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欺凌7年为何反而获刑十年?背后真相让父母反思

01

最近青榄君看到了一条非常令人痛心的新闻,山东青岛一位名叫王鲁青(化名)的16岁少年,被欺凌7年后,捅死了一名欺凌他的同学,最后获刑十年。

青榄君痛心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七年来频繁遭受同学辱骂、扇耳光、掐脖子、群殴,最后却被判刑,更痛心的是,这场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9岁因为身材矮小被人嘲笑、辱骂、扇耳光时,王鲁青就告知了父母,然而他的父母却以为这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没放在心上。

上了初中后,王鲁青又将向老师求助,但是老师只是口头批评了那些欺负他的同学,并没解决问题,甚至让王鲁青遭受到了更猛烈的打击报复。

最后被逼得无处可逃的王鲁青,掏出弹簧刀杀死了欺凌他的人。

▲王鲁青判刑时,母亲对着她忏悔

▲王鲁青判刑时,父亲低头哭泣

王鲁青的新闻让青榄君想起了另外一则新闻,虽然事情发生在两年前,但事情发生的经过却惊人的相似。

有一个叫小陶的男孩,在六月一日,这个本该属于孩子的节日,自杀了,原因是长期被6名同学欺凌。

他留下了三份血迹斑斑的遗书,详细记录了各种被欺凌的细节。

每天给宿舍六个人打水打饭、洗饭盒,还给特定同学洗头发,倒洗脸水,不做就会被6人殴打。

被人当“狗”耍,要求他跳舞,扫地、叠被子,不做就被拳打脚踢。

随时随地被人当做出气筒,校内校外都被狠狠打过好几次。

当小陶出事后,他的父母悲痛欲绝,后悔不已,因为小陶曾经多次向他们求助过。第一次是事发前几个月,小陶跟父亲提起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经常要求他打饭打水,但是他的父亲没太放在心上,说了句:“被欺负就和老师讲,老师会处理的。”

第二次是在事发前一个多月,小陶逃学回家,再次告诉父母他受不了同学欺凌。这次他的父母亲自把他送去了学校,并试图和班主任沟通他被欺负的事情,但班主任并没有搭理,还说:“你这孩子成绩太差了,如果不想读了,就带他回家”。

第三次是事发前几天,小陶又逃学了,这次他的父母如何劝他,他都不肯去学校。小陶的母亲一气之下,说了句:“不就是帮人打水打饭嘛,那就打吧,又不会累死”。结果在准备送小陶回学校的那天早上,小陶喝农药自杀了。

一个备受欺凌的孩子,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呼救,父母和老师却忽略了一次又一次。如果说6个可恶的欺凌者把小陶逼到了悬崖边上,老师和父母的冷漠无知,则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无论是因欺凌事件杀人的王鲁青,还是自杀的小陶,都是不该发生的悲剧,但却真真切切发生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案:

2015年4月23日,山西运城绛县15岁的张超凡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后致死。直到儿子去世,张超凡的妈妈才知道儿子在学校竟然“几乎天天被打”。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宣威,一名初中生女孩刘某遭到同学殴打侮辱,在家喝农药自杀身亡。此前姐姐和妈妈都知道孩子曾受到欺凌,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制止校园欺凌事件,需要政府立法严惩,需要学校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更需要父母重视。

比霸凌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背后,没有你。

02

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曾说: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更应该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

因为校园欺凌最明显的特征除了以多欺少,以强凌弱,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持续性”

如果第一次被同学欺负,就能得到有效干预,欺凌事件就不会发生。反过来则会越演越烈。

前不久热映的《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讲述校园欺凌的电影。影片女主角一名高中女生易遥,因用错毛巾染上性病,被同学嘲笑生活不检点,继而被全校学生辱骂、欺凌。

▲电影剧照

易遥冬天被同学泼冷水

同学的冷漠无知固然可怕,但当事情刚刚发生时,易遥如果第一时间告知了母亲,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可是易遥并没有告知她的母亲。因为易遥的母亲经常骂易遥是“赔钱货”(易遥母亲是单亲妈妈,挣钱不容易,每次易遥要零花钱的时候,她就骂得特别难听),所以易遥发现自己染上了性病后,不是第一时间求助母亲,让母亲带她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自己借钱悄悄去小诊所看病,最后被同学发现,传到全校人都知道。

后来易遥希望能得到好朋友齐铭的理解,结果齐铭却说:

“大家为什么都针对你?难道你自己就没有问题吗?”

“那你说说你为什么会染上这种病?”

母亲忽略,好朋友质疑,让易遥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从开始一个人欺负她,到班级小团伙欺负她,最后演变成全班甚至全校同学的欺凌。

▲电影剧照

易遥最后被逼跳河自杀

这就是校园欺凌,第一次没有说不,没有得到有效干预,就会越演越烈。

而在这种持续性的、孤立无援的校园欺凌事件的折磨下,很多孩子要么自我毁灭,要么伤害他人。

因此,当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回家哭诉时,千万不要以为那是孩子间的打闹,更不要数落孩子:

“人家为什么偏偏欺负你。”

“一个巴掌拍不响。”

“你怎么这么差劲,不知道打回去?”

