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开汤业务拓展方案

跟一位同仁交流,她说:“要让各界人士、潜在学员喝到你泡的茶,或者跟他自己泡的茶对比,……多做一些现场品鉴活动,……你的种种理论才有说服力……

要搁三年前,我会说:“看缘分吧,喝不到是没这命,理解不了是没那造化……”但如今已经学会用“相对性”思考,——别人喝不到我泡的茶,也就意味着我没这命也没那造化让大家喝到我泡的茶不是?

如此一想,就不好听之任之了……

此前我会默认开汤自带的小众性,就没太分心于它的推广与普及。基本抱持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心态。不过毕竟不是找对象、觅知己,想要成为行业的标准应用还是要“广而告之”的。

之前的情况是这样,不知从什么渠道接触到开汤理论,初看之下很新鲜,逻辑清奇颇有新意,就直奔我而来,喝到了,认可了,学习了。

还有的交流了,邀请了,我去了,感受了,认可了,埋下了种子……

但更多的人不是这样,他们看到了理论文字,最初也似是而非的认可了,但总有想不通的点与打不通的经脉,于是不得已脑补自悟以圆其说。忽然某天我的某篇文章里明确指出了某个谬误,他便坐不住了,也不看论据、论证,就愤然取关了。不说粉转黑吧,至少也粉转路人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体验过标准开汤,更不要说对比了。为此我深感遗憾与抱歉……

也有默不作声过来体验的同行,回去自然也不会做声,——因为开汤理论与其所宣扬的旧有理论相抵触、有矛盾。先不论对错于谁,这个话头人家就不好挑,这一点我很理解,对于这些人我们也保持着很好的私下交流。

当然,还有的想把开汤理论强行纳入到他的理念框架中的。汤也开了,茶也聊了,左摆右搁却总也找不到个合适的位置安插,最终只得作罢。至少他了解了开汤,我也心怀感激,相望于江湖吧。

其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了体验环节——

因为没有体验到,所以对“好喝”没有建立正确的感性认知……

因为没有体验到,所以对品饮价值不会理解得太到位……

因为没有体验到,所以对建立“开汤理论体系”的观点不是很认同……

因为没有对比,所以不知道差别有多大……

因为没有对比,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因为没有对比,所以就一直没有对比……

于是便少了一个推开一扇门的机会,更不会知道那扇门背后将是个怎样的精彩世界……

而“开汤品鉴”就是那扇门。

既然起了普渡之心,那就要走到众生中去(总爬活儿也不是个事儿)。正在草拟一个可行性方案:尽量降低费用,同时还能有理论宣讲、开汤对比、标准开汤等环节设置。具体草案如下——

费用:一行人员之差旅食宿费用。包括往返程的高铁(二等座)、飞机(经济舱)票,活动期间当地交通费,当地住宿(汉庭、如家、维也纳或同档快捷酒店),活动期间提供三餐或自行用餐后实报实销,如需在职茶师随行开汤则需相应给予误工补贴。邀请方需承担以上费用。空山不另收取活动项目内的开汤费用

环节设置——

理论宣讲环节: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开汤基础原理、品鉴原理与技术、品饮茶学概论等内容,时长1.5~2个小时,包含问答环节。观众数100人以上,根据场地人数无上限。硬件要求具备投影、麦克风、PPT翻页器。

开汤对比环节:该环节主要为“两水开汤对比”。我与对面分设两套茶席、茶器(可自带)。对面茶友先冲泡其茶品,出两水,包括我在内众人分饮。两水后我以试茶方式重新开汤对方茶品两水,包括对面茶友在内众人分饮对比。之后换下一茶友上席,依此类推。汤感对比过程中会伴有基本解读。活动时长2~3小时,对比开汤10~20款茶品。该活动需在相对封闭环境下进行。

标准开汤环节:依照“标准开汤”规范,开汤2~3款茶品,每道茶开汤5水。所有开汤茶品需提前一周交付空山处甄选试茶,确定开汤哪几款茶品。该环节也可以开汤对比方式进行,茶品主人自行冲泡或指定茶师冲泡该茶品,出5水。5水后进行“标准开汤”,出5水。过程中会伴有基本解读。

注!所有涉及冲泡开汤的品饮环节,因冲泡器容量有限,每水分茶限7~12人左右,无法实现所有人都能喝到。故设主座席2~3人,每次分茶,其他人轮席品饮。

该活动为两到三天日程,要求各环节有视频录制或可回放式直播、图片拍摄待活动结束后交付空山,该工作内容由邀请方完成。

该活动主要面向石家庄以外城市开展,邀请方可以是茶业协会、茶文化协会、茶艺协会、茶友会、品牌、代理、经销商等,总之能满足以上条件,对茶之最佳汤感抱有兴趣体验的业内外朋友都可以文末留言咨询

希望有机会能把开汤品鉴带到您的城市~~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竹影浮生”活动侧记 · 行程汇报
同仁分享:清泉石上流——北京“寧蘭教室”原創
申瑞老师
(开汤品鉴教学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