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Goosebumps》(《鸡皮疙瘩》)中曾经提及,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包括开头、情节以及大反转。说到剧情的转折,M. Night Shyamalan可是掀起风潮的人。就算你没有看过,也必定听过这位印度籍导演在1999年的大电影《The Sixth Sense》(《灵异第六感》/《鬼眼》)。Shyamalan擅长为故事编写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观众一旦坐下来,就很难在途中抽身而去,而Shyamalan更坐稳“我最喜欢的导演”的一个席位。

来自《The Sixth Sense》的空前成功

属于剧情片而非单纯的恐怖片

前文所讲的《The Sixth Sense》是Shyamalan最为成功的作品,无论是票房还是评论都双双赢得空前成功。电影被归类为恐怖/惊悚片,不仅有传统恐怖悬疑片吓人的画面,还有故弄玄虚的惊悚配音,但我个人深深地被片中渲染的感情感动着,直到现在都认为这不是部恐怖片。

Shyamalan是本片的导演兼编剧,在创作剧本时是完全按照Bruce Willis(布鲁斯·威利斯)的形象来描写主人翁Malcolm Crowe医生的,尽管是量身定做的角色,在我眼中还是不如眼神忧郁的小演员Haley Joel Osment(海利·乔·奥斯蒙)所饰演的Cole Sear。虽然Haley是片中的男配角,但基本上全片的情节和情感起伏都由这个小孩带动,观众更不时以第一人称视角感受Cole的恐惧和彷徨,而Haley超越年龄的娴熟演技更被看成童星之最。

Shyamalan生于印度,幼年随家庭移民美国,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到西方的大胆和创新,同时不乏东方的内敛和沉稳。作为以结局取胜的导演,Shyamalan为《The Sixth Sense》创作的结局转折令人惊讶错愕,观众情不自禁地试图理顺前面的情节和伏线,换句话说,这是令人回味的佳作。导演通过让人毫无防备的Cole,向观众呈现出他对友情、亲情、爱情的刻画,冷峻之余,充满人情味。这并非一部简单的鬼片,而是一部家庭问题电影加以鬼异邪说的包装。片中大人不信孩子见鬼的说法,就跟大人老是不听孩子说话的盲点一致。相互聆听,这才是两代沟通的重点。

《The Sixth Sense》虽在奥斯卡和金球奖两大颁奖礼上颗粒无收,但却改变了好莱坞的风向,不少导演都纷纷模仿Shyamalan的剧本编写和拍摄手法,也让Shyamalan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Shyamalan似乎在《The Sixth Sense》之后佳作欠奉,刚刚有起色的事业竟然走起了下坡路。

与众星合作之《Unbreakable》,

却不尽人意

因为前作的成功让Shyamalan声名大噪,不少一线明星都希望与之合作,2000年,Shyamalan的大制作《Unbreakable》(《不死劫》)不仅再次与Bruce Willis联袂,还迎来了Samuel L. Jackson(塞缪尔·杰克逊)的加盟,单单看这份名单就让观众笃定,这会是Shyamalan攀上另一高峰的见证。然而,事实却事与愿违。老实说,不难看出Shyamalan在《The Sixth Sense》的成功后对自己建立起更强的自信,那些蠢蠢欲动的构思和野心在《Unbreakable》中都有更张扬的体现。和他一样对电影有无比信心的还有台前幕后的一众工作人员:《Unbreakable》前期运作顺利得令人惊讶,从邀请两位主演和提请制片商到最终签约和批准拍摄只用了三天多的时间;《The Sixth Sense》的很多原班人马都顺利归队,其中包括执行制片人Gary Barber和Roger Birnbaum、制作设计师Larry Fulton和服装设计师Joanna Johnston等等。

