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這四句話,影響了中國人一千年(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横渠四句”的千年價值

    我們中國文化裡,宋代大儒張載——橫渠先生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知識份子共同的目標。學者為這目的而學,應該如此。

談到這位先生,是孔孟以後的儒家,宋明理學家中,影響力很大的一位。他年輕時等於是一個太保,意氣非常盛,身體棒,思想開拓,喜歡鬧事。後來范仲淹帶兵在陝西經營邊陲的時候,張橫渠才二十多歲,年紀很輕,奔往前線,要投軍參加作戰。范仲淹見他一表人才,約他談話,勸他回去讀書,告訴他將來報效國家的機會很多,等到書讀好,慢慢再來,同時將一本《中庸》交給他。那時他應該已經讀過這本書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讀,告訴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業,自有他的天地。

     張橫渠聽了范仲淹的話,回去再讀《中庸》,從此放下一切,專心求學問了,後來成為一代名儒。宋代幾位大儒,事實上受范仲淹的影響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將入相,以文人當統帥,他難道不希望培養好的軍事人才?但他一看張載這個人才不是將才,是對後世思想有貢獻的人,不能這樣埋沒,就馬上用這個教育方法培養他。果然後來影響了中國文化思想那麼大,尤其他所標榜的那四句話,非常深遠。今天我們要談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這四句話為主。

——《論語別裁》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這一段話,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青年朋友們,是挑起民族承先啟後責任的人,凡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要挑起這個責任。

一個知識份子,擔負有國家民族文化的責任,對於道德的修養,人文修養,要做到“所過者化”,才合于繼祖承宗的標準,也就是要做到內聖外王。真正的聖人,大家就自然受他的影響,受他的感召和教化;口頭的教化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是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別人,超過了言教,但還是不夠,要能夠做到“所過者化”。

     可是如何化呢?“所存者神”,到達神化的境界,就是由精神的感召,改變了別人的心理與行為,只要他人在那裡,一般人就會對他肅然興起恭敬,就像對廟宇中的菩薩,或供奉的神明,或教堂中的十字架一樣,戒慎之誠。
一個人學問道德修養的目標,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那是可恥的。前面孟子曾說人貴知恥,假如做到了“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他的成就能“上下與天地同流”了。

說到“同流”,使人容易想起一句成語“同流合污”,那是狹義的看法,是一個壞的狀況;但從廣義著眼,天地生長一切萬物,有好的,有壞的,的確是“同流合污”的。但天地並沒有對萬物分好壞,毒藥可以致人以死,但有時也可以治病。萬物因時間、空間、物件、環境的不同,使用的動機方法不同,才有是非善惡好壞的差別。“同流”就是像海洋一樣,充滿了生機;學問道德修養的目標,就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向這一目標努力。所以孟子最後說,“豈曰小補之哉”,人不要輕視自己,尤其一個知識份子,不要輕視了自己的責任,要立志對社會有貢獻,對宇宙有貢獻,有天地一樣的胸襟。

前面提到過,張載(橫渠)有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凡是知識份子,應該有這樣的志向和抱負。出世修道,也同樣是“為天地立心”。因為維持文化精神的人,雖寂寞窮苦,但是他們是“為天地立心”;而那些延續人類文化於不墜的人,就是“為生民立命”,在佛學上講,就是延續“慧命”。

“為往聖繼絕學”,就是今日我們所說的孔孟之道,這是我們中國的文化。說來非常可悲,已經是命如懸絲了。這一民族文化的命運,如千鈞的重量,只有一根絲在吊住,連我們這些不成器的人,也被稱作學人。而我們自己反省,並沒有把文化工作做好,而且白髮蒼蒼,垂垂老矣。再往後看,還未曾發現挑起“為往聖繼絕學”責任的人,所以青年人要立志承先啟後,而且能繼往才能開來。

——《孟子與盡心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