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 更多的了解艾灸养生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对中医都有些了解,中医艾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艾灸养生保健的效果非常好,实施起来也很容易,因此,艾灸在现代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我们施灸前,需要了解艾灸的禁忌,这样才能安全施灸。

  在很多人眼中,艾灸是除了拔罐、针灸等能代表中医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其实是一种神秘而神奇的治疗方法,迄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除了中医院有相关的治疗科室,社会上的保健、美容机构也纷纷推出各种保健灸、减肥灸等,一个疗程下来的价格颇为不菲,不过依然阻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关于艾灸的论述非常多,不过,几乎所有的文章都重在介绍后世的应用,而在提到起源的时候,多含糊其辞。这并不奇怪,因为现在的艾灸治疗、保健等都是在中医学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指导下进行,相对而言,这已经属于艾灸发展的“高级”阶段了。而在医学理论产生之前,艾灸就早已出现。只是,早期阶段的艾灸情形由于资料所限,许多时候都需要靠推测,有时甚至是合理的想象。

  早期涉及灸疗的内容,特别是具体操作的方法的记载极少。先秦时有名的是两则材料,一是《庄子·盗跖篇》中记载孔子的一句话:“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二是《孟子·离娄》中有一句话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为七年的旧疾却用三年的艾来治疗,肯定不会有好的疗效。

  许多人可能会举《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一段话作为灸法产生的佐证,大意是:北方属于天地间的闭藏之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住在这里的人习惯于游牧,以牛羊乳为食。容易受寒,寒性凝滞于内脏而生胀满等疾病。适合用灸焫的方法治疗。所以灸焫这种治疗方法来自北方。这里所说的“灸焫”就是灸法,指用火艾来烧灼。

  如果读了这段话,似乎灸法的起源交代得很清楚了,但如果结合语境来看,则会有不少疑惑产生。因为除了灸法之外,前后文还交代了砭石、药物、九针、导引按摩的起源,加上灸法一共五个,分别系之于五行方位,如砭石源自东方,药物源自西方,九针来自南方,导引按摩来自中央。所以这里的方位究竟是为了与五行相配合,还是确实指具体的方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况且,《内经》实际上主要是讲针法的,灸疗只是顺带提及。

  但至少有一点容易达成共识,那便是艾灸一定和火的出现有关,它也主要应用于人体的各种寒疾。

  因此,现在的教科书中,提到灸疗的产生,往往这样介绍:原始人类由于肢体怕冷,本能地会用火去熏烤取暖,在偶然的场合灼伤了某一部位,发现缓解了某些疾病症状。这种经验积累得多了,便逐渐从无意转为有意识的行为。于是,烧灼治病的灸疗法便慢慢被人类发现了。显然,这样理解虽然想象的成分更大一些,但从逻辑上来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也符合医疗经验积累的模式。

  近代以来,也有观点认为,灸法的产生与古代对火的信仰有关。

  看过一些有关远古时代的电影或电视就知道古人的眼里,火是极为神秘的力量,开始人类是惧怕火的,但是长时间后发现可以用火来驱逐凶恶疫鬼,病邪自不例外。因此人患病后,其他人会举着火在患者周围挥舞,甚至以火直接灼人体,来驱赶藏在体内的病魔。虽然不好就此下结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全然臆测,因为艾灸所使用的艾草本就与驱邪有关。

  如今,艾灸几乎成了灸疗的代名词,艾灸和针灸几乎是一样的了。但在古代,艾灸刚开始被运用的时候,它只是灸法的一种,并不是灸的主体。比如《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七则运用灸疗法的病例,其中明确采用艾叶的只有两则,其余分别是用芥子泥、蒲席、梓叶等。《五十二病方》是早的医方记录,由此可见,艾灸疗法与非艾灸疗法在当时都是同样普遍的。

  那么,艾草何以能逐渐取代其他的物品,成为灸法的“专用”之物呢?现在提到艾叶,多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如认为艾是一味有效的草药,又具有挥发性等,所以适合用以艾灸。但事实上,对于艾药性的深入了解,是比较晚的事,比如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根本就看不到艾叶的影子。直到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才将其收入。但是,倘若论述到艾的民俗象征含义,就极为丰富了。

  众所周知,古代在端午前后,许多人家门口会挂上艾草,作为门神,挂在门上,可避邪气,称作“艾虎”。屈原的《离骚》中有“户服艾以盈腰”的诗句,意为楚国人有把艾草挂在腰间的风俗。何以要将草挂在腰间?恐怕并不会是美观的缘故,一把枯草实在是没什么好炫耀的。只可能是用以辟邪,成为一种祈福的风俗。《庄子》中也记载了一则故事,讲越国的人为了请藏于山洞的王子搜出来作国君,就用艾草点燃来熏,这其中也有祛除不祥的意味在内。

  艾草不仅具有驱邪的象征,它与同样能够驱邪的火也具有微妙的联系。艾草有一个别名,叫“冰台”。《尔雅·释草》中明确说:“艾,冰台。”原来,古代发明了一种从太阳取火的方法,即将冰块削成圆形,举起来对着太阳,然后用艾草放在聚光处,很快便会被点燃。由于削冰比较麻烦,后来人们又学会了用凹面铜镜来替代圆冰,被称为“阳燧”,而用来作引燃物的还是艾草。所以《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这其中的原理并不复杂,和现在用放大镜聚光取火是一个道理。

  艾草本身能够驱邪,又作为点燃物来用以承接来自太阳的“天火”,这恐怕并不是巧合二字所能解释的。而在古代的一些灸法的书籍中,也的确认为火的来源对艾灸的疗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又以阳燧之火(即太阳之火)为上选。两相结合,艾草何以能成为灸疗的专用之物,当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艾灸的禁忌事项

  一、人群禁忌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宜灸,因为在施灸时被施灸者无法进行配合,以及灸后无法遵守灸后的注意事项,施灸的疗效不佳。孕妇及妇女经期时禁灸。精神过于紧张者、晕灸者要慎灸。

  二、病症禁忌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抽风、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灸。

  三、部位禁忌

  皮肤感染、过敏、创伤、溃疡、瘢痕等部位,以及大动脉处、静脉血管、心脏部位、肌腱浅在部位,眼球、延髓部、颜面部不宜直接灸。

  四、环境禁忌

  风雨雷电、奇寒盛暑之际,大风、大雨、大热、大寒等恶烈天气的情况下不宜灸。

  五、其它禁忌情况

  凡过劳、过饥、过饱、大惊、大恐、大怒、大渴、大汗、大虚、大醉禁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者禁灸;饭前及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灸。

  结语:通过上文对艾灸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医艾灸有了更多的认识。长期使用艾灸能够帮助我们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也有禁忌,错误的艾灸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

(2016-02-17  来源:民福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