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出土崇祯通宝背“榆”铜钱

陕西榆林出土一批崇祯通宝铜钱,数量较多。这些铜钱背后均有纪地名“榆”,重量大多在3-4g(轻者约在2-3g),直径约为2.6cm。这些背榆铜钱的发现,对了解崇祯年间铜钱铸造及其边防军需有重要意义。

明朝崇祯年间,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逼境,政局危机四伏。为防范东北后金政权的威胁,朱由检曾调集重兵全力布署于北方边境。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明代著名的九边之一。在明成化七年(1471),当时的政府已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设立中路榆林道。崇祯九年(1627-1644),陕西巡抚孙传庭集结榆林军马,抓获农民起义军首领高迎祥。榆林作为明朝重要的北方军事重镇,为筑固长城沿线的边境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众多明朝军士长期驻守,甚至在此安家落户,必然带来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当地的生产和驻军活动必然离不开货币的参与。

朱由检

这批背榆崇祯通宝铜钱,应是当时明朝政府为满足边境军队的需要而在当地直接铸造的。就地铸钱,不仅节省了原料和运输成本,而且可能及时地供给,以保障驻军地区军事活动和经济的有效运行。

崇祯钱是中国铜钱中最复杂的一种,文字、制作、大小、轻重、厚薄,千变万化[1]。这批崇祯钱,仅背榆的版式就有好多种,铜质也不尽相同。我们根据这些钱背榆字的特征,挑出具有明显版式分类意义的钱币。这批崇祯钱,榆字写法最显著的区别是木字旁带钩与不带钩两个大类。

“钩木榆”类版式

这类铜钱背后的榆字,木旁带钩,大致可分为三种

大木榆

这类钱背的榆字,木旁占整个字的尺寸相对较大

钩刀榆

这类钱背的榆字,大小与钱穿相同,木字带钩

仰木榆

这类钱背的榆字,大小略与钱穿相同,整个字体略向右倾斜

在钩木榆中,还有一类钱,背面的钱肉上有条状辐射状痕迹,较为特殊

“无钩木榆”类版式

这类铜钱背后的榆字,木旁不带钩,大致可分为两种

俯榆

榆字大小与钱穿基本相同,字体整体左倾

仰榆(仰通)

榆字大小与钱穿基本相同,字体整体右倾,正面通字略微右倾

这批崇祯通宝为明代黄铜钱,除锌外,还含有不等的铅、锡成分,铁杂质来自表面锈蚀或污物。含铜约在65-80%、锌7-22%、锡1-8%、铅4-17%。与首都博物馆藏的崇祯通宝相比[2],这批背榆钱的锌含量不稳定、相对较低,更多地为铅、锡成分。

崇祯通宝(背榆)的金属成分[3]

序号

铜Cu

锌Zn

锡Sn

铅Pb

铁Fe

1

80.6

7.4

3.6

5.9

2

64.9

22

2.8

9

3

67.3

14

1.1

17

4

72

12

4.4

9.5

5

76.3

12.8

5.1

4.4

0.7

6

71.3

12.9

5.9

8.8

0.6

7

66.6

19.5

3.7

9

0.7

8

75.3

8

8.2

7.5

0.4

9

65.4

11.9

4.5

15.9

1.3

注释:

[1] 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73页。

[2] 周卫荣著:《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94-95页。

[3] 所用仪器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部配置的美国尼通(Niton)XL3t-800手持式合金分析仪,激发源:X-ray银阳极射线管,X射线束直径:3mm,最大激发电压:50Kv,信号收集时间:30s。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