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奇人:初建忠和《初氏五积万用方》

初建忠(又名初五积)中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

师承于著名中医大家,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

全球华人总会古法诊疗专家 《初氏五积万用方》创始人

专长擅长:一体多病综合征、慢病、疑难杂症等。

初氏苦心专研曾经民间流传甚广的传世经方《五积散》,对原方剂型、剂量及用法做了较大改动,确立了以调节脾胃为轴线,以现代人饮食过度导致脾胃大伤痰重湿重为基点的立方思想。历经数年临床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在《五积散》的基础上独创《初氏五积万用方》。综观全方,结构严密,实为综合的大复方。万病一方、变化百端,执一方可驭万,左右皆可逢源。

《初氏五积万用方》遵循一气周流、龙虎回环的整体思想能科学、有效同时治多种疾病,调理内分泌,平衡阴阳,补充元气,启动机体自愈能力从而逐渐康复。

初建忠医生认为人体病症的特征大致认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十年代前以虚症居多,一个是八十年代后以实证居多。八十年代以前,一个补中益气汤可以横行天下,那个时期粮食歉收,吃不饱、穿不暖,稍微补益一下,身体立即壮实,诸病多由虚作怪。这并不是补中益气汤多么神通广大,能愈百病,而是这些疾病大都是中气亏虚导致,补中益气汤把中气补上来了,病症也就随之而去。八十年代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富裕营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也随之改善,医院数量猛增,但还是人山人海到处都在排队就医,以前医学水平不这么发达的时候,医院里也没有这么多的病人。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患病人数不减反增?原因就是八十年代后营养过剩等原因导致各类实证越来越多。
第一是营养过剩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过度肥腻、中医讲“肥甘厚味”,加上食物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激素,这些大量的有害物质在人体中堆积,诱发了各种各样的疾。
第二个是缺乏锻炼以前的社会不劳动就吃不上饭,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八十年代以后大部分的人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这样的工作方式就使得平时的运动量大大减少,所以现在人们的体质普遍有瘀滞,身体容易有积聚,血脉经络容易被各类痰湿瘀血壅堵。我们见过13岁长脂肪肝的小孩,还有12岁得糖尿病的小孩,10岁得高血压的小孩。这不是个案不容得我们不去重视!
第三是环境污染如今的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电子辐射等污染越来越多,比如雾霾人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呼吸系统、心脏、血管等多个部位都会都到影响。
第四是睡眠不好生活中熬夜的人如今也是非常常见了,熬夜五脏六腑不能得以休息和修复。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细菌、病毒找上门来,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的寿命和健康,有60%是取决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说,身处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临床上用药思路较之过去大不相同,平时真正开补药的时候要少,大部分药要针对实证要多开疏通气血、化痰消积、活血化瘀、通肠导浊的药物。这就是我们应该多选用五积散原因。
千古名方——五积散。五积散初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简称《局方》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方主治气积、血积、痰积、食积、寒积五种病邪的郁积,医以五积散命名,本方由多个方剂组合而成,堪称是大方。用治各类积滞实证,运用非常广泛。五积散在民间有“一付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之说,可见五积散其疗效令人赞叹。专门给“毛主席和周总理”诊病的“蒲辅周”老先生就善用此方,那为何五积散能够为蒲老赏识喜用呢?
《五积散》原方: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90g。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180g,苍术(米泔浸、去皮)720g,干姜120g,桔梗(去芦头)360g,厚朴(去粗皮)120g。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功用: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消积。原方麻姜桂药性峻烈,又是散剂,后世不敢用不会用而逐渐淡化了,《五积散》失去了曾经的辉煌。
初建忠苦心专研曾经民间流传甚广的传世经方《五积散》,对原方剂型、剂量及用法做了较大改动,确立了以调节脾胃为轴线,以现代人饮食过度导致脾胃大伤痰重湿重为基点的立方思想。历经数年临床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在《五积散》的基础上独创《初氏五积万用方》
综观全方,结构严密,实为综合的大复方。万病一方、变化百端,执一方可驭万,左右皆可逢源。大道至简、简而能全的《初氏五积万用方》经过上万例的临床验证,可谓是“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覆杯而愈”。
初氏五积万用基础方: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甘草9g,生姜6-9g,苍术9g,厚朴9g,麻黄6-9g,白芷9g,干姜9g,肉桂6-9g,当归9g,芍药12g,川芎6-9g,桔梗9g,枳壳9g。
初氏五积万用方方解:
1、湿积(祛湿)方中重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为平胃散,功擅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消湿积。
2、痰积(化痰)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为二陈汤,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
3、寒积(祛寒)方中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以散外寒;干姜、肉桂辛热温里以祛里寒。
4、血积(活血)方中当归、芍药、川芎活血化瘀止痛,以化血积(四物汤去地黄,简称三物汤)。
5、气积(理气)方中桔梗、枳壳二药配伍,一升一降,一宣一散,升降气机,理气宽胸,善行气积(张锡纯善用的对药)。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散寒温里、气血痰湿并行之功,使脾运复健,气机通畅,痰消湿化,血脉调和,诸症得解。
《初氏五积万用方》具有解表温里,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消积之功效。主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
《初氏五积万用方》药物虽广,但主辅分明,药量均稳,投之便效。
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不可单纯着眼于局部病灶而要进行整体的全局的观察,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大,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表现数症并见、虚实夹杂,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病机主次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五积老师:初建忠谈“视网膜静 脉周围炎”,它又称青年型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性疾病。临 床表现: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性,男性患者高达97.6%,视网 膜静脉周围炎,易复发,病程长,多为双眼。初起时眼前有炊 烟样黑影飘动,随即呈红视。如出血过多,则视力突然减退, 严重者仅存光感。玻璃体大出血一般可吸收,能恢复视力,如 反复出血可引起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还可继发视网膜脱离。
本病可能与结核感染有关,也就是说西医认为病因不清。中医怎 么看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在中医此病属“视瞻昏渺”等范畴 。
一般分型:浊邪上犯、气滞血郁、肝肾不足、心脾两虚、肝经 血热、肾阴亏耗等。
初氏五积万用方理论认为:“一气周流、龙 虎回环”上述等病机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交叉错杂,互为影响 。如单纯按传统分型辩证治疗,收效甚微。故应予以初氏五积 万用方加减化裁治疗。
初氏五积万用方合生蒲黄汤加减化裁: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生甘草9g苍术9g厚朴9g生地15丹皮9当归9 g赤芍12g川芎6g桔梗9g枳壳9g生蒲黄18g旱莲草18g藕节18g丹参12g郁金9g荆芥炭12g栀子9g。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个方子非常好用,可以说眼出血的第一方源自《眼科六经法要》中的生蒲黄 汤,功效:滋阴降火,化瘀止血。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热 迫血溢。简单一点说主治血分有热,眼底出血,视物不清,视 力减退。我用五积万用方合生蒲黄汤加减化裁,治疗几十例内外眼出血、玻璃体混浊、青光眼等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