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少林寺及功夫概括
众所周知,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室五乳峰下的少林寺,是我国第一座少林寺,为少林武术之正宗。元代时,嵩山少林寺主持福裕,还曾在和林、蓟县、西安、太原、洛阳分建五个少林寺,以后又渐增建至十余个分院,现均已不存。此外,还有一座建在福建泉州,世称南少林
福建泉州少林寺武术是南派少林武术的正宗,寺院地处于福建泉州仁风门外东
明末清初,是泉州少林寺的鼎盛时期。是时寺中约有僧众五百多人,寺庙占地约半平方公里,据有田园千余亩。方丈至善禅师,武功超人,且善交往,因而全国各地不少爱国人土,不满外族统治,经常云集该寺,主张反清复明清康熙年间,由于遭到叛徒的告密,清廷派兵围剿,黑夜重兵包围了泉州少林寺,四面纵火,意欲一网打尽。传说只有五位高僧突围出来。寺院被清兵烧毁。以拳法闻名于世的泉州少林寺然从此一不振,但是后余生的少林僧人散走四方,各以其长收徒授艺,使南派少林武艺在民间得以广为流传。南少林挙主要流传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四省。
八宝拳门简介
八宝拳门是我国南派少林武术中的一个独特的内家拳种。它有自己的体系和一套完整的练功方法。
由于福建泉州少林寺在当时是全国志士暗中聚集一处,八宝拳法开始仅在寺内永春殿里的僧人当中秘密练习。后来殿内僧人胡慧乾到了福州西郊外的西禅寺授拳时,便首次将八宝拳法流传于民间,传到至今拳艺已有百年的传艺史了
八宝拳门分为阴拳和阳拳。阴拳共有五个套路,是本门的精华部分,阴拳主柔,演练时以意为神要求以意导引,意念在先,动作随行。以静制动,一静百静,一动百动作,静则以意守气,静养气神,动则快速、刚劲、勇猛,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行拳中始终要使架式达到“松、柔、圆、”四字。发劲时气从丹田发,以气催力,劲从足跟起。腰、腿、臂要贯穿一气,力求圆滑、顺达,讲究蓄劲。用劲要绵绵不断,浮、沉、吞、吐要与呼吸紧密配合。对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出掌滚出滚入,疾如闪电,讲究五行变化:眼法上讲究以目视目,目光敏锐,一眼关七,手眼相随,手到眼到,眼神专注,快若流星;身法要求虚灵顶颈,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宽胸实腹,紧沉胯,浮沉吞吐,靠崩闪转;步法要求快捷灵敏,落地生根,并讲究虚虛实实,实实虚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阳拳主刚,行拳时要求刚捷有力,快速凶猛,具有南拳之特点。总之,八宝门拳法不尚华丽,以求实战效果为宗旨。它非常重视内功(八宝门称之为“禅定”)的修炼,讲究采精藏精、蓄气、炼丹以培精气神为本。并将内功融于每个拳路中去,一招一式都含有内气的收蓄与奔泻。用于技击,可以起到以刚克柔,以柔制刚,刚柔相济之妙。初入八宝门者,首先练习两年的腰、腿、桩功和三路阳拳,然后才能练习八宝内功(即禅定)和各种硬气功绝技。在内功炼就之后,方可练习阴拳。要从外家阳拳转换练习内家阴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阴拳柔中寓刚,刚中含柔,刚柔相济,变化莫测,习者如非持之以恒地悉心揣悟,则很难得其奥秘巧妙。
八宝门的拳、械套路较少。
气功有丹田功、周天搬运功等藏精气的养身功法,有铁肚桶子功(又名铜皮桶子劲)、大力鹰爪功、罗汉铁头功、大力金刚掌、金枪鸳鸯指(又名铁指功)、铁桥功(又名铁臂功)、铁脖功、铁裆功、混元一气阴腿功等硬气功功法,尚有五行追魂夺命手、点打三十六秘法和闭穴解穴回春十二手等气功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