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中秋二愿》源流考
鲁迅先生曾经以“白道”的笔名写过一篇《中秋二愿》。文中根据当时的文艺现象提出了两点愿望。“一愿:从此不再胡乱和别人去攀亲。二愿:从此眼光离开脐下三寸。” 一愿是针对乾隆汉人身份的传言而言。二愿是针对男人能传递知识给老婆说的。而时至今日,一愿的内容只能武侠中显现,二愿的说法早已被世人厌弃,尤其是在阴盛阳衰的岁月。
然而文艺毕竟在进步,因此衍生出二愿之外的许多内容。
先拿第一愿来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不再去和别人套近乎(托请名人写序不在此列,因为往往是要先付出的。),而去和永恒的东西套近乎。因为名人也好,权贵也好,祖宗也好,往往都会有些劣迹或敌人,攀上了劣迹自认倒霉,。然而遇到所攀之人的敌人那就不划算了,本来只是想借一枝栖身最终却有被践踏的可能。所以现在讲究的不是和人套近乎,现在讲究的是和高雅、和艺术套近乎。这样既无虞于攀附的后果,又可以左右逢源——别人捧则点头微笑以示谦虚涵养,别人骂则嗤鼻反唇表明孤高不群。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会死,而高雅与艺术永存的缘故,惟其永存所以攀者自然不朽。第二种,万物皆备于吾,吾何须套别人之近乎乎?持此法宝,自然无论古人块垒、今人珠玑,皆可把来用之,虽长安米贵,亦可搏盛名以传声誉,弄愚民于笔端。
第二愿被否定是必然的,君不见写作技巧在提高,思想意识在进步,只写“脐下三寸”已然被归于老土行列,谁复为之?现在讲究写的是“脐下二寸”不但可以不落前人之窠臼,亦可收到联类想象之奇效,虽只“一寸”之差,然境界之别不可以道理记也。抑或“三寸”不写,还有他部可为,头、眼、胸、体、臀何不可为?稍加修饰亦可传神,不信请以“粉、媚、酥、玉、硕”分别命之,此乃“饰一字而境界全出”之所谓也。再次之,“三寸”不见于文字之间,惟见衣纸凌乱,惟闻呕呀呻吟,追其形于恍惚不清,描其声于若有若无,此言近旨远,达醉翁之效也。
试令鲁迅先生再生,断难否认,后辈奉其言为科律也。
2006年6月24日下午,胡写于陋闻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