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一篇作文要“死”多少次?
一篇作文要“死”多少次
文/陆生作
三年级学生给我看一篇现场童话作文,《蚯蚓的故事》。他写了没几分钟,就开始在作文纸上涂鸦了。
一天,一只鸟在散步,它去觅食。
它到马路上,发现一条正在扭动的蚯蚓,这是它第一次见到小蚯蚓。忽然,它发现它居然没有眼睛!小鸟问它:“你为什么没有眼睛?”蚯蚓说:“某只虾问我要眼睛,说用完还给我。我现在要用,想让它还给我,所以我去找它。谁知迷了路。”小鸟说:“我带你去。”小蚯蚓说:“真的吗?太棒了!”谁知小鸟将它带回巢穴吃了。
真是一条悲催的蚯蚓。
三年级写这样,达标了。兵法都用上了,就是没有开灯,“狠”了点。
我问:“为什么要将蚯蚓吃掉呢?能不能不把蚯蚓写死?”
他答:“不能。因为小鸟是出来觅食的。”他还特意指了指“一天,一只鸟在散步,它去觅食”这句话。这叫照应,很好,也说明这位学生是认真思考的。但,我总觉得不要轻易把故事的人物“写死”。死了,一了百了,何况这蚯蚓还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呢!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一般都不那么容易死掉。
我又问:“小鸟说,我带你去。可不可以写它真的带蚯蚓去找虾了?”我把“谁知小鸟将它带回巢穴吃了”这句话划掉了。
可他坚持:“小鸟不会带蚯蚓去的啊,它是出来觅食的。”一旁的同学笑他:“这是童话啊,你怎么不明白呀?”他也不在乎,笑嘻嘻的。三年级的学生这么坚持自己的想法,固然有它好的地方,但是,平时科普的东西看多了,思维慢慢固话了,离童话世界越来越远了。是不是也挺可怕的?
我再问:“现实生活中,小鸟真的不会带蚯蚓去。那它们还不会说话呢,故事中,你怎么写它们说话了?”
他还是笑嘻嘻的。
我继续问:“小鸟是出来觅食的,可它饿着肚子,去帮助蚯蚓,是不是感人一点?”
他点点头,拿起铅笔,接着往下写,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
我一看,哎呀妈呀,这回蚯蚓又被写死了,还是淹死的。
小鸟将它带到河边,恰好虾就在那儿。蚯蚓让它还眼睛,但虾不能上岸,就让蚯蚓下来。结果蚯蚓淹死了。
我有点郁闷:“怎么蚯蚓又死掉了?能不能不死啊?”
他解释:“蚯蚓不会游泳啊,肯定要淹死的。”
我感觉“遇上对手”了,划掉了“结果蚯蚓淹死了”这句话。他还是笑嘻嘻的,随便补上一句“蚯蚓得到了眼睛。”
我打勾了事。我本可以继续跟他“纠缠”下去的,但,大家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嘛,这一回合就打个平手,到此结束吧,以免他产生反感,等以后再调教吧。所以,最后故事的版本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鸟在散步,它去觅食。
它到马路上,发现一条正在扭动的蚯蚓,这是它第一次见到小蚯蚓。忽然,它发现它居然没有眼睛!小鸟问它:“你为什么没有眼睛?”蚯蚓说:“某只虾问我要眼睛,说用完还给我。我现在要用,想让它还给我,所以我去找它。谁知迷了路。”小鸟说:“我带你去。”小蚯蚓说:“真的吗?太棒了!”
小鸟将它带到河边,恰好虾就在那儿。蚯蚓让它还眼睛,但虾不能上岸,就让蚯蚓下来。蚯蚓得到了眼睛。
主角不死,这并不仅仅为了“善良”“感动”“立意”“载道”“教化”之类,文章总该载道的,也是让故事多一点故事。更重要的是,我想告诉学生,对“死”有一点感情,有一点敬畏,有一点不舍,不要轻轻松松、随随便便让一个笔下的人物死掉——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不要故意去踩死路边辛劳的蚂蚁。但这些话,我不会说给三年级的学生听,我就自己心里想想,有个尺寸,我只问学生:“能不能不把它写死啊?”他们回答“能”就好了。
作文一写就写死的情况,小学生很常见,“吃掉了”“摔死了”“打死了”……
在初中生、高中生的作文中也很常见,似乎不死,就不够悲催。一定得死了人,才是个新闻,才能引起轰动。这样写作文不大好。干吗一搞就搞到“极致”呢?!每每看到这样的参赛作文,我似乎总听见作者在对评委叫嚣:“写死了总好了吧,还不感人,还不给我得奖?”
另,张秋生有一首诗,《“死”了十二次》。这可以是作文中的细处问题,也该注意。
在校园的篱笆下,
有两个小朋友在说话——
一个说:
昨天晚上,
爸爸送我一副军棋,
我高兴死了。
一个说:
前天夜里,
有只老鼠爬上床,
把我吓死了。
一个说:
今天的算术测验,
我别想得到好成绩,
题目难得要死。
一个说:
这几道题目,
正巧我都复习过,
简直容易得要死。
一个说:
我有本连环画,
真是好看的要死。
一个说:
我有盒巧克力,
真是好吃的要死……
两个人谈话不到十分钟,
已经整整“死”了十二次。
有什么办法能不“死”呢?
还是请他们多学会一点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