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手稿集》前言

叶嘉莹手稿集

巴蜀书社2020年出版

叶嘉莹先生

2016年于迦陵学舍

叶嘉莹先生是当今世界极负盛名的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学者、诗人,自一九五四年台湾幼狮出版社出版先生第一部作品《夏完淳》至今,先生著作出版盖已有近七十年之历史,而综计先生平生所出版之各种著作及不同版本,则更有百种以上之多。直至今年,先生虽以九十六岁高龄,亦仍时有新著推出,笔耕不辍,老而弥笃。

1954年出版之《夏完淳》

相比之下,这部《叶嘉莹手稿集》所刊印的,则是先生一九三八至二〇〇八,七十年间的旧稿,其最早为先生高中时代之习作者,距今已有八十二年之久,且多数手稿已在七十年间陆续发表。然而尽管如此,这部书无论对先生还是对读者而言,都有其全新且独特的珍贵意义。其所以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先生今日之久为世重,天下闻名,而如一般以名家之手稿使人见猎心喜而已,而是在于这些七十年间的手稿,对于先生而言,有不少因缘、往事和心谊值得追叙。对于读者而言,这些七十年间的手稿,更有其足以反映先生之学问才华、品格修养乃至志意理念,而所反映之深微切近,又绝为其他任何著作所独无者。

什袭典藏

先生对于自己的手稿原无宝爱自矜之意,除去青少年时代的习作手稿,因其上有师长的评改之语而为先生所什袭珍藏以外,对于一切论著手稿,待其发表以后,先生便不再郑重保存。是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先生之手稿,仅是幸未星散遗失的极小部分而已。二〇一三、一四年之间,为了庆祝先生九十华诞,台北、天津、温哥华先后举办了先生手稿著作之展览,先生之手稿始得到初步的统计与重视。

台北

天津

温哥华

迦陵学舍

二〇一五年,南开大学迦陵学舍落成,先生自加拿大携回之文稿书籍悉数存入其中,手稿方得以全面清点与陈列。先生本无意出版自己的手稿,即因这些旧稿多已发表之故。直到去年,在我们的建议之下,先生始同意出版《手稿集》一书。先生并曾函请台湾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其所典藏的十二种手稿之扫描档,其后又请闫晓铮师弟将迦陵学舍所存四十三种手稿陆续扫描,如此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时间跨度逾七十年之久,包括先生习作、论文、杂文、诗词五十五种在内的《叶嘉莹手稿集》。

叶先生致台湾大学图书馆之委托函

香远益清

在无纸化阅读泛滥的今天,手稿以其独有的个性与温度所赋予的文献及艺术价值,逐渐受到读者的青睐,但仍然无法改变手写传统已然不绝如缕的普遍现实。而叶嘉莹先生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完全是在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虽则先生晚年为了使用电子邮件也学习了电脑打字,但其平生文字却无一不是以手稿形式书写的。在这部《手稿集》中,读者可以亲切地认识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先生”,是如何通过写字这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来表现其学识、品格和修养的。

三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先生三岁时即由父母亲课识字,在家中从伯父、姨母读书时,亦曾临帖肄习书法,直至大学时代之习作,仍多以毛笔工楷誊正者,自此以后,先生便甚少再一亲笔砚了,是以本书所收毛笔书写之手稿,亦以先生早年之习作为限。除“顾随先生批改诗词曲习作”十五纸曾经整理为文字发表于《顾随与叶嘉莹》一书外,本书其他习作手稿均属首度面世。

少年时与大弟叶嘉谋(中)、小弟叶嘉炽(左)合影

展读这些七八十年前的“课堂作业”,或令读者与先生同生隔世之感。这种悬隔不仅是世代与时间上的,更且是教育与文化上的。先生曾屡言自己“素不工书”,那便因为除去早年家居在学时期的肄习以外,其平生更绝无临池练字的闲暇与精力。然而通过早年的学习,先生实在早已掌握了中国书法的要领和精髓,这从先生《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与《物缘有尽 心谊长存》两篇作品谈书论艺的文字中可以得到极好的证明。

