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二十三章 放低自己的态度,不应该是被逼迫出来的

枉则正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在聊之前,首先向大家更正一件事。昨天我讲刘邦的马的事,有朋友指正了,我昨天说刘邦他们出门那四匹马要不同的颜色的,结果选不出来,他只好一个颜色出去了。有朋友就说这不对,应该是天子出去的马是一个颜色的,四个马一个颜色的,当时因为刘邦穷,选不出来一个颜色的,所以出门都杂毛的。

这事是我记错了,因为我心里当时这么想的:如果这全是一个颜色的马都选不出来的话,那说明这天下的马这毛的颜色得多杂啊,这颜色得五彩缤纷啊,你才选不出来一种颜色的。实际上确实是这网友指正的对,确实是当时就想选一个颜色的马选不出来,就四匹一个颜色的马选不出来,并不是说天下的马的毛颜色多杂,而是刘邦确实是不忍心去抢夺老百姓的马,去征召老百姓的马。

因为看到文献,继续往下看才明白,像张良他们其他那些人,都坐牛车出门,他们都没有马坐了,这说明确实当时的西汉政府没有什么马。难道天下真的无马吗?打仗时候那么多骑兵去打的,为什么?是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他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您说他以天子之贵难道征不到马吗?绝对能征到的,他不忍心征老百姓的马,马要干活去的,马战争时期去打仗,平时要耕地的,所以他不忍心征召,这说明刘邦确实比较节俭,这人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这个跟大家讲一下,也是一个历史知识。

今天我们讲老子《道德经》,这句话叫“枉则正”。昨天讲的“曲则全,枉则正”,“枉”就读wang,我们说冤枉冤枉,是这么读,矫枉过正就这个枉。“枉则正”,现在的通行本是“枉则直”,可是我们看到《帛书》和副本写的都是“枉则正”,《帛书》乙本写的“枉则正”,“枉则正”这个字更加准确,比“直”更准确。“枉”当什么讲?左边木头,右边个王,当这树、木头长斜了,当斜了讲,弯曲、向斜向外弯曲,也当弯曲讲。他说你弯曲了反而能够正,这话什么意思呢?我们拿一个小苗来打比喻,它从地里刚钻出来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一个石头,怎么办?如果我就是一定要按我性子去走,顶顶顶,结果在下边盘了一圈又一圈,就顶不上那石头上,顶不出去,这时候小苗会向一侧长,弯出来、斜着长出来,出了地面以后再往上长,这就叫“枉则正”。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讲,有的时候你放弃自己名誉和地位,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样你才能走得更正,这是“枉则正”的道理。“枉则正”我们再来举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说这韩信,我们这两天就讲西汉的事。这韩信年轻时候有胯下之辱,什么叫胯下之辱呢?就当年那小伙子,还很年轻,少年时期,在街上走,挎了个剑,在外面整天学着兵法等等,结果前边就来了一群无赖少年,其中有一个是屠夫,他一看:“你看他长的那么高个,还带刀剑,他还学兵法,这人胆真大吗?肯定不行,过来过来,你过来一下”。

又说:“我看你长了这么高的个,还带着剑,但是我看你就是笨蛋一个,你胆子绝对小”。

大家就说:“你怎么说胆子小呢?”

“你要是真有本事的话,你现在拿出剑来,一剑把我刺死,如果你要是没有胆量的话,你从我胯下钻过去”。

结果文献怎么记载的?“于是信孰视之”,韩信真仔细看他来回琢磨,这事衡量很久,“孰视”就是一直来回看,最后还是低下头,跪在地上,从他胯下钻过去了。

大家就哄堂大笑,“哎呦,你看,还带着刀剑出门,还学兵法,这种人胆太小了”,就哈哈都乐。

韩信为什么这样?因为韩信认为这事不值得,我有更远大的理想,我有更远大的抱负,就这事不值得。这时我暂低头,我向我的方向接着走,如果当时韩信不这么处理,拔出剑来把他杀了,很可能自己也死了,这是犯罪,也会判死刑,也可能自己逃亡,他的命运会就此改变的。现在他能够正常的去往下走,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后统帅兵马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兵马被韩信统治,最后把项羽打败了,完成了大汉帝国奠基的作用。这件事说明什么?就是“枉则正”在我们人生中是很重要的。

