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烈北地王

壮烈北地王

 
公元263年十二月的成都城正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面对从天而降,从阴平偷渡迂回穿插而来的邓艾大军,以刘禅为首的整个蜀汉朝廷毫无办法、束手无策。前些日,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和张遵(张飞之孙)在绵竹力战而死,显然是极大的动摇了刘禅坚持抵抗的决心。虽然当时蜀汉实力犹存,凭成都之险仍可守之。若能坚守些许时日,可能战局就能为之逆转。然而朝廷上下却早已被邓艾吓破了胆。在以谯周为首的主和派的劝说下,在还未进行最后生死决战的情况下,刘禅就决定开门投降了。
在此危急存亡时刻,看到父亲要投降,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来到他面前慷慨陈词,痛陈不可投降的原因,再三请求战斗到底,谏言道:“国家现在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面对亡国之灾,此时更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战,即使战死,也可以无愧去见先帝了!但此时的刘禅已经畏战如鼠,毫无斗志,把刘谌轰出了朝堂,决定彻底投降。此时的他早已忘了他是昭烈皇帝的儿子,而只想苟全性命,哪有丝毫“烈”的风采可言?
被轰出朝堂的刘谌内心十分痛苦,面对即将亡国的处境,他悲愤交加。他来到了昭烈庙,来到了祭祀他爷爷昭烈皇帝刘备的牌位前。想到爷爷当年从织席贩履起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成一方霸业。而自己的父亲终生锦衣玉食,却毫无爷爷之气概,软弱不堪,一遇敌军迫境,就立马想要束手就擒(可见子女的挫折教育真的很重要)。真是形成莫大的讽刺。然而此时的他又能做些什么呢?爷爷当年有五虎上将、卧龙凤雏相助,自身又坚韧不拔,方才成就帝业。而现在呢?诸葛瞻和张遵战死绵竹,姜维远在剑阁与钟会对峙,朝廷内满是投降派,父亲又执意要投降,爷爷辛苦打下的江山将毁于一旦,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他深深地为其父刘禅感到羞耻,羞与他一起投降做阶下囚,遂大哭一场,直至眼中带血,最后自刎而死。
许多人说,蜀汉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理想主义代表,我深表认同。前蜀汉时代,群星璀璨,后蜀汉时代,人才凋零。在那身死国灭的时刻,北地王刘谌让所有喜爱蜀汉的人重新看到了属于蜀汉的精神和光芒,不屈服,不投降,重新看到了“烈”的光辉所在。让人们想起,这才是蜀汉,是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然而刘禅却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没有理想,他只想好好活着,对于他来说,投降是最优解。可怜刘谌愤而自杀,还有那在剑阁的苦苦死撑的姜维,无奈怒吼:“我等死战,奈何先降”,有此等君主,蜀汉之覆亡着实可叹。天理昭昭,公道自在人心,今日之昭烈庙内,并无这位“乐不思蜀”的“大汉怀帝”刘阿斗的容身之所,而以殉国的北地王刘谌代之,也算是对那段岁月的最好总结。
当东吴灭亡时,面对举国投降的孙皓,大臣孙秀感叹:“当年先祖孙坚一个人从校尉开始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这TMD什么人哪!(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同理,我不得不感叹:“当年刘备一个人从卖草鞋开始创业,南征北战,鼎定西南,今刘禅举西南而弃之!这TMD什么人哪!哎,最后只能用罗贯中的一首诗,来祭奠蜀汉的理想主义岁月: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
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
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欢迎扫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