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类做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翻盘”之战

熟悉心理学发展史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这个名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由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在19世纪~20世纪初可以说是“独霸”整个心理学界,他的著作《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以及在其他心理学论著中提出的“冰山理论”、“精神能量学说”等,在21世纪的今天都被人们奉为经典,而由他开创的“精神分析法”直至今日也是心理医疗和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不是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人类的大脑是在后台看到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行为驱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幼年期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的行为和特殊情绪都是由内在的生理和本能产生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基本观点却受到了来自行为主义者的挑战,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行为是由于外在环境和情境刺激产生的。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更是通过“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的狗”,有力地证明了行为是可以通过外部刺激产生的。至于人类,虽然巴甫洛夫没有用人类做实验,但“望梅止渴”的典故以及半夜玩手机刷到美食图片的你,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那么,情绪呢?相比分泌唾液,情绪的产生可以说是更高级的心理活动,行为主义者能用实验来推翻“独霸武林”的精神分析学派吗?别着急,那个“开挂的主角”就要登场了。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特定环境中成长,我可以保证,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比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约翰·华生,1913年。

依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华生提出的实验假设是:如果一种外部刺激使人产生了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比如恐惧),并且这种刺激出现时还伴随着其他东西,比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在你心中就会与恐惧联系起来。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该实验的被试是一名从出生起就待在医院里的、11个月大的孤儿,名叫小艾尔伯特,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确定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很健康。

实验的过程并不复杂。首先,华生和他的研究生助手罗莎莉·雷纳向艾尔伯特展现一只白鼠,一开始小艾尔伯特并不害怕白鼠,反而对它很有兴趣,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双手触摸、抓住白鼠。然而,每次当艾尔伯特快要触碰到白鼠时,研究者就会用力敲击一根铁棒,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使艾尔伯特感到害怕,而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个星期以后,研究者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进行实验。当白鼠和声音同时出现的次数达到7次时,研究者发现,即使不再出现声音,只向小艾尔伯特呈现白鼠,他也会嚎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白鼠的方向飞快爬走……很显然,艾尔伯特已经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而这一过程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星期。

随后,研究者想要了解这种后天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心理学术语叫作“泛化”)。于是在同一天内,他们向小艾尔伯特分别呈现了白兔、狗、白色的皮毛大衣、一包棉花、华生头上的花白头发甚至还有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毫无意外的,小艾尔伯特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这后续的研究也成为了最有名的泛化实验之一。接着,华生想要了解习得的情绪会不会从一种环境中迁移到另一种环境中。于是,五天后研究者再次对艾尔伯特进行测试,这一次呈现的物品以及物品顺序与上一次完全相同,只是实验环境改为了另一个灯光更明亮,人也更多的房间。在新的环境中,小艾尔伯特仍对呈现的事物感到恐惧,只是程度没有先前那么剧烈。

最终,华生通过这项研究证明了自己的假设,即人类的行为、情绪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而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人的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是错误的。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很顺利地推论其他情绪,如快乐、愤怒、伤心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习得,比如:“爱屋及乌”的现象、看到医生手中的针管时的恐惧、一首老歌带来的忧伤情绪……

然而这项开创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却从它开始以来就广受批判,更有甚者称其为“臭名昭著”。这不仅因为它在实验方法上存在着不严谨、样本数量少的缺陷,更因为它严重违反了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道德。由于不久后小艾尔伯特被其他人领养,研究者最终没能进行消除他内心恐惧的矫正实验,而这也意味着研究者在艾尔伯特心中种下的恐惧很可能会持续很久;而在实验中让孩子被吓得嚎啕大哭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这严重违反了美国心理学会在2003年制定的《心理学家的伦理原则和行为法规》的基本原则:免于伤害和随时退出实验的自由(艾尔伯特的逃避行为本身就可以认定为想要退出实验)。虽然1920年还没有制定这些规定,但即使在那个年代,这种实验也是极不人道的,而这也是它被称为“臭名昭著”的原因之一。2010年,有研究团队历时7年,最终揭开了小艾尔伯特的身世之谜,这个可怜的孩子在6岁时死于脑积水,他是华生工作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设的医院中的一名护士——阿维利亚·梅特利的儿子,艾尔伯特的本名叫道格拉斯·梅特利,她的母亲以1美元的报酬让他成为了这项实验的被试。

虽然这项研究“臭名昭著”,但有一点却是毫无疑问、并且被广大心理学界认同的,那就是它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向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发起了挑战与批判,并且以行为主义学说开启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在那个年代,它有着革故鼎新的重要意义。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研究人类行为和家庭教育的科学家以这个研究的结论为依据开展相关研究。

这里是妙知心理学,一个分享有趣心理学故事的头条号,欢迎大家阅读与关注。

参考书籍: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