大家会问了,罗老师你这两天讲了两次韩信,韩信这个时候他就知道低头,“枉则正”,到最后呢?建国以后,他开始不开心了,因为把我齐王的爵位拿走了,给我封个楚王,对我又开始采取各种的限制措施,他不开心了。这时候就经常说一些狂妄的话,比如说到樊哙家串门,人家樊哙都跪地上迎接他,樊哙是名将,出来以后说“我这辈子生在世界上,能与樊哙这样的人同伍,耻辱啊”,说这样的话,说“刘邦你带兵你带点就行了,我这多多益善,你这不行,带兵不行,”你看说话都比较大,为什么这样呢?他到最后为什么不懂得“枉则正”的道理呢?

“枉则正”有两种情势,我给大家分析下。

一种是真的被逼的,没办法,没有别的出路,必须“枉则正”,这是一种被动的“枉则正”。这种“枉则正”就是我确实杀他了我就糟糕了,逃亡什么的,逼的我宁可低头过去,但是心里非常非常憋气,这种是被逼的,没有办法的“枉则正”。

这一种“枉则正”会怎么样呢?虽然他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了,但是到最后有可能会反弹,会向相反的方向反弹,就是将来一旦有了机会了,他这种当时受的心理创伤,这种屈辱就会爆发出来,他会加倍的骄傲,所以韩信最后的表现应该有这种成分在里面。也就是说当时被逼的,结果一辈子被人说是受过胯下之辱,韩信一辈子但凡打仗,两军交战,对方就说他,“你是受过胯下之辱的匹夫等等”,一辈子背负这个,所以他心里会有创伤,会有这种反叛的心理,到最后他会变得更加狂妄,也就是朝相反方向发展,这是被逼的“枉则正”,这种“枉则正”其实并不好的。

比如说,您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反腐部门抓进去的贪官,在小的时候都特别穷,穷苦人家的。为什么?被逼的,没有钱,所以当时省吃俭用,忍了,结果通过高考最后考上名牌大学了,最后留在好单位,成才做领导干部了,到这时他心里会反弹,“我小时候那么穷,大家瞧不起我,这时候大家瞧得起我了,我要怎么样?我要为自己抬高位置,我要……”,您看这时候就变了,这时候反而会把这种自卑心理爆发出来,变成一种极高的、极度的自傲,所以这是种被动的“枉则正”,不好的。

真正的“枉则正”应该什么样呢?悟道之人的“枉则正”,就是不在乎,人家看清这事实的真相了,所谓什么名誉、地位没什么大用,这些可以放下。所以悟道的人一碰这些事情,会主动的“枉则正”,“没问题,没问题”,过了人家也忘记它,人家就没把这种事放在心上,所以是一种通透的“枉则正”,老子讲的是这种“枉则正”,并不是被逼的我实在没办法,我不从胯下走我就死了。老子要的状态是,压根没在意的事,这种小的退步没问题,小的让一步没问题,我过去了以后我也不多想,这事过去了,大家笑也没所谓,以后也平淡的生活,只去做事。这样的人到最后也会非常低调的,他不会到最后翘起尾巴来,自卑充分地暴露出来以后,变成骄傲,不会的,所以我们要求的是第二种境界。您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这是一种主动的“枉则正”,是因为看透了世界的本相,看透了整个人生发展的路径,所以人家认为这个不重要,所以这是“枉则正”。