1944年《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

载于《迦陵存稿》

一九四四年夏,顾随先生曾以手书真楷诗稿一册借读,先生于是写了《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一诗(此诗手稿曾载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之《迦陵存稿》,惜此次未能觅获原件,故未收录),其中有句云:“小楷更工妙,直与晋唐接。气溢乌丝阑,卓荦见风骨。人向字中看,诗从心底出。淡宕风中兰,清严雪中柏。挥洒既多姿,盘旋尤有力。”二〇一〇年,先生最为喜爱的一幅台静农先生书法从她温哥华的家中失窃,于是先生写了《物缘有尽 心谊长存》一篇长文以为纪念。

失窃之台静农先生手书叶先生梦中联语

在回忆这幅书法作品时,先生写道:“台先生的书法写的是带有隶书风格的行楷,上下联左右之间留有约二公分的间距,至于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则写得神贯而形离。整体看来疏朗中有绵密之致,端秀中见英挺之姿,既有行楷之逸畅,又兼隶体之端凝,与台先生平日常以行草书写的风格颇有不同,是一幅极见用心之作。”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先生对于书法原有极为敏锐且独到的欣赏与品评的能力,而尤为重要的,就是先生所使用的“清严”、“淡宕”、“盘旋”、“挥洒”、“疏朗”、“绵密”、“端秀”、“英挺”诸语,都在在提示出书法乃是人格之显现的“人向字中看”之精义,而她之赏爱顾先生与台先生的书法,自然也是因为其书法乃是透过笔墨表现出了一种整体的学养与品格的缘故。先生早年习作手稿虽然并无书法艺术上之价值,但却反映出她在传统教育与文化氛围中所涵濡出来的古典的教养,这种教养之沉潜深厚,又化生为先生日后为人为学的精诚的态度,乃至于她在举手投足之间都处处流露出来的儒雅的风仪。八十年来,先生之将这些旧日的习作什袭珍藏,乃是因为其上有顾随先生及诸位师长的评改,这便使得这些手稿更加具有了教育与文化史上的珍贵价值。而顾先生书法的“清严”、“淡宕”、“盘旋”、“挥洒”,当然更会使得读者和先生一样,对这些手稿宝爱有加,欣赏不置了。

顾随先生评语书法

一九五〇至七〇年代,先生陆续撰写了不少论著,然而手稿则多已散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手稿,是先生一九七八年所写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后叙》。一九八〇至九〇年代,是先生学术上最为高产的时期,本书所收手稿亦以此一时期为最夥。八十岁以后,先生仍然坚持研读与写作,其晚年文气依然不减,而笔力(此指写字)则未免稍衰。综观先生平生论著的手稿,不仅横竖不拘,简繁不计,而且往往字迹甚为潦草,用纸亦略无讲求,而写作之地点复遍及海内外,有时甚至同一篇文稿,其写作之时间前后相隔数月,写作之地点则更相去有万里之遥。然而这一切都无碍于先生下笔之际精力之弥满与文气之贯串,诚如邓广铭先生之所言:“其文章议论皆浑融洒脱,恢闳开廓,曲汇旁通,而又全都在于反覆阐发其主题。”(《〈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此实是先生论文的最大特色,而直接面对原始的手稿,读者定能得到最为真切的印象与感受。至于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则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先生平生为人为学“主诚”与“认真”的态度。早在一九五七年所写的《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一文中,先生便曾说自己之为文,乃是“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一九九〇年先生又有诗句云:“我文非古亦非今,言不求工但写心。恰似涌泉无择地,东坡妙语一沉吟。”(此诗《迦陵诗词稿》未收,见先生之《论纳兰性德词》)先生平生所写皆因其内心有真切之感受与深刻之理解,所以一旦发为文字,就能对其所描写评说的人物及作品做出最为精诚充沛的阐发。这也正是何以先生所写的学术性的论文而往往表现出一种近于诗歌的兴发感动之风格与力量的缘故。

