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中的“行人”就是今日的你我

今日武汉,一大早,晴空万里,暖阳东升。江城以一种正在重启的模式,迎来“清明”,深切悼念和告慰这一场大疫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手机屏上,满是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和武汉江滩的悼念图片。几乎没有往年那么缤纷的杜牧《清明》诗行。

网友心有灵犀。杜牧《清明》诗,无论它怎样意蕴隽永,都不足以表达华夏大地今天的举国同悲、九州同心。不足以表现大武汉的龟蛇肃立,江湖鸣咽。

杜牧《清明》诗,它本来是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赶路遇雨的愁苦心境,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难解心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生动活泼的问答,透露的是诗人欲以酒消愁的心理。

可以说,该诗与祭扫先人墓茔没有直接联系。与“慎终追远”离得较远。诗的背后,折射的是盛世大唐人心中的清明——它不仅是祭祖扫墓,更是亲人团聚,踏青郊游。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可以赏春花、喝美酒、品丝竹。与那个时代相吻合,清明节充满了诗意。

在充满诗意的节日里,诗人杜牧在异乡为纷纷细雨所扫兴,他没有后世诗人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那样的从容不惊。因为他是杜牧。

后人每逢清明吟诵《清明》,不过是借用了诗中“雨纷纷”与“欲断魂”这两个悲词,寄托自己对故去亲人的悲情与哀思罢了。诸不知,诗人诗中的悲苦,意在异乡思亲之苦。

读杜枚诗,除了对诗人悲苦的牵引解读,很多读者的兴趣在杏花村在哪里。除此之外,有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行人”,几乎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以为就是行走中的诗人自己。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几年前读到《杜牧〈清明〉诗的“诗眼”》一文,该文说:“行人”,除了远离家乡的“游子”这个一般理解之外,它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表示官职的专用名词,早在先秦典籍上就是“行人”一职。中古之前多指采诗之官,后来也指执行外交公务或其它职责的官员。到了唐代杜牧,他在诗中的“行人”身份,是交代自己肩负公务,在外奔波,不能与家人团聚。

“行人”的这一个解释,高度契合了庚子年清明的武汉。

仍然面临疫情风险和即将重启的三镇,包括继续留守武汉救治一线的外地医务人员在内,武汉市白衣战士、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下沉人员、志愿者和各行各业保供人员,都是不能与亲人团聚的“行人”。

即使宅居在家的市民,也还不能与分开两个多月的家人团聚。由于殡仪馆、公墓和陵园暂停社会扫墓,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像往年一样,一家一群,来到墓前燃香烧纸,祭祀故人。

这些“行人”,今天的他们承载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场大悲大痛,要以国家仪式表达哀悼,然后才能把先祖和故去的亲人请到我们的情感世界,进行一场例行的精神交流。

今天的“行人”,就是不能来到先人墓前的每一个生者。

这一种“欲断魂”,赋予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在中国的清明节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的,绝无仅有的,是当年杜牧没有想到的,也是他笔下的“欲断魂”所不能囊括的。

每年清明,一般在节日到来之前,我们两大家会分别团聚在一块,既有墓前祭扫的哀思,又有踏青郊游的惬意。今年则不同,只好各自在家中,在自己的岗位,心存敬意,慎终追远。

“已经离世多年的两位母亲大人,原谅我们今天不能前来墓前祭拜。您生前养育儿孙,走后这多年来,一直护佑我们。特别是今年一场大疫,保佑我们两大家人老少平安,我们已经从寒冷的冬天,走进了温暖的春天。谢谢您们!遥祝两位老人在天堂安好!”

今天一早8点,我们夫妻二人一起,以家中有限的方式,在心中共同默念这一段话,心诚意洁,撮土为香,祭拜两位母亲大人。

“祭如在,祭神则神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