本片一如既往落入恐怖/惊悚片的范畴,故事结局有着Shyamalan式的反转,只可惜风格非常沉闷,在扭转前文的结局登场之前,所有情节都没有一个亮点,最终评价和票房都不如理想。我个人不觉得大众对Shyamalan的期望过高,反而认为是这位年轻导演还欠火候,他并未能在野心和实操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以致电影院内的成品未能承载他所想要表达的一切。

这部电影的反转来得有点迟,加上转身不够华丽,和《The Sixth Sense》的180度大扭转相比实在逊色很多。虽然风评未及前作,但Shyamalan还是没有忘记要为观众呈现一部丰富而完整的作品,在拍摄上,他大胆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连贯拍摄,从而极力营造出真实质感。

Shyamalan相信“高风险高回报”,《Unbreakable》的画面取景范围非常有限,这正是导演的刻意所为,所有场景都只有一个镜头,很少有镜头切换,这样的手法缔造出观赏舞台剧的效果,观众会感到犹如真实事件在眼前发生,而不是在目睹大银幕上的生疏影像。

深埋17年的伏笔之作,

《Split》挽回一票

在我看来,《Unbreakable》并不是一部很好的作品,Shyamalan抛弃了部分早已得到大众认同的拿手好戏来磨练自己稍有不足的其他方面,不得不为他的冒险精神由衷敬佩,也为他的决心而默默鼓掌,而作为观众,我确实觉得惋惜。不过,这种感觉随着《Split》的上映而烟消云散,我深知Shyamalan擅长大反转,他也非常善于埋下伏笔,只是我没有想过这个伏笔可以有17年之久。

当大家一致认为Shyamalan平步青云的电影事业每况愈下,2017年,导演带着《Split》(《思裂》/《分裂》)正式回归。就《Split》本身而言,当然是未能再续《The Sixth Sense》的辉煌,但在结尾时候Bruce Willis的客串就让人对下一部《Glass》(《玻璃先生》)非常期待,原来这个“大反转”还未真正反转。

先说说《Split》吧,这是唯一一部我没有哭的詹一美(James McAvoy)主演的电影。一美的演技发挥一如既往地稳定,甚至应该说是进步非凡,首先是他的美式口音,比起当年《Wanted》的让我想撕烂电影票的蹩脚口音好太多倍了,在这一方面,一美必定是下了一番苦工。

其次是他这次的对手Anya Taylor-Joy(安雅·泰勒-乔伊)实在是太脸瘫了,面对这么个对手还要讲演技突破,没点功力可真办不到。导演Shyamalan对恐怖/惊悚题材电影的拿捏确实是天赋异禀,他对于毛骨悚然的气氛有着精准把握。在“大女主角”正火红的女权主义时代,Shyamalan把自己笔下最立体化的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给观众,他给予Casey独立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和分析能力,并罕有地暗插Casey曾经受创伤的过去来合理化人物的行为,更自然地加深了影片的张力。

在观影期间,我也多次感叹Casey的机制和勇敢。这个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一直喜欢的Shyamalan并没有被舆论打沉,他不仅可以惊艳地横空出世,也可凤凰涅槃。

之前提到《Split》的彩蛋带起了《Unbreakable》的延续——《Glass》。如果阁下看过《Unbreakable》,一定记得在电影结尾David转身离开时,Elijah呼喊着“They call me Mr Glass.”的情景。有了《Split》的高调回归,我对《Glass》和Shyamalan有着更多期待。

Shyamalan对生存和命运有一种特殊的执着和关注,他总希望在电影中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困境和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他的作品都贯彻着他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命运无常的感叹,执着地探讨着个体生命在面对世界、理解人生时的困惑及其反应。与此同时,如前面所提到,Shyamalan也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东方人对家庭伦理的重视。他向往着人间温情,在近乎冷酷地将人物置于极度苦难时又给予脉脉的情感慰藉。在我不喜欢的电影表像中看到我所喜爱的电影主题,带着中西文化碰撞的矛盾有着异常统一的独特韵味,这正正是我最喜欢Shyamalan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