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无心,心外无道:体悟即心即道的自然境界!
老道·道可道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周因朴,活动于五代末、北宋初,上承司马承祯、王玄览的“坐忘论”思想,凝练出“修道即修心” “修心即修道”的精要论断,对内丹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下对周因朴《大道论》的关注较少,因此我们应当对这本经典细细品读。
《大道论》共分十八章,即至道、至德、垂教、绝义、分别、远近、用道、二学、二病、师资、仁义、失道、心行、修道、保生、理国、二法、观修等章。
从对道的探讨开始,一步步落实到应当如何认识道、德、教等问题,阐明了“修道即修心” “修心即修道”的观点,以及如何通过修心来修道的具体方法。本次要探讨的是“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的结论是怎样产生的。
“道者至虚至寂,真性真常”,本来“道”是不可言说的,但如果因为不可言说而不去言说,那么久更无从去把握道、去修道了。因此,周因朴开宗明义对道进行界说。
所谓道,其本来是最为虚灵和寂然的,它是整个世间真正的本性与恒常的存在,大道产生出气、进而生出世间万象,所以大道并不能用天地间的事物和我们一般的思维去比附和推理。《南华真经》所言“在太虚之表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世界及其万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但大道在太虚之上、在六极之下,超脱了世间所见之物。
“道有通生之德,故曰至德”,道能够创生万物。道的这种作用,就是至德。因此庄子说,“德者,得也。物得之以生,谓之德”,因道有通生的至德,因此能够散却大朴、统御九围、播撒元精、轮排万象,进而分立三才、序列四时、迭旺五行。风雨、云雷、人兽、海岳,皆为大道之至德的体现。
《太平经》讲到“德者,天地禀之,阴阳赖之,五行得以相生,四时得以纶绪。”因此我们追求大道的弟子,就该清楚的了解到大道生生不息,能够依赖大道之至德登真证圣。所谓圣人、真人、贤人,皆是有赖于至德之妙用。
我们通常所指的教育、教化,是从三皇五帝而开始的,而三皇五帝之前,没有我们所谓的教化。但没有教化并不是意味着无教,而是在此之前,教化者是自然、是神明,是一种混沌、无可名状的先天境界。
世间之教自上而下分五个阶段:
01.自然之教,是在元气之前,而淳朴未散之时,杳冥寂尔,浩旷空洞,既没有师传法,亦无受传之物。但是元气的变化,神明的造作,乃至上古之君得教后无所作为垂拱而治,皆是自然之教的功绩。
02.神明之教,淳朴散为气、大道生万物,故生天地与神明。这种神明实则是道的功用,它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和运行的规律。这种规律混同这元气而周流运转,整圆清而立天,制方浊而为地,溥灵通而化世界,轶和气而成人伦。这种作为规律的神明实在是阴阳莫测,而通常人们讲的鬼神也无法把握。
03.正真之教,无上虚皇传于元始天尊,“洎乎玄粹,秘于九天”,在天上则天尊于三清众天弘扬真道,开导人们拾阶而等仙位;在人间则伏羲受河图,轩辕受灵符,高辛受天经,夏禹受洛书,此四圣都禀受元始天尊的教化,因而才有世间文明。
04.返俗之教,主要存在舜帝时期,舜帝治理国家使得民风淳朴,而灵文真诀也分布于人间。天上则广弘金简玉章,故能够是天上与人间,还淳返朴,归复并契合于大道。
05.训世之教,是孔子感念道德沦丧,故而阐发仁义礼智的教化,力图使世风远离华薄而复归淳厚。
所以,教,是出自圣人救世愍物之心,如果世之学道修道之人能够体悟于此,则达于圣心并与之同一。至此,则圣心与教的使命也将完成,故二者可泯矣。即为言诠俱泯,这就契合了所谓的不言之教,那么也就体会到,道其实是无意义与形象的。
所以,对大道的认识应当“绝义”,即不能通过名词概念来认识和体会。“大道谓修者曰:假设告喻,莫氏族我,无生处无氏姓一,故无族。”大道对修者说到,我假定给你一些喻设,不要通过姓氏、族群来认识我,我既无生处也没有姓氏,同样也没有族群。
进而,道更要求修者莫以名字、尊卑、视听、毁誉、利害、是非、逆顺、高下、大小、高下、贵贱、智愚、先后、静乱、得失、爱憎、向背、宠辱、方圆、明暗、新旧、进退等来认识道。因为这些只是人们对形而下的、经验的、现象的事物的认识方法,而作为形而上的、超越经验的、本质的道,修者必须寻找别的途径来认识、体悟。
“修者如此,我亦如此,同无别也。道子来,道子来,余恐子执着譬喻法数,而失道性。恐众生执教,滞教下义计有法,当情而在边缴,愚者不知病息药亡,得鱼弃荃,执教滞言护喻,而失冲和真常也。”修者与大道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不执著于用来说教的教法、譬喻,唯有病息药亡、得鱼弃荃,才可以与道无别。
分别:因为有各种教法,所以出现心与情、识与知、意与智等概念,其实皆是为了识道、体道而造的,但这些概念从根本上讲则是妄立。因人们思维的原因,习惯性得把道与心、情、识、智、意、知分别开来。但前文已表明最初的自然之教乃“淳朴未散,杳冥寂尔,浩旷空洞”,则道与心等的分别并非是最准确、最淳朴的境界,真正的得道应当是混混沌沌、了无分别。因此,必须明白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即心即道也,同样情识智意知亦然。
修者如此,道亦如此;道外无心,心外无道。要与道合一,必须对悟道之心、认道之识、证道之智、得道之智、了道之意进行排除、消灭。
因为一旦悟道由心,则心与道分别为二,我们一方面执着于心、一方面追逐者道,道与心必然越来越远,而永不可能返还其心道不二、即心即道的本来淳朴状态。不执著于悟道之心,则能忘知、忘意、忘智、忘识、忘心。如此就自然无有求道、趣道、学道的欲望与执念,斯得道矣。
这样就能除去修者执着于大道的光芒、行迹、衍生,而复归到大道本身,这种对大道本身的复归是真正的得道,真正的得一。必须再强调的是若执着于道、执着于一,那么又去道远矣。若无有追逐道、专守一,甚至忘道忘一,那么就真的得道得一了。
道之体用有三:一者为道之本性,二者与万象互依,三者体道性修行。
生有二义:一者能生之生,是道生万物之生;二者从生之生,是万物从道而生。
万物本来从道生,与道互相依存,若无万物则无道,若无道则无万物,道与万物本来就不可分别,而人与道则亦无可分别。修者的使命,即是作为道生之一分,体道性而修行,最终复归于道,与道相合。既然人是与道合的,则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知情意识亦是如此。
如果能够领悟此中境界的人,必将通过修炼而达于圣人也。不能领悟的迷惘之人,终究还是凡人。但是又不能真的执着于圣人与凡夫,一执着,则有了圣人与凡夫的分别心,更何谈去除心与道的分别呢?故不滞圣凡者悟,滞圣凡者迷。进而了解迷和悟均是空,通达圣与凡都是道的辙迹。
最终明白要真正的得道,必须跳出色空、权实、言教、相待、形分、有无等名相的对待和执着。
体道得道并非意味着要凭借智识,而是借助要于智识以希望修者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而大道的至德亦并非是真的有为,而是大道借助其通生的至德向人们显示修道体道的门径罢了。总之,不要执着于分别,而是要通过道外无心、心外无道,来体悟即心即道的自然境界。
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平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与小编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