1987年“唐宋词十七讲”

第二点原因乃是得之于先生平生教学相长的触发与沉淀。先生平生最大的兴趣是教书,投注最多的也是教书,她原无心要成为著作等身、立言不朽的学者,只是为了平生师友与工作的种种因缘,才撰写了不少的论著。先生在课堂上一如其老师“全任神行,一空依傍”,结合着感发与联想的讲授方式,最为世所熟悉与称道。而且在大陆与台湾时期,先生往往同时担任多所学校的教学,也因此对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更多了沉潜反覆的涵咏和积淀。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当先生操觚命笔,撰为论著之际,便能将平日堂上的深情锐感、妙悟精思加以迅速的剪裁和完美的融铸。在手稿中我们看到先生繁简混用,字迹潦草,笔势连贯,其文思之敏捷,正有如陆士衡所谓“操觚以率尔”,而文气之滂沛,则又如苏东坡所谓“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那便也因为先生平日讲授有得,早已成竹在胸的缘故。第三点原因乃是先生所主以“兴发感动”来评说诗歌的方式,益之以先生在“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的禀赋与才华,遂使得先生在行文中能够运用古今中外各种材料,对诗歌中感发之生命做最为深入细致的传达。我们在手稿中所看到的中英文蝇头小字的注解即是最好的证明。第四点较易为人所忽略的原因,就是先生虽在“一身萍寄,半世艰辛”的人生岁月中,以其坚忍的品格与深厚的修养所始终保持的健康的体魄。盖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即曾说过“体弱不足起其文”的话,先生平生更常常引用杜甫的“客子斗身强”的诗句来表示自己在困苦磨难中的毅力与坚持,而健康的身体自然也是先生之文气至老亦未曾稍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九如不老,一叶长青

本书目前所收先生论著之手稿虽仅截止于二〇〇八年,但实则直到现在,先生也仍时有写作。这三十年间的手稿虽然仅是先生平生论著的极小部分,但却基本可以显示出先生平生治学的整体态度与风貌,尤其到了晚年八十岁以后,先生还依然坚持研读与最严谨的学术写作(如本书所收论女性词诸篇),这种精诚笃至的毅力与品格自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和敬佩的。手稿中尚有无数隐微的细节留待细心的读者去发现,如偶然出现在稿纸上的长长的斜线,据先生之回忆,竟乃是她深夜属文倦极思睡时留下的印记,这种深微切近的阅读体验,自是除手稿外,其他任何著作都无法呈现的。

一杼鲛绡满泪花

对于先生而言,本书所收早年手稿既都是她学生时代的习作,所收论著手稿又都早已发表流传,因此她原无将之整理出版之意。然而这些手稿却都经历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世的变迁,保存至今,幸未散佚,其中有的可以作为历史与时代的见证,有的则纪录了不少珍贵的往事和心谊,还有的甚至反映出先生早年便已蕴蓄的平生之志意与理念,这些就都使得本书在内容方面也具有了极为特殊的意义。本书所收先生早年习作之手稿全部写于抗战沦陷中的北平,那正是先生后来在回忆中所写的“慷慨歌燕市,沦亡有泪痕”(《五律三章奉酬周汝昌先生》)的时代,而手稿中的《悲思赋》就正是一篇表现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的文字。

