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传

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於水,努力慎之!”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汜,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锺繇,字元常,是颍川长社人,曾经和族中叔父钟瑜一起到洛阳,路上遇到看相的人,看相的人说:“这孩童有贵人之相,当应该会在水中遇难,要千万慎重!”往前行还没到十里路,过桥的时候马匹受惊,钟繇掉入水中几乎丧命。钟瑜因为看相的人说得准确,更加看重钟繇,并且给他提供费用,让他专心学习。后来钟繇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后来被三公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当时,汉皇帝在西京洛阳,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作乱,和关东地区断绝消息往来。太祖兼任衮州牧,才派遣使者上书朝廷。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地区打算自己拥立皇帝,现在曹操虽然有使者诏令,但不是他真正的想法”,商议要扣留太祖的使者,拒绝太祖沟通的心意。钟繇游说李傕、郭汜等人说:“现在天下豪杰一同起事,各自伪造诏令想要巩固统治,只有曹衮州顾念王室,如果辜负他的忠诚,那就不符合将来期望的局面。”李傕、郭汜等听从了钟繇的建议,有诚意地回复,因此太祖的使者才能顺利沟通。太祖已经多次听到荀彧称赞钟繇,又得知他劝说李傕、郭汜,更加谦虚。后来李傕挟持天子,钟繇和尚书郎韩斌一同策划。天子能顺利逃出长安,其中有钟繇的努力。后来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提升为侍中尚书仆射,一起记录前后的功劳,被封为东武亭侯。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馀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適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雠?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幹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表繇为前军师。
  当时关中地区的各位将领马腾、韩遂等人,各自聚集强大的军队互相竞争。当时太祖正在山东地区有战事,忧心关右地区的事。就上表请求让钟繇以侍中身份兼任司隶校尉,持符节督领关中地区各路军队,将后方事务托付给他,特地允许他不受等级制度的限制。钟繇到了长安,写信给马腾、韩遂等人,向他们陈说利害得失,马腾、韩遂等人各自派儿子入朝奉侍。太祖在官渡和袁绍对峙,钟繇送来两千多匹马补给军需。太祖给钟繇写信说:“收到你所送来的马匹,很好地处理了紧急情况。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了西面的忧虑,都是您的功劳啊。过去萧何镇守关中,,准备了充足的粮草满足军需,也适合说你呀。”那以后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钟繇率领诸军围困敌军,没有攻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来到河东,士兵众多。众位将领商议想放他离开,钟繇说:“袁尚势力正强盛,郭援到来,关中暗地里和他勾结,之所以没有全都背叛,只是因为顾虑我的威名罢了。如果放弃让他们离开,向他们显示了我们的软弱,当地的百姓,哪一个不是仇人?即使我们想回去,难道能够回得去吗!这就是没作战先自己败下阵来.况且郭援固执要强,一定轻视我军,如果他要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还没有渡过汾水时攻击他们,可以大获全胜。”张既劝说马腾会合攻打郭援,马腾派儿子马超率领精兵迎击郭援。郭援到了,果然轻率地要渡过汾水,众将阻止他,他没有听从。渡河还没有到一半,马腾率军攻打,大获全胜,斩杀了马援,降服了匈奴单于。这件事在《张既传》中另有记载。那以后河东卫固叛乱,和张晟、张琰及高幹等一起当了贼寇,钟繇又率领诸将讨伐并打败了他们。从天子迁到长安以来,洛阳百姓人数凋零,钟繇迁徙关中百姓,又招纳逃亡叛民来充实洛阳,几年间百姓人口数量渐渐增长。太祖征讨关中,得到民众的资助,上表让钟繇担任前军师。

  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於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锺,实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数年,坐西曹掾魏讽谋反,策罢就第。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八百户,迁太傅。繇有膝疾,拜起不便。时华歆亦以高年疾病,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是后三公有疾,遂以为故事。
  魏国建立初期,钟繇担任大理,升迁为相国。文帝还在东宫,赏赐钟繇五熟釜,并在上面刻字说:“泱泱魏氏成为汉朝的辅佐。能担任相国的只有钟繇,实在像心脏脊骨一样重要。早晚都静肃恭敬,不求安定闲适地生活。是文武百官的师长,刻在这里作为众人的表率。”几年之后,钟繇因被西曹掾魏讽谋反的事牵连,皇帝下诏免除了他的官职。文帝继位魏王,钟繇又担任大理寺卿。等到文帝登基为帝,钟繇改任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又升为太尉,转而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都是先朝名臣。文帝退朝后,对左右侍从说:“这三位,是一代伟人,后世大概很难再出现了!”明帝登基后,晋升钟繇的爵位为定陵侯,增加五百户食邑,加上之前的一共一千八百户,又提升为太傅。钟繇的膝盖有旧疾,下拜起身不方便。当时华歆也因为年事已高又身患疾病,上朝拜见时明帝都允许他们乘坐小车,并让侍卫们抬入殿中就坐。这之后三公身患疾病,都将这一做法作为旧例。

