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啥意思

俗语: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啥意思

冬至将至,俗语: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啥意思?为啥米生虫?

杜甫有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意思很简单:琐碎事充斥在生活,没什么感觉,冬至到,冬至到了春天就不会太远。刺绣女工因冬至到来,白昼时间变长,能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飞动葭灰。

12月21日是冬至,在杜甫诗中知道冬至后有两大变化:

一是太阳冬至当天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会向南移动,白昼变长,夜晚变短;

二是冬至过后,温度还会很低,还会有降雪,低温天气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根据我国传统计算冬至时间的方法,冬至当天就要开始数九,三九和四九才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时候。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温度下降,蚯蚓会躲藏到泥土过冬,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虽然南移,但温度很低,蚯蚓会蜷缩着身躯,抵御寒冬;

二候麋角解,冬至到来阳气会慢慢恢复,麋的角会慢慢消解;

三候水泉动,山里的泉水能流动,且有温度。相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冬至是寒冬的开端,这里麋角解和水泉动只是物候意义上分析,和实际存在偏差。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进程推进,全球气候变暖,这样都无法出现泉水流动的场景。何况是在成百上千年的古代,古代平均气温远低于现代社会。除此以外,不同地区温度差异极大,我国南北横跨纬度广,温度差异明显。很有可能会出现的情景是:北方围着火炉烤火,而海南却穿着短袖过冬。因此,要认识到不同区域气候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某种意义而言,冬至不止是节气,还具有文化性质。在冬至当天,我国部分地区会举办祭祀庆祝活动,北方地区喜欢在冬至吃饺子。

俗语:“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意思很简单,冬至遇到持续性晴天,来年地里的庄稼就不能丰收,人们没粮吃,就要外出打工,持续降雨天气出现,瓮里仅有的米都会出现虫子。

冬至三日晴,粮食减产概率就会增大,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冬至时节是深冬,本该是要出现降雪和持续低温天气,一旦温度很高,粮食就无法正常生长;

二是持续性高温天气会导致庄稼地害虫数量增加,庄稼出现徒长,庄稼会直接受冷害影响。

正是以上两个原因出现,古代人们才会觉得庄稼会减产,粮食才不够吃。

现代社会不用太担心,农业科技发展,农事活动开展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小。通过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田间管理等,就会提高粮食产质,促使庄稼丰产丰收。

瓮里米生虫原因有二:

一是新打粮食由于持续性降雨,不能晾晒干,旧粮会受潮湿天气影响,出现变质可能;

二是持续性降雨,粮食会很潮湿,再遇到高温天气,粮食就会发烧变酸,出现虫害。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都喜欢把粮食存放在瓮里面,粮食发霉变质可能性很大,现代社会有专业储粮设备,很难出现发霉变质现象。

俗语:“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只是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现代社会看来并没有实际意义,要辩证对待俗语。想要粮食高产要从品种、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想要瓮里米不生虫只要晒干粮食,控制温度和湿度就能解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