1941年高中毕业前摄于北平

先生当时在诗词作品中对抗战沦陷多只作隐约的叙写,盖即因文体不同之故,而这篇《悲思赋》中所写的“山河震荡,风雨飘摇,神州禹甸,常怀沦落之悲,银剑金戈,久有沉埋之恨”,则明白表现了年青学生不甘心祖国沦亡的热情,同样令人感动。而文末所写的“羡止水之不波,心同古井,拟冲霄而无翼,志愧(原稿作‘惭’,先生今拟改为‘愧’)鲲鹏”两句话,乃竟与先生一九八〇年所作的一首《踏莎行》中“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的词意全然相合。这两篇作品的写作时间盖相去有四十年之久,而在表现先生平生之个性、志意与理想方面,则实在为夫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证明。此外手稿中《书〈五代史·一行传〉后》一文则是当时沦陷背景下师生以节义相砥砺的一篇作品。先生一生经历了许多历史的世变,而她对世变中“士”所当取的持守一直就有明决的自省,在《嵇康吕安狱考》一篇手稿中,她便对“徒以语言文字招祸取患”表示了一种“智者不为”、“吾不取焉”的态度,实则这也同样是先生平生一以贯之的一种智慧与操守。以上这些习作手稿均属首次发表,对于认识先生早年之个性及思想相当重要,因此值得向读者特别介绍。“顾随先生批改诗词曲习作”是先生本人最为珍视的手稿,但以已经发表,且先生自己亦撰有回忆性的文字(见《顾随与叶嘉莹》一书),这里仅举一例以说明古典传统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思想的默契与交流能够达到何等精微美妙的程度。

顾随先生

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之间,顾随先生欲取《聊斋志异·连琐》一传谱为杂剧,据顾先生之《自序》云,他当时创作此剧“思致枯窘,精力疲惫,援笔而中止者”,达三年之久。盖即因顾先生对此剧之当以悲剧抑喜剧收场,迟迟未能决定。而当时正是先生从顾先生受业的时代,顾先生并曾当面向先生征询意见,及至最后,此剧终以团圆剧结尾,而剧中顾先生对于死生之际的悲剧与喜剧的思量,也引起了先生对于生死的反思,于是她便写下了如今收录在《手稿集》中“闻季师谱《聊斋·连琐》事有感”的一首《临江仙》词,最后写的是“北邙山下夜乌啼,才看青鸟至,又见湿萤飞”,表达了她对人世空观的一种透彻的觉悟,而这也正是她对老师关于死生之际的悲剧与喜剧问题的一首回应的答词。这种师生之间通过文学作品而对人生之意义进行探讨的问答,其后则衍生出了先生所体证的“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的人生境界。多年以来,先生曾假托这两句近于格言的话是顾先生所说,近年她才坦承其实乃是她自己人生的体悟。而从这份近七十年前的习作手稿中,我们竟能以最直观真切的方式感受师生之间“道”的传衍,这对读者而言,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文化体验。

1980年代叶先生与缪钺先生在成都讨论《灵谿词说》

我们今天能够读到这么多珍贵的先生论著之手稿,尤其应该感谢四川大学的缪钺(一九〇四-一九九五)先生。缪先生当年以汪容甫与刘端临学术订交之事相拟,坚邀先生合撰《灵谿词说》的往事,早已成为现代学林的一段佳话。如果不是因为缪先生的欣赏与邀约,以先生当年讲学之忙碌,想必决然不会留下如此多篇词学的专论。而先生和缪先生“相与合作”的一九八〇至九〇年代,恰好也是她学术生命最为旺盛的时期,因此本书所收先生论著手稿不仅以此一时期为最多,也以此一时期为最具代表性。然而此一时期的手稿之所以保存较为完善的缘故,并非先生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学术上的价值,先生所重视的乃是这些手稿实为她与缪先生合作之心谊的美好的纪念。盖这些手稿不仅其上多有缪先生精心题写的篇名,复经过与缪先生细致的讨论,正是汪容甫《与刘端临书》中所谓“学业行谊表见于后世,而人得知其相观而善之美”的最好的见证。阅读这些手稿,更可以使我们生发出“百年易尽,天地无穷”,学术之志业正贵在传之于久远的一种深长的感动。

蜀稿蜀得

此外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本书手稿所使用的稿纸以“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稿纸为最多,而写作之地点亦以成都最为常见,便也即因为与缪先生合作的关系。而本书乃竟得以在成都完成编辑与制作,复由巴蜀书社出版,负责终审的总编侯安国先生更且是当年在川大聆听过先生讲学的一位同学,这种“蜀稿蜀得”的殊胜的因缘,或许也是缪先生冥冥之中的一种心愿吧。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