  初,太祖下令,使平议死刑可宫割者。繇以为“古之肉刑,更历圣人,宜复施行,以代死刑。”议者以为非悦民之道,遂寝。及文帝临飨群臣,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共议。”议未定,会有军事,复寝。太和中,繇上疏曰:“大魏受命,继踪虞、夏。孝文革法,不合古道。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是以继世,仍发明诏,思复古刑,为一代法。连有军事,遂未施行。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出本当右趾而入大辟者,复行此刑。书云:‘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此言尧当除蚩尤、有苗之刑,先审问於下民之有辞者也。若今蔽狱之时,讯问三槐、九棘、群吏、万民,使如孝景之令,其当弃巿,欲斩右趾者许之。其黥、劓、左趾、宫刑者,自如孝文,易以髡、笞。能有奸者,率年二十至四五十,虽斩其足,犹任生育。今天下人少于孝文之世,下计所全,岁三千人。张苍除肉刑,所杀岁以万计。臣欲复肉刑,岁生三千人。子贡问能济民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若诚行之,斯民永济。”书奏,诏曰:“太傅学优才高,留心政事,又於刑理深远。此大事,公卿群僚善共平议。”司徒王朗议,以为“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然臣之愚,犹有未合微异之意。夫五刑之属,著在科律,自有减死一等之法,不死即为减。施行已久,不待远假斧凿于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前世仁者,不忍肉刑之惨酷,是以废而不用。不用已来,历年数百。今复行之,恐所减之文未彰于万民之目,而肉刑之问已宣于寇雠之耳,非所以来远人也。今可按繇所欲轻之死罪,使减死之髡、刖。嫌其轻者,可倍其居作之岁数。内有以生易死不訾之恩,外无以刖易釱骇耳之声。”议者百馀人,与朗同者多。帝以吴、蜀未平,且寝。
  当初,太祖下令,让百官公平地商议将死刑改为宫刑的内容。钟繇认为“古代对于囚犯肉体的惩罚,经过了圣人的设立,应该再次实行,用来代替死刑。”商议的大臣认为这不是让百姓满意的办法,就搁置了。等到文帝带领朝臣主持祭典(主持朝政),下诏说“大理寺打算恢复对囚犯肉体的惩罚,这确实是圣德君主的法则。大臣们应该好好共同商议这件事。”商议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恰好有军事行动,又搁置了。太和年间,钟繇上疏说:“大魏朝承受天命,跟随虞舜、夏朝的脚步。孝文帝改革法制,不符合古代道义。先帝圣明贤德,本来就是上天允许的,三坟五典等古籍的事业,是一直流传下来的。所以陛下继承前代遗志,依然颁布明智的诏令,希望恢复古代刑罚,作为一朝的法则。但接二连三有军事行动,所以还没有实行。陛下追随太祖和文帝的遗志,惋惜砍掉犯人的脚能阻止罪恶,遗憾被判死刑的人的无辜,让大臣们明了熟习法令,和朝臣们共同商议。让本来应该被砍去右脚的却被判死刑的,恢复成斩脚的刑罚。《尚书》中说:‘帝王清楚地询问下层百姓,鳏夫寡妇对有苗氏没有怨恨的话。’这是说尧帝要废除蚩尤、有苗的酷刑,先向有怨言的百姓详细地询问。现在审理冤案的时候,查问三公、九卿、众位吏役,天下百姓,让他们像汉景帝那时的法令一样,那些应该被斩首后丢弃在街市上的人,想要改成斩掉右脚的也允许。那些被判黥、劓、斩左趾、宫等肉刑的人,就像汉文帝那时一样,改成剃去头发、鞭刑等刑罚。能有男女奸情的人,大多数是二十到四五十岁的人,即使砍掉他们的脚,还是放任他们生育。现在国家人口比汉文帝时期少,臣计算能保全下来的,每年能达到三千人。张苍废除对犯人肉体的惩罚,每年所杀掉的人数以万计。臣想要恢复肉刑,每年能让三千人活下来。子贡问能救助百姓的可以称得上是仁吗?孔子说:‘怎么会只是仁而已,一定是圣人了,尧帝 、舜帝也有做不到的时候!’又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它就来到了。’如果真的施行这一政策,百姓就能永久受益。”奏章呈上去以后,明帝下诏说:“太傅学识渊博,才德高尚,注意朝政,又在律法上见识深远。这样的大事,大臣百官们要好好地一同公正讨论。”司徒王朗参与商讨,认为“钟繇想要减少死刑的律法条文,增加肉体刑罚的数量,这就是让躺着的人竖起来,将尸体转为活人了。但臣愚陋,依然有和这一建议不相合的稍稍不同的意见。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都记录在 律法条文中,其中自然有减死罪一等的规定,没有被判死刑就是减罪了。这样实行已经很久了,不用等从远处拿来刑具对犯人施行肉刑,然后才有比死罪降一等的办法。前朝历代的仁德之人,对肉刑的惨绝残酷不忍心,所以才废止不用。从不施行到现在,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现在又重新施行,恐怕减轻刑罚的条文还没有办法在百姓眼前,而我们施行肉刑的质问已经传到敌寇耳中,这不是招揽远处的百姓的办法。现在可以按照钟繇想要减轻的死罪条例,将死刑减轻为髡刑、刖刑。如果觉得这样惩罚太轻的,可以加倍增加他们做劳役的期限。对内有用活命代替死刑的不可估量的恩德,对外也没有用斩脚代替脚镣的让人惊骇的议论。”参与商讨的有上百人,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王朗相同。明帝因为东吴、西蜀还没有平定,暂且搁置了这件事。

