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的词
国庆假期里,安排闺女去做53全优卷。检查时看到一题,“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所用什么修辞手法?
这分明考的是周杰伦《青花瓷》歌词啊,我笑了。
想起不久前K歌那晚,闺女和她的闺蜜——俩个12岁的小孩,跟唱《七里香》、《青花瓷》。
感慨周董的歌影响力之余,细品其御用词人方文山过往所作之词,我不淡定了。
2003年《东风破》: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方文山巧用转化修辞手法,把“离愁”、“孤单”、“漂泊”、“浪迹天涯”这些抽象名词,化作触手可及的实体,增加所述意境的重量,实在高明。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则来自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这三处句末“候”、“幼”、“过”,皆有相同韵母“ou”,不得不说方文山善用押韵技巧。
再看其他一些填词人的作品,言必称江山如画,风流天下;长安繁华,江湖游侠;青丝白发,泪如雨下……
七拼八凑、貌似押韵,揣摩一番却让身为中文母语者的我陷入深度怀疑:
为什么明明每个字都认识,然而连起来就是看不懂到底想说什么?
2005年《发如雪》: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表白被方文山信手拈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方文山运用转品的修辞手法,将“凄美”由形容词转成动词,使离别更具伤怀的动感。
同样遣词“苍老”如出一辙,不仅赋予既有词汇新颖用法,也使句子陈述简洁扼要,却又饱含语言意蕴:“天若有情天亦老”。
2007年《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宋徽宗曾有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方文山显然由此获取灵感写成“天青色等烟雨”。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方文山从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惹”字。
静态的芭蕉和门环被动地等待骤雨、氧化着色铜绿,而“动态”的“我”却主动地去结识“你”。
三个“惹”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甚是精妙。
2008年《醉赤壁》,方文山写给林俊杰的时候,绝没想到一句“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后来竟成了网红爆款,告白专用。
2009年《管制青春》,是方文山的一首素颜韵脚诗:
我用第一人称
将过往的爱与恨
抄写在我们 的剧本
我用第二人称
在剧中痛哭失声
与最爱的人 道离分
我用第三人称
描述来不及温存
就已经转身 的青春
方文山集结了“素颜”与“韵脚”的创新概念,宣称绝不添加标点符号、掺杂外来语汇,坚持素着一张纯汉字的脸来写诗。
全诗只有文字,行末“称”、“恨”、“本”等字押韵,还有行间独特的断句方式,营造出歌词一般的节奏。
我记得方文山这样说:
“在这个诗歌贫乏的年代,我要把词写得像诗,把诗写得像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