本书在版式背景上采取了“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的设计,以表示先生与荷花的因缘,以及她充满苦难与智慧的人生历程。同时在各个时期的手稿之后,也排入了相应的先生及她与师友的照片,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先生从大陆到台湾,由台湾而北美,“一身萍寄,半世艰辛”,最终回到祖国教书的人生轨迹,而配合着这些照片与手稿,更能亲切地感受先生与师弟友朋之间的深厚情谊、学术志业与词人风雅。三十年前,当先生为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手稿撰写序言时曾说:“虽时移世往,后之学者已无由接其謦欬,然而读其书法,或者仍可想见先生精神风骨之仿佛乎。”(《顾随先生临帖四种》序)这部《叶嘉莹手稿集》虽不是先生的书法,但却饱含了先生之时代与生命的记忆,而先生之精神风骨,德业辉光,正可藉由这些手稿,庶使千百年后的读者,想见其人,如闻謦欬,而文化之长流与先生之生命,乃正复绵延不绝,生生不已。

受业弟子 熊烨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日教师节敬识于成都采薇阁

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0)

相关推荐

  • 致敬叶嘉莹先生

    ​七律·致敬叶嘉莹先生兼和军姐 文/司马戊 韶光不解世人痴, 求得功名把命支. 敢问先生多淡泊, 孰知教授更矜持. 三千银两全抛下, 十万门徒尽入诗. 试看尘凡何为贵, 春风化雨到期颐. 2021.1 ...

  • 3月□ 我的精神与面包

    正 经 的 灵 魂,总 爱 瞎 说 话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 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 --海子 1. 这几天,有个想法.或许可以找个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看<金瓶梅>,算深夜里蛮不一样的消磨 ...

  • 《遵生八笺》前言

    <遵生八笺>前言 前言 <遵生八笺>是明代著名养生学著作.书凡十九卷,目一卷,按内容分为八类,每类一笺,故名八笺.计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燕闲清赏笺 ...

  • 《周易登堂》前言

    <易经>起源于伏羲八卦.相传夏时有<连山易>,商时有<归藏易>,而周时有<周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是不断 ...

  • 『高血压营养康复食谱』前言 (作者:于康)

    我们的营养 我们知道,人体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等活动.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益寿延年的综合过 ...

  • 【《名方广用》门纯德 】前言 一

    <名方广用>门纯德 门纯德,字秉洁,(1917--1984),河北尉县人.幼年时期,家境贫寒,17岁开始中医,1954年响应党的号召,先在山西广灵县医院工作,后调晋北卫校任教,1962年调 ...

  • 长篇小说《经商经伤》前言

    前 言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就像一个小窗口,映射出了人生百态,且很有巴尔扎克的文风.语言自然流畅,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刻画形象鲜明,让人迫不及待地根据作者的思路情节追随下文-- 人和动物最基本 ...

  • 长篇自传连载 | 自叙人生路:前言

    自叙人生路 文/仇叶祥 引  子   人出生后,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有平坦的,也有坎坷的.人生之路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个人来说,一步一步走过来极不容易.每个人走过的路都会留下不同的脚 ...

  • 再看《纲要》前言,细品浮针点滴

    标准化 规模化 科学化 国际化 上工少涉  2021   诚朴勤仁! [浮针医学纲要]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01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上图为2015年6月22日大理 ...

  • 实用宜忌通书,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四月(巳月)事宜,(立夏、小满)

    <孝经纬>载:谷雨之后十五日,是立夏.立夏时夏季的开始,天气由温和转向炎热,阳气盛极,万物旺盛而壮,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也更趋活跃.再过十五日,是小满.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但还没 ...

  • 『周易登堂』000前言

    <易经>起源于伏羲八卦.相传夏时有<连山易>,商时有<归藏易>,而周时有<周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是不断 ...

  • 回顾串讲9——傅元谋《伤寒论·不可汗》篇20-32条·1·前言

    回顾串讲9——傅元谋《伤寒论&#183;不可汗》篇20-32条&#183;1&#183;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