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入围复试,请赶紧联系导师!若不当回事,读研三年会很痛苦

因为这段时期情况特殊,不少地区或院校延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至2月20日之后。虽然很多考研生还无法查阅到自己的初试成绩,但相当多的考研生是很清楚自己有没有机会入围复试的,他们对自己的实力了如指掌;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已经在进行着全面而认真地复习,为可能到来的复试做着充分的准备。
不管有没有提前做准备,只要确定入围了复试,就不要忘记做一件事:尽快与导师建立联系,不然三年研究生哭着读。
先来看一个没有及时联系导师导致读研很痛苦的案例:
某“双一流”高校研二学生,当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以较高的初试成绩被录取,可他没有提前与导师联系,被随机分配给了一位老师。那位老师是一位老先生,既带硕士研究生,又带博士研究生,但他本身没有博士学历。加上很快就要退休,他导师所在的课题组科研氛围很差,导师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感觉非常难受。
没有什么课题也就罢了,他的导师又没什么资源,还不喜欢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这位研二学生现在急得要命,因为他的论文至今仍没有眉目。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他后悔至极,读研这段时间,他天天都想哭。
案例中的研二学生,别说能学到什么大本领,就是顺利混到毕业估计都会有些吃力。这显然是每位考研生都不愿遇到的,所以考研生应提前与导师建立联系。但要说明的是,与导师建立联系不是普遍撒网,而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并与他(她)做合适的沟通。
那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
首先,要对自己的考研动机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虽然每年动不动就是几百万考研生,但大家报考研究生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有些考生考研是想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成就,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有些考生考研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看的文凭,让自己“增值”,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有些考生考研是因为职业发展受限,寄望于读研来拓展自己的事业发展空间;有些考生报考研究生则完全是为了躲避就业。
想在学术领域取得成就的考研生,就尽量物色一个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有较好专业研究背景的“名导师”;只想“混文凭”的考研生,就尽量物色一个对学术要求不高但很关心学生的导师,跟着这些导师或许学不到什么大本领,却一定不会在你读研期间给你“找麻烦”,没有特殊情况,基本都会让你顺利毕业。
其次,多渠道了解。如果报考的是本校研究生,可以与辅导员或其他平时有过交流的授课老师沟通下,了解该专业导师的人品和学术能力。同时可以与本校读研的学兄学姐们交流下,看看他们对导师有什么样的评价。
若报考的是外校研究生,就在复试前通过该校官网查询导师们的职称、年龄、学术成就、领域影响力等信息,再通过网络社区或论坛了解他们的声誉。如果能接触到该校的学兄学姐,也请向他们请教一下。必要时,可以与本校相关专业老师交流下,听听他们对外校同专业导师的意见。
只有经过多方了解和仔细甄别,才能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导师。那么,选择好合适的导师后,该如何进行合适的沟通呢?
如果能通过自己熟悉的老师、朋友或学兄学姐获得导师的联系方式当然最好,若没有那样的资源,我们就应尝试着通过公开信息(学校网站、讲座信息、课题研究信息等)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也可以通过某些社交平台获得该导师的联系方式。这些方式通常比较容易得到导师的电子邮箱地址。
就算很幸运地获得了导师的电话号码,也不要冒昧地给导师打电话,建议先发邮件。在邮件中详细地介绍自己的性别、年龄,就读的学校、专业,自己的专业成绩、考研成绩(最好附上图片或截图),以及自己曾经做过的相关研究等。如果有毕业论文,请一并附上(写得不好就算了)。邮件内容简洁明了,所有信息罗列清晰,不要刻意炫示自己的某项优点,言语低调,尊重对方。
倘若发出去的邮件长时间得不到回复,就必须要进行电话沟通了。不过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早上八点之前,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晚上九点之后都尽量不要打电话。
电话或电子邮件沟通后,若导师明确表示欢迎加入,可以再次询问下该做哪些准备,然后根据该导师的建议进行相关准备,但不要过多过频地联系导师。
导师对研究生来说太重要了,他(她)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未来的事业发展,因此,请尽快与导师建立联系,不能不当回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