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苏轼)与广西合浦的历史渊源
吃过东坡肉,逛过东坡亭,踏过东坡井,却不知道苏东坡与合浦的历史渊源。
苏东坡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东坡晚年被贬官降职到岭南七年之久,许多人不知道苏东坡曾在合浦生活过两个多月,合浦宽厚的胸怀、淳朴的民风、以诚相待的人文环境给了他一个安抚心灵的港湾,从而写下了一段让后人传颂的佳话。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6月17日,已经65岁的苏轼告别“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海南儋州北归,月底开始渡海,
有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胜平生。
到雷州又作《夜雨重宿兴廉院》:
《夜雨重宿兴廉院》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扁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苏轼携幼儿苏过及仆人,离儋州歇雷州到廉州,一路下来很不顺利,暴雨倾泻、洪水涌涨,桥也坏了、天气阴晦。过白石山(今合浦山口)有“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之叹。为此在他到廉州时写了《书合浦舟行》追记这趟艰辛路途:
予自海康适合浦,遭连日大雨,桥梁尽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以西皆涨水,无复桥般。或劝乘蜓舟并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无月。旅宿大海中,天水相接,疏星满天。起坐四顾大息,吾何数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过于在旁酣睡,呼不应。所撰《易》、《书》、《论语》皆以自随,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丧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合浦故郡是南珠的故乡,苏东坡素所仰慕的地方,“合浦珠还”的神话传说早已风靡于世。在海南,苏轼早就想到这天涯海角的尽头,缅怀孟尝太守的遗风。
苏轼到了廉州,太守张左藏及士人邓拟、刘几仲等人招待了他,风景优美的邓拟园林长春亭,便是他当时驻足之处。长春亭在城内东北碧波湖的一个小洲之上,四周垂柳成荫,百鸟啭鸣。湖上菱荷亭亭玉立,菱茨满湖,东道主张左藏、刘几仲、邓拟常在长春亭宴请苏东坡,宾主相得甚欢。苏东坡看到合浦山辉川媚,确是一个富庶之地,总算了却了游览珍珠之乡的夙愿。
苏东坡在廉州住了两个月左右,将要去永州任职了。庚辰8月22日,正值秋高气爽,碧波湖中,秋荷摇曳,分外多姿。张左藏、刘几仲、邓拟等人设宴饯别苏东坡于清乐轩,宾主举杯无限惆怅。席间忽闻远处传来笙萧之声,袅袅动人,坐客惊叹。这笙萧之声,似白云传来,抑扬往返,谛听之,知是缾笙,东坡于是即席作《缸笙诗》:
《缾笙诗》
孤云吟风细冷冷,独茧长缫文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缾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不久,朝廷任命东坡为舒州团练副使,临时行前夕,还写了《留别廉州张左藏》:
《留别廉州张左藏》
编颧以苜猪,瑾塗以塗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载宗资。
庚辰8月29日东坡离开合浦那天,张左藏和刘几仲等人,在滔滔南去的南流江畔送别东坡,真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张左藏等人和东坡短短的相会中结下了深厚友情,东坡乘木筏沿南流江而上,经博白,过玉林到藤县,9月底经梧州北归。从此,苏东坡多年来的流放生活才告结束,重新获得了自由。
合浦东坡井)
东坡在廉州居住了两个月左右,在合浦写下了许多掷地有金石声,闪闪发光的诗篇,这对千百年来合浦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后人为纪念苏东坡和这段历史,便在清乐轩的故址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并命名为“东坡亭”。
合浦东坡亭
信息来源:合浦发布 编辑:陈仕优
作者:青年周刊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47f3ebabe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