这样的例子,有朋友昨天在留言里说,说“罗老师,你讲的都是领导者,我们生活中老百姓怎么样?”生活中这样的事多了去了。比如说,在我们生活中,我小的时候我遇到过这样的事,我们小时候物资很贫乏,谁家丢了东西,说别人偷的,那都是大事。我小时候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小朋友也是上课的时候,突然来人找他,说“有人找你,说你妈妈去世了,自杀了”。他回家里一看,他妈妈上吊自杀了,怎么回事呢?就是邻居家晾衣服,在外面晾衣服,说丢了条裤子,就赖说是她偷的这裤子,结果一委屈,就上吊了,从此这孩子一生没妈妈。您想想,这妈妈当时没想到这个孩子一生没有母亲的痛苦,当时就觉得憋气憋气,这时候如果通透一些,别人骂我怎么样都放下,无所谓的,可能过两天人裤子找到了,或者怎么怎么样,你的一生还是完美的。

比如说,有这种修行的人,日本有个故事说一个僧人、一个老方丈在寺庙里边,突然有一天他们这寺庙边上那村子里边,一个大姑娘怀孕了,大家就急了,她爸也急了,没脸,脸面都没了。所有人都去指责,“到底谁让你怀孕的?”这姑娘就哭,不说。“必须说,不说今天打死你。”这姑娘说是寺庙里的方丈,众人这一下火了,“哎呦我天,这方丈,人面兽心,平时讲佛法,现在这样”,于是来谴责他、骂他。老方丈就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大家骂吧,随便骂吧,生了孩子,把孩子抱过来就抚养,接着每天念佛。后来这姑娘过了几年,小孩渐渐长大了,姑娘良心发现,说“不是他,是村里边谁谁谁,某个渔夫”,大家一听都傻了,“我的天呐,我们误解了这个方丈了,哎呀,我们一直在怨恨他呢”,于是都来接孩子,来了把孩子接回去,向方丈道歉,方丈又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然后什么事没有,人家接着修行,这就是大境界的“枉则正”。

人家是别人骂我,根本就没在意,看清事实就是这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好在意的?所以这点纠纷不算什么,人家朝着我的方向接着走,我修行,我认为你给我带来的这个辱骂都是修行。等到大家都来夸他的时候,“您的修行真好,您怎么那么能忍呢”,人家方丈就一句话,“哦,是这样吗”,您看人把您夸的都给归零了,这是看透了世界的本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好在意的呢?这样的人只朝自己的方向去走,这叫“枉则正”。

你要在意那小纠结,你那同事有点什么纠纷,你就没完了,“我的天呐,你侮辱了我,我的天呐,这么大的侮辱我哪受的了啊”,我整天跟你干,我想法在任何工作细节上跟你干,您的工作就没法干好了,您心已经偏了,这时候怎么样?我就把这放下,无所谓,我朝着我的方向继续走,那东西我不为自己名誉去争,我绕一下走,我绕过它,我接着往前走,这是真正的智慧。

所以好多事我们绕开它,放掉它,不要在意,我们宣传中医碰过那么多骂中医的人,你要天天跟他骂,你哪有时间宣传中医呢?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医,你跟他们骂没用,所以忘掉它,看一眼,知道有这样人存在,好了,我甚至上他微信里看看他吧,平时都是很好的父亲,很好的家长,很好的工作人员,行了行了行了,完事,或者他再骂我,我给他拉黑,不跟你争吵,我接着宣传我的中医,这叫“枉则正”。我绕开他,沿着我的方向接着走,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智慧,叫“枉则正”。

如果我们知道了“枉则正”的道理,我们人生中其实会少很多纠结的,因为根本就用不着纠结,您绕开他,您管他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您接着往前走好了,您走您的,别人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这是一种智慧,所以大家要学会。

今天朋友们我们就聊到这,明天我们接着来聊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智慧了。好的,我们明天见,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这事受理了|我该如何审车

    这事市交通运输局解决了 有拍友反映: 我是跑运输的,有两个厢式货车,审理营运证时一车一个资格证,请问我两个车怎么审呀. 每日一则小故事 [胯下蒲伏]秦朝末年,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 ...

  • 韩信拜将之前并没带兵经验,为啥带兵后可战无不胜一飞冲天?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吧.当年的韩信出身平凡卑微.而为了让自己得到重用,所以他多次忍受了敌人的侮辱.不过最后他终于得到了刘邦的信任.而且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打败了项羽.所以韩信也被称为 ...

