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宁远人疯抢的宝物:1992年宁远全景照片,美若仙境!
几天前,梅语载着这张1992年的宁远县全景图,去照像馆翻拍, 以作更好装裱和收藏。不过,摩托车出了点小故障,把这幅1992年宁远全景图放在墙用一会儿,就聚过来十多位路人,拿着手机抢拍。还有路人问:多少钱可以卖给他。梅语说:这东西不卖,用来收藏的,都收藏28年了。路人开价5000元,梅语没有动心。能不能值五千元,梅语不存乎,在乎的是这东西在梅语心中很有价值。
宁远是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魅力四射的新城。1978年,全县人口58万余人,县城建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县城人口1.8万人。1982年,县政府着手县城扩建,从县城东、西、南、北方向拓展新区。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续建、新建泠江路、九疑中路、九疑南路、水市路、建设路、泠南路等街道。今展示给大家的就是1992年的宁远县城全貌图。
▲1992年宁远县全景图(摄影:黄光福)竖版
▲1992年宁远县全景图(摄影:黄光福)横版
下面我们就分段回忆一下那个年代的那些建筑
图中可以看到:五拱桥左侧的河边,有两位后生,刚从河里扯丝草上岸(放大看,图中有标注的),五拱桥上车辆稀少,只有一辆客车,一辆用摇手摇的四轮车,人流较少,自行车大都朝着文庙方向行走,行人也不多。远处,宁远一中、人民医院、人民医院蒸洗炉塔、交通局等建筑映入眼帘,仿佛把那个时代一下子拉到了眼前。从图中,看不到在1998年失火烧掉的竹楼排房,这就证明,1992年时,竹楼牌坊还没有建。五拱桥右侧的水泥房而今现存,远远望去,青山绿水,无限诱人,让人有一种“再也回到从前”的落寞感!
图中可以看到:防疫站、宁远文庙、水利局办公与家属房、宁远一小、教育局、电影院、剧院、县政府、新华书店、百货大楼。这些建筑在阳光下错落有致,也极有情趣。而泠江桥头的新建楼房,显得很具时代性。
图中可以看到:远远的有些模糊的黄马畴山,一看这形象,就真象一匹黄马。南门桥青砖黑瓦,泠江桥玉带飘绕,游驾巷有凤来仪,泠江市场熙熙攘攘,宁远二中书香扑鼻。
那个时代,而今来看全是纯朴的、美好的,清新的。连曾经跌过跤的地方,都很亲切,打过架的地方都不舍的,读过书、购过物的就别说拉。
放大了看,南门桥是这个样子。婷婷玉立形容显得妖气,飞架南北又显得不太匹配,用什么形容好呢?心中突然飘过一阵酸楚。
这是南门桥的北侧入口。当年,没有泠江桥的时候,我们走过无数次,总没感觉到这么美,相反,感觉到的是破烂。桥上那三个字,仿佛还能认清:跃进桥。这个名字,又让人的思绪回到1958年。
这是南门桥的钓脚楼。这些钓脚楼都是因为住房紧张,各家各户用木板在外搭建了小木楼,别有一番瑶家吊脚楼的风味。站在桥上望去,南门街青瓦连绵,像是岁月老人留下的一条条深深的皱纹。
横跨在泠江之上南门桥连接了老县城内外,它既在发散着宁远的魅力,也在集结着宁远的能量。
一条河流,一个传奇。南宋景定年间,特科状元乐雷发隐居象岩,开课授徒。一日,他们沿着九嶷河顺流而下,在陶醉于潇水涵青的雄奇山水后,来到了水市梅岗的柜林村。只见柜林村漫山遍野的松柏树,高耸入云,森然肃穆。友人触景生情,一时兴起,口占上联:柜林村,松柏森森植栋樑。并请乐雷发对下联。乐雷发送好友登船,一心想着对联的他,看到泠江滔滔,灵智突发,冲口而出:泠江河,波涛淼淼汇潇湘。河名对村名,水旁对木旁,乃五行之物。特别是淼字,三个水,上一下二。这个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感强烈,气势恢宏。堪称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