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皇帝,为何朱元璋信任朱标,而康熙却忧虑胤褆,这是为何呢
相关推荐
-
都说虎毒不食子,为何雍正皇帝将亲生儿子推向火坑?
1704年3月18日,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皇帝胤禛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弘时. 雍正皇帝一共生育了10个儿子.由于前3个儿子都幼年早夭,没有活到成年(15岁),因而第四个儿子弘时成为了事实上的长子. 雍正皇 ...
-
武则天为什么能称帝,而太平公主失败了
太平公主我们都很了解,有很多影视剧都提到过她,而她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公主. 太平公主一生颇为传奇,她想效仿她的母亲成为女皇帝,然而这个愿望终其一生,她都没有实现.那么她为什么没能成功登基成为皇帝 ...
-
雍正继位后为何不释放大哥胤禔,反而是圈禁到死?专家揭开了真相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皇家中,"立嫡不成,势必立长"是基本上所有皇帝都在遵守的规则,嫡子自然就是皇帝老婆的儿子,也就是皇后的儿子,而长子则是皇帝所有老婆中生的第一个儿子,一般情况下,皇储 ...
-
前去探病的康熙帝究竟看到了什么,作出杀掉鳌拜的决定?
说起康熙的丰功伟绩,那可真能好好说道说道了,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君王,在位那么久,让满朝文武都宾服于他,将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他的皇帝之路走的可不是那么太平呢!在刚继位不久,就有 ...
-
朱元璋长子朱标园寝
朱元璋长子朱标园寝
-
朱元璋长子朱标如果不死,能避免朱棣的靖难,压制众多藩王吗?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本来应该是朱标,可惜朱标在37岁时病死,朱元璋痛哭不已,选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上位后,简单粗暴地削藩,引起诸藩的愤怒,最终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夺取了帝位. 那么,如果朱元璋 ...
-
为何朱元璋和朱标关系融洽,而康熙帝却闹出了“九子夺嫡”?
历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是决定一个朝代是否安稳的一大要素.连那些千古一帝们,都没法避免,如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等. 一片乱象中, ...
-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因解密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虽然历经了276年,有16位皇帝,但大多数都是短命皇帝,活得最长的是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在位31年:最短的是明代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人倒是活了39年,在位却只有1个月 ...
-
朱标死后,朱元璋让皇孙当皇储,清朝乾隆皇帝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从历史记载看,清朝的皇帝中,最爱谈古论今的皇帝是乾隆皇帝. 他在位时,特别是乾隆朝中.前期,清朝处于最强盛时期,乾隆是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 国家少有能影响到社稷安危的内忧外患,皇帝就当得轻松,就能&q ...
-
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禔夺权呢
古代的皇帝对于自己的权力是非常看重的,他们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权威,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神,可他毕竟是人,皇帝也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国家还是要一直延续下去,那么皇帝必然是很注重自己皇位的传承. 皇帝与继承 ...
-
朱标死后,朱元璋本想立朱棣,只因他说一番话,结果改立了朱允炆
朱元璋作为一个乞丐皇帝,好不容易打下大明江山,所以他对继承人的选择,是慎之又慎的,朱标作为嫡长子,按理说是皇位的最好继承人,朱元璋也大力培养他,希望他将领继位.朱标在宋濂的熏陶之下,变成一个谦谦君子, ...
-
朱标死后,朱元璋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吗?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几天后,朱允炆于灵柩前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民间野史传闻,当年朱元璋召刘伯温进宫给他算命 ...
-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没立常遇春的外孙?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没立常遇春的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