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声唱法相比,京剧唱法是采用“浅声道”演唱的
◆ ◆ ◆ ◆
与美声唱法相比,京剧唱法是采用“浅声道”演唱的
张再峰
◆ ◆ ◆ ◆
(一) 什么是声道
声道即歌唱时的声音通道。歌唱声道一般认为是由胸腔、口腔、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等共鸣性体构成。由于语言与演唱方法及音乐风格的不同,歌唱声道又有“全声道”与“浅声道”之分。也可以说,“声道”就是共鸣腔体,“全声道”、“浅声道”也即“整体共鸣”(全共鸣)与“局部共鸣”(半共鸣)的区别。
“声道”就像一条路,声乐上讲的这个声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抽象概念、一种感觉,但声道感觉的运用却是决定声音质量的一个关键技巧。
(二)浅声道
“浅声道”又称“半声道”。相对“全声道”来讲,“浅声道”是它的1/3或1/2。
“浅声道”与“全声道”相比较其发声腔体短浅,在演唱中虽然也讲究打开喉咙、喉头稳定、软腭上抬,咽腔打开,但与“全声道”相比较,在运用这此演唱方法时,其腔体开启的程度要小于“全声道”的开度,因此,声道的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宽度都不如“全声道”。“浅声道”的演唱, 不过于强调喉位, 舌位的低放,所以,声道的长度与宽度比“全声道”要相对短浅,窄小,这样低音共鸣就少些,音量相对也要窄小一些,由此而形成“半共鸣”、“局部共鸣”。从歌唱发声机能上看,又可称其为小管成中管,声音效果较为靠前、明亮,音色更为清脆。
(三)京剧唱法的共鸣状态
京剧演唱是采用“浅声道”演唱,因此,共鸣也就是“浅声道”的,即“半声道”“半共鸣”、局部共鸣。
京剧演唱,高音与超高音多,且时间长,从声区上看,只有美声唱法意义上的高声区和中声区,基本无美声唱法意义上的低声区。京剧所唱的低音,基本是美声唱法意义上的中音。因此,京剧唱法的低音声区不够完善,低频共振缺乏,所以就不可能在唱高音时,挂住低音的胸腔共鸣,而是要将带胸声的头腔共鸣抛弃不用。这就形成了局部共鸣的状況。其共鸣特征是具有咽部共鸣空同横向感, 高频泛音多,声音亮度大,声音位置相对靠前,唱高音一般只有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唱中音时,应该是可以两头兼顾。
京剧唱法与美声唱法比较,相对短浅的歌唱声道,和较小的声道截面积,比较容易产生高频泛音,适合高音的歌唱。因此,京剧演唱音区整体偏高,音域偏窄,究其原因同汉语“浅声道”元音腔体直接有关。因为,声道形状的改变会引起共振峰频率范围的变化,这些特征,也是“浅声道”形成的原因之一。
京剧唱法,是采用的浅声道(半声道)、半共鸣(局部共鸣),所以共鸣多在上胸到头腔,不要求全身共鸣歌唱,因此,京剧唱法主要是以站着唱以外,还常有坐着唱、跪着唱、甚至是边舞边唱,因为除边舞边唱对共鸣腔体、气息、声带的稳定有一定影响外,坐着唱、跪着唱对京剧“浅声道”局部共鸣的影响并不很大。
(五)京剧唱法的腔体打开状态
在京剧演唱中,也注重打开喉咙,并要求喉头稳定,但由于汉语语音发音的特点,形成的在生理器言运用上与美声唱法不尽相同,与美声唱法相比,喉位偏高,而喉位偏高其低频泛音相对较弱,因此,打开腔体、喉头稳定、软腭上抬等这些在美声唱法中非常强调的演唱方法,在京剧演唱中对这些腔体的打开程度, 比美声唱法要小,比如京剧唱法,不过于要求向后提起软腭,只是适度上抬软腭,也不过分,过深低放喉头等。如生搬硬套过分向后上抬软腭与喉咙大开, 喉头过于深低,将会使低频共鸣泛音过多,音色过于空, 暗,声音本集中、不靠前、不明亮、不甜润,从而失去京剧唱高声区音色的民族特性。如果美声唱法的器官打开程度是“大管”的话,那京剧唱法就是“小管”或“中管”。共鸣管的长短直接影响着音色的不同。因此形成两种体积、形状略有不同的共鸣腔体, 从而产生两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效果。美声唱法的因扩咽降限, 低放音位,使得共鸣管道(声道)増长,这种声道的改变,加大了低、中频振幅,扩大了低、中频共鸣,所以声音宽厚、雄浑、丰满、共鸣泛音较多;京剧唱法因喉位没有美声唱法那样低深,腔体的开度也不如美声唱法,所以声音清脆、明亮、甜美,有如“滚珠落玉盘”的金属般的共鸣泛音。这种声音效果正是我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并乐于接受的声音音色。
由于京剧唱法与美声唱法相比较, 其腔体打开没有美声唱法的开度大, 喉头位置也相对偏高, 因此声道缩短,横裁面积偏小;元音共振峰向高频方向突出。又因为汉语高元音多,这就使得演唱时,元音音色明亮、清脆,听觉上有“声音位置”靠前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京剧唱法高频泛音多、声音亮度大的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