应该珍惜孩子的求助信号,让孩子叙述详细的事情经过,给孩子安慰,在“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捍卫孩子权益”前提下,去理性处理被霸凌一事。这样才能有效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面对校园欺凌,只有孩子一个人在战斗,受伤后,孩子只能依靠个人力量“自愈”,这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遇到孩子被霸凌了,究竟是帮孩子走出这一段低谷,还是让孩子越陷越深,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03

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了一次网上民意调查,收集了全球10万多名青少年有关欺凌经历的看法。尽管2/3的青少年说他们曾经遭受过欺凌,但他们中40%以上的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们受到欺凌。

为什么选择沉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效的求助,不当的干预。

家长老师不仅忽略了孩子的求助,有时即使干预,也用错了方法。

当孩子遇到了霸凌,部分家长会选择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起来,或者替孩子以暴制暴。

替孩子出头,转身孩子就可能被变本加厉的报复

完全保护孩子,只能保护一时,不能保护每天24小时,霸凌随时随地都可能继续发生。

事实上,面对霸凌,家长最先要做的应该是教会孩子说不。

美国小学有一门防霸凌的课,叫Being assertive,即用坚定并有礼貌的方式对霸凌者说不。

美国学校怎么培养孩子Assertiveness能力?这里有一个很受欢迎的教学视频,有四个建议,其中有两个建议特别值得注意:

▲Assertiveness能力教学视频

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

  • Hold on to yourN.U.T.s守住你的底线

N.U.T.s,就是 non-negotiable, unalterable terms(不可商量,无法妥协)的意思。一个人需要知道自己的底线,界限,明白自己的哪些东西是不容侵犯,比如是我的健康,也可以是我特别在乎的一件事,比如这学期要在生物课上拿A……

只要别人侵犯了你的底线,就必须要有勇气,做出努力,去捍卫、去保护。

  • Fake it till youmake it身体语言要充满信心

身体语言很重要,“谈判”时,不能自己先气短,哪怕害怕,也得表现得很有信心。腰要挺直,站直,坐直……

目光不要躲闪,直面对方,如果盯着别人眼睛有困难,盯着额头,或者注视鼻子,也管用。

这两个方法父母可以教给孩子。告诉孩子面对霸凌,一定要大声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因为这是确定孩子信心和界限的第一步,也是站起来的第一步。

04

也有部分孩子因为害怕报复或者觉得说出来会被人认为很怂,而选择不向父母求助。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何发现孩子在学校是否被欺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7年1月份公布了《校园暴力和欺凌全球状况报告》,总结出了已有校园暴力的特征以及具体倡导,家长可以参考:

  • 身上有难以解释的伤口(割伤、淤青)

  • 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变少

  • 会害怕到学校,或是害怕走路到学校,或者是害怕参加社团活动

  • 对课程忽然变得没兴趣,或者表现较差

  • 当回家后,常表现情绪低落之情况

  • 会常常说自己头痛、胃痛、或其他胜利问题来缺课

  • 睡眠品质下降,或是常做噩梦

  • 忽然会变得食欲不振

  • 出席率有突然的变化

  • 缺乏自信及自我认同感

青榄君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就有效阻止了一场可能存在霸凌事件,有一天她发现女儿穿的粉色裙子脏兮兮的,但是女儿平时是个爱干净的孩子,一问才知道因为女儿常常穿漂亮的裙子,被同学嫉妒,遭到几个女孩的欺负。

曾经看过两个很感人的新闻,一名男孩在校车上欺负同学,被老师发现并通知了家长,家长为了让孩子意识到欺凌的危害,要求孩子每天跑步去上学,而家长自己每天开车跟在孩子后面,保证孩子的安全。

还有另外一个男孩,因为光头在学校被同学嘲笑欺凌,女老师当即就在操场剃了光头,对同学们说:“你们以后嘲笑他,就是嘲笑我。”

▲剃光头后美国女教师尼尔森

与9岁的马修

▲马修给老师剃光头

当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时,我们希望法律严惩霸凌者,希望学校能加强监督和管理,希望其他孩子的家长能明事理,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但这些都只是希望,当一切还没规范之前,父母应该先做好第一道防线,将校园欺凌事件扼杀在刚开始时。而不是当悲剧已经发生时,才后悔莫及,甚至才幡然醒悟,原来孩子曾经向自己发出过求助信号。

最后青榄君想用一段视频来结束,可能很多人觉得校园霸凌只存在于新闻里,离自己的孩子很远,实际上却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

▲访谈校园欺凌问题视频

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

公众号又改版了,怕你们找不到青榄君

建议大家将「青榄家长地带」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