  • 曾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韩信却善待施辱之人,读懂韩信才知高明

    韩信年轻的时候,非常落魄.贫穷,不仅常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而且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辱,但是韩信常常表现得不在意,韩信的家乡有个年轻的屠户曾经侮辱过韩信,对他说:你长得非常高大,还喜欢佩戴刀剑,但你是个胆 ...

  • 让着你的人,不是欠你,不是怕你,而是……

    ♬点上方绿标听一禅第1351次和你说晚安 <增广贤文>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雨过天晴. 君子让小人,让的是理:好人让奸人,让的是心. 让你,不是欠你,是因为不想计较: 忍你,不是怕你 ...

  • 当年的韩信很勇猛是何原因让他胯下受辱不反抗!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战神,有一些战神的名号到现在大家也能熟记.比如当年刘邦的一个手下韩信,可以说他的大名,就算是不太了解历史的人,也听过他的大名.征战沙场的他成为了秦王,虽然最终他的结局并不是特别好.但 ...

  • 韩信早年混吃混喝,曾受胯下之辱,是怎么成为军事天才的?

    韩信最早跟随项梁,而且在陈胜吴广时期,项梁死了才跟项羽,项羽肯定是觉得韩信有才的,只是项羽不需要他,自己天天打胜仗还需要别人么?范增都不用还气跑了,韩信有剑肯定是没落贵族,在项羽军中也不是看门的保镖, ...

  • 『中医偏方精品』第二十三章 美容美发

    第二十三章  美容美发 一.减肥轻身 1茶消脂健美 用料 茶叶适量. 制法 沸水冲沏,待茶浓时饮用. 功效 消脂去腻,提精神.肥胖欲减肥之人,常饮有效. 2乌龙茶消脂益寿 用料 乌龙茶3克,槐角18克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本章的主题词是"为民请命". 苏轼就像一个独行侠,一个人战斗,想要改变吏治,但却失败了.他也没能让朝廷采取好预防措施,解决大饥荒.但是这一章里写到的两年,终于拨开云雾见 ...

  • 将军不容易 第二十三章 救人

    文字丨 夜雨潇潇到天明 图丨北堂文学舍 将军不容易  第二十三章 救人 不久之后,大壅军营,楚子珏下了马就匆匆忙忙抱着谢容跑向营帐,同时吩咐风澜,"去把霍老叫过来." 风澜神色微惊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成功秘密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涣 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 ...

  • 【天为谁春】第二十三章 簟纹如水玉肌凉·受困

    簟纹如水玉肌凉 "你是我命中的魔星."他专注地看着我,眸光复杂,"这法子不复杂,也不聪明,只是万不得已下下之策,稍一留意便能弥补,却为何我偏偏没想到?" 这一天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 【天为谁春】第二十三章 簟纹如水玉肌凉·控制

    簟纹如水玉肌凉 不知心里转过一个怎样的念头,一直柔顺伏在他面前的那一个少年跳了起来,冲过来抓住献茶少年的头发,啪啪直打耳光,转眼间那少年两腮破裂,血流满颊.又一瞬,被打少年忽如怒狮般跳起,将先前那少年 ...

  • 【天为谁春】第二十三章 簟纹如水玉肌凉·斗心

    簟纹如水玉肌凉 金灯琉璃乍然碎裂,千千万万点当头洒落.冰凰剑不得不半途收回,在身前划下了一道保护气流,一阵密集如雨,纷纷向外跌落开去. "当心啊."那人关切提醒,"有剧毒 ...

  • 小哥哥网恋吗?第二十三章 神秘嘉宾?

    文字丨 蔻蔻 图丨北堂文学舍 小哥哥网恋吗?  第二十三章:神秘嘉宾? "知夏,知夏,快起来啦!" 睡意朦胧中,就听得这一声,整个人被摇晃着分不清东南西北. "谁,是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