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规则的样子真的举世难看

不守规则的样子真的举世难看

文摄·罗西

我们往往崇拜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信奉“潜规则”。

我们往往只要好处,规则、契约则随便说说、装装门面。

我们常常不要规则,更不懂自由。

有时站在中国的十字路口感到不适、不自在,甚至无地自容,因为在红灯前,往往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

可悲的是,不少中国人总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

有个“海龟”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拍桌子,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举手通过,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尽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对待规则的态度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民主素养

不少人对规则往往没有尊重的习惯。

公园门口明令禁止遛狗,但是,就有人穿着翠绿的睡衣、赶着大狗进公园随地大小便、狐假虎威。

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显著的。不管是在银行还是医院,是车站还是机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可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的代名词。

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的守规则,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观察到的是德国人果然按照电话亭上的标志,男女各进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是空的,但是从来没有人不遵守这一规则。

文明国家,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

而我们这里,每次我在超市排队结账,总有人紧贴着这我的身体,不胜其扰,我常常嫌弃地回头想瞪一眼对方,结果办不到,因为距离太近了,对方的鼻息就在我耳边。

朋友说,在美国,去一些地方办事,有好几个服务窗口,但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排在前面的人依次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这规则的背后就是对公平的尊重

甚至经济比我们落后的俄罗斯,在他们的语言里也没有“插队”这个词汇,他们的穷人在寒风里领取救济的面包时也非常自觉地排着长队,但是我们的有钱人在银行里储蓄却因为插队而大打出手……高贵与粗鄙,在规则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

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因为他“偷书”。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先敬畏规则。

尊重规则,其实是尊重他人、尊重公平。

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才是文明的体面高贵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