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的大致要求

单国华 

既然是以貌取人,那么人们是如何评价“貌”的呢?有什么根据呢?在本篇美篇中,我们就来看看大致的标准。我之所以说“大致”,是因为美貌是没有比较严格的标准的,不同的文化或者同一种文化的不同时代,人们对美貌的看法都不一样。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美貌的评价可谓千差万别,不过仍然还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决定人是否美貌的因素。这些因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体健全,没有畸形,没有残疾。这是对人的整个形体的评价,这应该是人体美的第一基本要素。卡西莫多之所以丑,就因为他的身体是畸形的,他不仅是驼背,而且五官非常不对称。

第二,皮肤细腻光滑,这应该是人体局部美的最重要的因素。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句诗“温泉水滑洗凝脂”,就是描写了杨贵妃皮肤的细腻。中国有一句俗语说,一白掩百丑,这是说肤色的白净是最重要的,其实应该强调的是皮肤的细腻光滑。俗话之所以强调肤色浅,其主要原因是在浅肤色的情况下,细腻光滑更能够充分表现出来,而深肤色则难以表现出来。不过,对于肤色,不同的民族,或者在同一个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时期,要求有很大的区别。其实人的皮肤的光滑细腻,也是相对而言的,即相对于人的有限的感知能力而言的,倘若将人的皮肤放大,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极其粗糙,而且非常肮脏。《格列佛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很有意思:(格列佛在巨人国)“当我被放在她们的梳妆台上,面对她的裸体时候,老实说,我没有感到丝毫诱惑。除了厌恶恐怖以外,没有任何感觉。她们的皮肤粗糙,凸凹不平,颜色不一,在近处看,她们的皮肤上到处都是一颗一颗像垫板一样大小的黑痣。披散下来的头发比包装绳还粗。更不要说身体的其他部位了”。

第三,这才轮到面部五官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五官是人体审美最重要的,不过从现在的时尚来看,身材恐怕比五官更重要,这可能与现代社会人们的衣着注意表现形体有关。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衣着宽衣大袍,身体的线条基本看不出来,人与人之间除了高矮的明显区别之外,外表体形看差别不大,因而看得到的面部就成了审美的焦点。对五官的要求最基本的清晰与对称。所谓清晰即是要一眼看去五官非常分明,这里可能有两个要素,一是眉毛,二是鼻子。眉毛线条分明,五官就清晰了,所以女性最简单的美容化妆就是画眉。鼻子是面部上下的联接处,如果鼻梁塌陷,就会给人一种联接中断的感觉,像是被外力撞击了一下似的。所以对鼻子审美的基本要求是不要有中断感,至于鼻梁是否要高挺,甚至眼睛的大小,是否双眼皮,还有嘴的大小及嘴唇的厚度等,则是不同人种与文化的要求了,并没有一致的要求。总体来说,面部的审美基本要求是整体性强,要一目了然,所谓“清秀”就应该是指这种状态。不需要观看者费力地辨认,或者费力去拼接,甚至还有一种纠正的冲动。所谓“纠正”,就是观看者觉得其他部位都还好,只是某一处长得不对,觉得应该纠正纠正。这里所说的“费力”,亦是无意识的,在观看者的情绪表现上就是有点不舒服感。之所以会有如此要求,就因为形成意境进入“白日梦”的需要。我们说人的五官的基本要求整体性与清晰,就是让审美者尽量不经过辨认过程,而直接进入意境的建构。至于能建构什么样的意境,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我们在后面再谈。

英女孩为减肥一天步行12小时瘦成“骷髅”此图为曾经瘦得只剩19公斤劳伦。

此图为恢复健康的劳伦

四、身材,包括形状与高度两个要素。形状大致可分为健壮、肥胖与瘦弱,高度也大致可分为适中、高个与矮个。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审美的基本要求是:体形,男士要求健壮,肥胖与瘦弱都不符合要求,女士要求健康偏瘦,但瘦弱还是不行,肥胖更不行。但人们在实际审美中,往往会夸大某些要求。例如现代人因多种原因不喜欢肥胖,以瘦为美,于是不少女性特别关注自己的体重,有的甚至走上极端,非把自己弄得皮包骨头不可。由节食走向厌食,甚至导致营养严重不良,危及生命,不仅西方有,中国也有。在身高方面,人们也有比较过度的追求,特别是对于明星偶像,人们非常在意他(她)们的身高,如常常可在媒体上看到“某某暴露了他(她)的身高”之类的消息,这充分说明人们的关注程度。脖子的长度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女性。