  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吊,谥曰成侯。子毓嗣。初,文帝分毓户邑,封繇弟演及子劭、孙豫列侯。
  太和四年(230),钟繇逝世。明帝穿着素服前去吊唁,封钟繇谥号为成侯。钟繇的儿子钟毓承袭爵位。当初,文帝给钟毓分封食邑,封钟繇的弟弟钟演和钟演的儿子钟劭、孙子钟豫为列侯。

  毓字稚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风。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毓上疏曰:“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於关中之费,所损非一。且盛暑行师,诗人所重,实非至尊动轫之时也。”迁黄门侍郎。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昌偪狭,於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曼延,民罢劳役。毓谏,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於农。”事遂施行。正始中,为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爽方欲增兵,毓与书曰:“窃以为庙胜之策,不临矢石;王者之兵,有征无战。诚以干戚可以服有苗,退舍足以纳原寇,不必纵吴汉于江关,骋韩信於井陉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惟公侯详之!”爽无功而还。后以失爽意,徙侍中,出为魏郡太守。爽既诛,入为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听君父已没,臣子得为理谤,及士为侯,其妻不复配嫁,毓所创也。
  钟毓字稚叔。十四岁的时候就做了散骑侍郎,机智敏捷,从容谈笑,有父亲钟繇的风范。太和初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包围祁山,明帝想要出军西征,钟毓上奏说:“计谋贵在能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功勋崇尚能在军营中完成,不走下殿堂,却能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陛下应该在中原地区镇守,作为各地军队威势的援助。现在大军西征,虽然有百倍的威势,但对于关中地区的耗费,不是只有一点而已。况且盛夏进军,《诗经》的作者都持慎重的态度,这实在不是陛下亲自征伐的时节。”钟毓被提升为黄门侍郎。当时洛阳大力修建宫殿,皇帝离开洛阳到许昌,全国的官员都到许昌去朝见皇帝。许昌地方狭小,就在城南搭盖毡房作为宫殿,并准备了各种游艺陈设施,老百姓服劳役很疲惫。钟毓上疏劝谏,认为:“各地不时发生水旱灾害,国库空虚,像这样修建的事宜,可等到丰收年头。”他又上疏说 “应恢复开垦关中荒地的措施,让老百姓尽力于农耕。”他的建议都实行了。正始年间,他任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在盛夏时节发兵征伐蜀国,蜀军坚守,曹爽的军队无法前进。曹爽正要增兵,钟毓给他写信说:“我认为高明的决策,不会在枪林弹雨中强攻;天子的军队出兵征伐,不会有交战的时候。就像大禹挥舞干戚可以征服有苗,晋文公退避三舍足以降服楚军,而不必像汉光武帝派吴汉赴江关破敌,也不必象汉王刘邦那样,派韩信去井陉击破赵军。形势有利,可以前进,形势不利,应知难而退,这是自古以来的办法。希望您仔细考虑!”结果曹爽是无功而回。后来因为失去曹爽的信任钟毓被降职为侍中,又出京担任魏郡太守。曹爽谋反被杀,钟毓调回京师,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

