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针灸的“得气”现象

杏林讲坛
公众号

众所周知,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得气与疗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关于得气,教材上说得气又可称为气至,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并引《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为证。具体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施术者针刺时手下的感觉,经典的说法如《标幽 赋》所言:“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医学入门》:“如针下沉紧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者觉痛者为实,觉酸者为虚, 如针下轻浮虚滑者,气犹未至。二是指受针刺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重、触电、”热、凉、烧灼、虫行蚁走感等。

不论出现何种针感,均表示已经“得气”。只要有针感,便有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古人就有“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的经验。但不同的针感是在不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提示机体所处的不同的反应状态和邪正消长趋势。

 1、胀痛感:显示机体正气未衰,对针刺反应良好。疾病早期多见此种针感。这种针感对治疗各种病症均有利。在循经远端取穴时,应使针感向病位方向传导。如能直达病所,效果最佳。

 2、酸痛感:显示邪气较盛而正气未衰。急性病早期多见此种针感。这种针感对多数局部症状突出的疾病,如扭伤、挫伤、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病在经筋;或虽病在脏腑但体表压痛明显,取阿是穴时,作用较好。如能使酸痛感与患部或压痛范围相吻合,疗效必佳。

 3、麻刺感:提示血虚或络脉不通。风湿痿痹或麻木不仁之证多见此种针感。如这种针感能湮没整个患部者,疗效较好。

 4、重着感:提示肾虚或湿热下注。常见于慢性腰腿痛患者。如重着感逐渐减轻或转变为胀感者,提示疾病趋愈。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专注中医!每天分享中医类优质文章、推荐中医名家名师名方,分享中医药知识干货、免费赠送中医电子书籍等。传承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5、刺痛感:对急救有利,如针刺人中或井穴等。此时患者一般无其他针感,若连痛感也不存在,则提示病危。但在其他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产生刺痛。这不仅患者易于接受,还可以避免损伤血管。

  6、触电感:有舒经活络,通关过节之力。对瘫痪、麻木、痹痛、屈伸不利等症均有良效。触电感的出现,显示经脉已通,无须留针。

 7、温热感: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虚证和寒证均有利。提示阳气恢复。

 8、清凉感:有泻热护阴之功,对热证有利。提示热邪衰减,阴气不虚。

  9、若有所得感:为虚者已受其补,正气来复的象征。如《灵枢·小针解》谓:“补者佖然若有得也。”预后甚佳。

10、如释重负感:为实者已得其泻,邪气顿衰的象征。如《灵枢·小针解》谓:“泻者侊然若有失也。”预后亦佳。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