五、头发在人体的审美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基本要求是浓密而有光泽。头发是自古以来不断变幻着造型的身体因素,就身体本身的造型来说,也最能反映人们的时尚观念。在许多文化中,妇女的头发都被认为是具有性感的东西,以至于在结婚之后,它们就要被遮掩起来,为的是避免引起他人不可遏制的欲望。公元1世纪的时候,一个结过婚的罗马妇女可能会因为取下头巾而被遗弃。直到今天,正统的犹太妇女一旦结婚,就得用领巾或披肩将自己的头发蒙住,要么就戴上假发。多里克时期的古希腊妇女在结婚之日要将头发剪短。16世纪意大利的妇女结婚前都让自己的头发自由披散着,但到了结婚之日以后,她得戴上面巾和披肩,或者将头发笼在网线和帽子里面。现在穆斯林妇女要包头,不能将头发露在外面。头发的密度与颜色反映出人的年龄与身体状况。不少秃顶的人,颇有些自卑感。1990年心理学家托马斯·凯西研究了人们对长有满头头发的男人和秃头男人的感觉,结果发现,不管是男人不时女人,都认为光头的男人体质更虚弱,也缺少吸引力。凯西在另一次实验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这次他是与那些秃头的男人亲自接触,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感觉。结果,75%的人对他们的光头感觉害羞,而40%的人想法用东西把它遮盖起来。有人把两边的头发留得长长的,然后将它们匀匀地覆在光溜溜的顶部,制造顶部还有头发的假象,自我安慰。人们戏称为“地方支援中央”。

以上应该是人体美的最基本的要求,现代社会强调性感,某些原本非主流的审美要求逐渐有了成为主流的趋势,如丰乳肥臀等。

伊莎贝尔·卡罗做模特时的照片,从网上下载,有点疑问,不确定

伊莎贝尔·卡罗(Isabelle Caro)身高有1.65米,体重却只有30公斤左右。伊莎贝尔·卡罗是一名喜剧演员,她15年前就因家庭变故而患上厌食症。

对于人体审美的许多细节要求,在历史上大量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中都有表现。《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一书中引用了阿里奥斯托在长诗《热恋的罗兰》对一位女主人公的描写:

得了厌食症的伊莎贝尔·卡罗28岁去世

“她的喉部像牛奶,脖子雪白,秀美而圆浑,胸部宽而丰盈,双乳的起伏,一如微风吹动的海浪。……修美的胳臂,手白得像象牙雕成,十指纤纤,手掌不管怎样翻转,看不见一丝青筋,一根骨头。婀娜而仪态万方的身子下面是一双圆浑的秀足”。

同一本书里还有一段引用也很能说明问题,
“一部15世纪的法兰克福书稿中有一首小夜曲,是一位恋人献给他的意中人的:‘她是白昼。没有人能唱出她的美。玫瑰似的嘴唇,天鹅般的脖子,金发明眸,象牙般洁白的牙齿,小小的浑圆的酥胸,长长的修美的大腿,纤细白嫩的手指,秀气非凡的脚’”。

《诗经·卫风》中对美女的描写也是这样,“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现代汉语翻译大致意思是“她的手指象茅草的嫩芽,皮肤象凝冻的脂膏,嫩白的颈子象蝤蛴一条,她的牙齿象瓠瓜的子儿,方正的前额弯弯的眉毛,轻巧的笑流动在嘴角,那眼儿黑白分明多么美好”。(余冠英《诗经选》)

这些描写表明,那时的审美趣味与现代是有同有异,比如这些描写强调丰满,与今天略有不同,而脖子长、手指修长、细腻的皮肤等等则又是相同的。以丰满为美,对于女性来说应该是恰当的,可取的。而追求骨感美人,不仅对自身的身体不利,也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有人的不断地追求,是因为她们的想象出了偏差。理想中的模样与现实的模样是不能完全吻合的。

海滩边独坐的穆斯林年青女孩。

人们实质的审美习惯与专家们提出的审美标准(诸如黄金分割率、三围标准等)并非完全一致,这些标准只能作大致的参考,切忌当成自己的标准。

(除最后一张图片外,其他均为网络上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