  正元中,毋丘俭、文钦反,毓持节至扬、豫州班行赦令,告谕士民,还为尚书。诸葛诞反,大将军司马文王议自诣寿春讨诞。会吴大将孙壹率众降,或以为“吴新有衅,必不能复出军。东兵已多,可须后问”。毓以为“夫论事料敌,当以己度人。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大将军曰:“善。”遂将毓行。淮南既平,为青州刺史,加后将军,迁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又转都督荆州。景元四年薨,追赠车骑将军,谥曰惠侯。子骏嗣。毓弟会,自有传。
  正元年中,毋丘俭、文钦反叛,钟毓持符节到扬州、豫州颁布赦免令,告知百姓,回朝后担任尚书。诸葛诞造反,大将军司马昭商议是否需要自己到寿春亲征诸葛涎。当时吴大将孙壹率众投降,有人认为“吴国正在内乱,必不会再出军援助诸葛诞。朝廷留在东边的军队已经很多,可以等待后来的消息。”钟毓认为“研究事情估计敌情,应该从敌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诸葛诞把淮南之地都投降吴国,而孙壹归降,但他带来的人口还不到一千,士兵不到三百。这对吴国来说不算什么大的损耗,如果寿春的围困不能解决,吴国内乱已经停止,不能肯定吴国一定不出兵。”大将军说:“说得对。”于是带领钟毓亲率大军出发。淮南平定之后,钟毓担任青州刺史,加任后将军,升迁督领徐州各项军事,授予,后来又转去督领荆州。景元四年病死,追赠车骑将军,谥号是惠侯。他的儿子钟骏承继他的爵位。钟毓的弟弟钟会,有他自己的传记。

(0)

相关推荐

  • 《三国志·卫觊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也.少夙成,以才学称.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茂陵令.尚书郎.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至长安,道路不通,觊不得进,遂留镇关中.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 ...

  • 北魏分裂(五)东西并立

    彻底灭掉尔朱氏后,高欢遥制朝政引起洛阳的宗室贵族和高层很大不满,侍中斛斯椿经常与南阳王宝炬.武卫将军元毗.王思政一道悄悄劝孝武帝除掉高欢,舍人元士弼又告诉孝武帝,说高欢对皇帝颁下的诏书不恭不敬,孝武帝 ...

  • 《钟繇传》:我有三宝,钟毓、钟会和书法!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25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钟繇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钟繇(音 ...

  • 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传《王羲之行书临...

    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传<王羲之行书临钟繇千字文>是一件传世有名的墨迹,为历代收藏家所宝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虽非王羲之真迹,但作为保留王字形貌遗韵的早期 临写本,在书 ...

  • 《真.三国志》| 荀攸传——钟繇老头,我还等着你为我写传记呢!

    这是<真.三国志>第 02 篇文章 今天来说荀攸 荀攸,字公达,颍川人,名门望族.是荀彧的侄子,虽说是侄子辈,但是年龄却比狗狗大. 很早的时候,荀攸的父母双亲就去世了,所以是个可怜的娃娃. ...

  • 祖传圣方

    道道偏方 公众号 祖传秘方:年久糖尿病根治圣方麦门冬汤 秘方:麦门冬(去心)茅根.瓜蒌根.石膏各60g,芦根.炙甘草各30g.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先以水适量,加小麦30g,竹叶10片,生姜3片, ...

  • 祖传神方33则, 救人无数, 值得珍藏

    祖传神方33则, 救人无数, 值得珍藏

  • 刘墉传

    刘墉,字崇如,乾隆十六年进士,自编修再迁侍讲.二十年,统勋得罪,并夺墉官下狱,事解,赏编修,督安徽学政.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督江苏学政,疏言府县吏自瞻顾,畏刁民,畏生监,兼畏吏胥,阘冘怠玩. ...

  • “百年西泠•金石传薪”西泠印社社藏“时代印记”篆刻作品展欣赏(五)

    编者按 西泠印社自创立至今,已有118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诸多时代浪潮中,印社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犹留存着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革之气息 ...

  • 祖传妙招调睡眠,只要搓三个部位即可轻松入睡

    祖传妙招调睡眠,只要搓三个部位即可轻松入睡

  • 立鱼峰,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地方

    柳州市立鱼峰景区位于柳州市柳江南岸,由鱼峰山.马鞍山两山之间的小龙潭组成,占地面积278公顷,是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主,集自然山水.历史.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我在柳州当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