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病CT表现
作者:T. Gamo Jiménez, M. Rodríguez Masi, J. Ferreiros, A. Bustos, B. Cabeza, J. M. Espejo Dominguez; 1Madrid, MA/ES, 2Madrid/ES, Cordoba/ES Clínico San Carlos大学医院放射科 翻译:涅槃重生 许昌牛志刚老师
肺部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未明、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非干酪性上皮性慢性肉芽肿疾病,病变可自动吸收或进展为纤维化。90%以上累及胸部,常侵犯双侧肺门淋巴结及肺。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典型性,X线胸片及常规CT发现肺门增大,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内病变细节,可明确提示结节病诊断,结合临床及活组织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肺结节病是结节病的肺部表现,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损害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累及的器官有肺,临床90%以上有肺的改变称为肺结节病,其次是皮肤结节病变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胃肠、肝、脾、肾、心脏等均可受累。
本病多见于青中年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病理特点为慢性、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发病与Ⅳ型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肺结节病,典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有小结节,后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病的主要病变为非特异性肺泡炎、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及病变晚期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肉芽肿可发生于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间质中,也可发生于肺泡间隔,病变晚期肺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纤维化,并可累及胸膜。
临床常见咳嗽少痰、胸闷、胸痛、活动后气短、气喘,发热、乏力、盗汗,四肢关节皮下结节、皮疹、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甚至累计眼部发生病变如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皮肤亦是常受累之地,表现为皮肤结节性红斑、冻疮样狼疮等。
Clínico San Carlos大学医院放射科,对本院在1996-2002年期间129名患有结节病的组织学诊断的患者进行了影像学回顾。129例中有29例同时进行了CT扫描,并且进行了回访, 其中15人为男性,14人为女性,年龄在15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51,8岁)。通过纵隔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检查,超声内窥镜检查,颈部/锁骨上/下颌下和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或来自膝关节滑膜的活组织检查获得组织学样品。
图像分析:在诊断时获得初始CT。为了评估放射学检查结果如何变化,检查每位患者的随访CT扫描。它们在初始CT后12至96个月进行。诊断和随访CT的以下发现进行了评估:
1)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短轴> 10mm)
2)肺部主要受累形态:a)结节状或微结节状;b)网状图案;c)混杂密度;d)实变;e)磨玻璃样改变;f)实质带;g)肺气肿或肺大疱;h)结构扭曲变形 ;i)支气管扩张;j)蜂窝样改变。当在具有结构扭曲变形、牵引支气管扩张,和/或蜂窝样改变在相同区域中发生纤维化时,考虑纤维化模式。
3)三种不同水平的肺部模式分布:上部(主动脉弓水平),中等(隆突水平)和下部(下肺静脉水平)(图1)。
图1
4)CT扫描模式。对于前一段中描述的每个水平,每个肺被分成四个象限,并且为每个象限分配25%的感染百分比。因此,参与范围从0%到100%。还可以评估病灶主要是中心还是外围(图2)。
图2
5)每位患者在临床随访中没有症状被认为是临床改善。
6)当病变数量增多或减少,初始肺部病灶消失或增加,淋巴结增大或变小时,确定放射学改变。
7)当病变生长和发生不可逆的肺部形态改变(纤维化)时,考虑放射性恶化。
结果
1.症状:表现和进化。
在进行诊断时,29名研究中的16名患者(55%)出现症状。在临床随访中,10名患者无症状(图3),其他6名患者在临床上保持不变。在随访中,13名无症状患者均未出现症状。
图3
29例患者中有18例(62%)接受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类固醇治疗,其中4例接受了metrotrexate治疗,2例接受了azatioprine治疗。
- 在接受治疗的18名患者中,有13名在诊断时出现症状。治疗后6例症状消失,其中7例症状保持不变。尽管在诊断时没有出现症状,但仍接受治疗的5名患者保持无症状。
- 11名未经治疗的患者中有3名在诊断时出现症状,随访时消失。
2.根据CT扫描肺部受累。
在26/29名患者中证实了肺部受累。在最初的CT扫描中,最常见的放射学检查结果为中央和外周的结节/微小结节改变,21例患者(72%),26/29患者为纵隔淋巴结肿大(90%),20/29患者为肺门淋巴结肿大 (69%),而19/29例患者(65%)显示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没有患者出现单侧肺门淋巴肿大。
在随访的CT扫描中,6例患者的纵隔淋巴肿大消失,8例患者双侧肺门淋巴肿大消失[图4]。在12名患者中,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持续存在。
图4、纵膈淋巴结肿,随访对比,肿块
在随访CT扫描中,10例患者的肺部疾病得到改善(图5、6)。 10例患者保持不变,9例患者显示进展(图7、图8) 。肺受累演变如表2 所示(图9)。四个非结节型患者中有两个在放射学上进展,而在另外两个患者中,随访CT中网状图案消失。最初没有肺部受累的患者出现结节/微小结节模式。
图5:40岁妇女,两肺弥漫性改变,在随访中得到改善
图6:另外个67岁妇女,在随访中肺部病灶得到改善。
图7:78岁妇女,在随访中看到两肺病灶弥漫性的进展
图8:36岁男性,两肺病灶在随访中看到进展。
图9:表2肺受累演变
3.临床和放射学随访之间的相关性。
在随访CT扫描中放射学改善10例,放射学未改变10例,放射学恶化9例,在这些患者中,6例仍有症状。在这6名有症状的患者中,其中一名患者在放射学上有所改善,其中两名患者表现出放射学稳定性,而另外三名患者在随访CT扫描中放射学恶化。
4.治疗和未治疗患者之间CT进化图像的比较。
4.1。治疗过的患者。
29例患者中有18例接受了治疗:7例患者(39%)显示放射学改善(图5),7例患者恶化(39%),4例患者(22%)在随访CT中未发生显着变化。图10显示了患者最初呈现的模式。应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主要出现非结节性肺部形态(磨玻璃样改变或实变)的两名患者中,放射学检查结果有所进展。
图10
4.2。未经治疗的患者。
29例患者中有11例未接受治疗:3例(27%)显示放射学改善(图11),2例患者放射学模式恶化(18%),6例(54%)显示放射学稳定性。图12显示了诊断时的放射学模式。
图11:58岁男性,没有治疗,CT随访,八年后CT片与初始片对比,两肺弥漫性病变有明显改善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