鸬鹚图》的时候题字:“大好山河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他画《螃蟹》的时候题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直抒胸臆。

▲齐白石作品

有一次他的好友胡佩衡有一次拿来山水手卷,他信笔赋诗:“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曾有人劝他动乱年代明哲保身,他却说:“残年遭乱,死何足惜!”

这样的齐白石,你喜欢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