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寇侵占山西与河南后,为什么没有渡过黄河侵略陕西?
文|三将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在仅三周的时间里便迅速侵占了平津地区,之后其野心膨胀,更是从关外、国内频繁调兵,一路沿平汉路、津浦路南下,试图把战火烧到整个华北平原。
为了给华北的中国军队作战减轻压力,南京政权虽然在上海一带策划会战,牵制了一部分日本海陆军精锐,甚至改变了日寇的主攻方向。可是,即便如此,黄河以北的抗战形势仍不容乐观,1937年11月,山西省会太原陷落,而后,日军一路南侵,接连占领临汾、运城等晋南城市,由忻口战场撤出的国民党军队在卫立煌统帅下,随即转战中条山区,并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阵地,而同一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主力,则在忻口血战后陆续化整为零,分散进入敌后大片土地上,积极在敌人控制薄弱的乡镇地带组织起抗日政权和自卫武装,来壮大自己,消灭敌人。
抗战初期急转直下的形势,让许多位于内陆的省份很快变成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带的陕西省,便是其中之一。在整个抗战期间,陕西(延安)不仅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还是当时国民政府在西北的战略要地,战争时期来自苏联等国家的军事援助,都要经此转运,输送至抗战前线,所以陕西在抗战中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也正是如此,日寇为了摧毁陕西的抗战基地,曾不断出动飞机越过黄河,进行轰炸扫射,给陕西军民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不过,占领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片土地的日寇,并未进一步西渡黄河,向西北渗透,而是把大量军队运往南方,从战争发展的角度来看,日寇当时已经占领了与陕西相邻省份的大片土地,而且敌军在河南战场也暂时占有一定优势,为什么却没有进一步入侵陕西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
首先,造成日寇未能进攻陕西的第一个原因,是侵华日军力量有限,在抗战前期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国南方,也就是夺取南昌、武汉和长沙等华中大城市之上。而在后期,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夺取战争所急需的石油与橡胶等资源,东京方面不得已将重心转向争夺美英荷在亚太的殖民地。这种战略措置,极大限制了日寇在华北,乃至于对黄河以西的用兵规模。
日方在武汉会战之前,一直误以为只要占领长江中游的政治、经济中心,就能促使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政权退回到谈判桌上,因此在沿长江西进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武汉会战中的中国机枪手)
为了尽快夺取素有"九省通衢、华中枢纽"的武汉三镇,迫使重庆当局屈服于其兵锋。日本将当时的海陆军精锐四十余万都集中于此处,而这便必然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日方在其他地区兵力捉襟见肘,仅能适当防御,而无法同时发动进攻。
结果,日方想错了,在湖北和江西战场,中方以伤亡35—40万人的代价,给予日寇沉重打击。据中方估计,在武汉,日军伤亡也达到了20万人左右。到这场会战结束之时,日方虽以疲敝之师草草攻占了武汉,但依然未能捕捉到中国军队的主力,更谈不上全歼,抗战由此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此后,日寇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继续向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带用兵,试图掠取粮食等战争物资,于是便有了后来"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鄂北会战"等大仗。而日军对于湖南省会长沙的进攻,更达到了四次之多。至于1944年夏侵华日军的"一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把目标放在打通湘桂和粤汉铁路,更反映出是侵华日军战略重心在中国南部,而不是包括陕西在内的西北一带。
(豫湘桂战役中的日军坦克)
不过,这些战争在1944年以前,大多以日方失败而告终,这一方面是由于战区的国民党军在南岳军事会议后,吸取以往作战的经验教训,逐渐调整了以往死板的阵地战的模式,改之以尽可能保存战略预备队,诱敌深入,然后从敌两翼或后方进兵,以达到全歼敌人的战略。第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的常德保卫战等均是此军事思想的体现。而也正是如此,日寇在1940—1943年中的大规模入侵,不但很难巩固对城镇的占领,往往还伤兵损将,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英对日宣战,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联合舰队于中途岛海战败北,航母主力损失大半。为了支撑颓势,日寇不得不谨慎出击,同时又从本土与中国战场调兵前往太平洋各大岛屿驻防,以抵御美军可能的反攻。这样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自然更削弱了其在华的兵力投入,也相对减轻了长江中游国民党军的作战压力。
第二,虽说美英盟友的加入让中国战场的形势多少出现了可喜的逆转,可是在1942年之前,也就是日方还未和美国彻底撕破脸的时候,日寇为什么没能在进攻长沙等城市同时,分头进攻中国西北地区呢?原因其实也不难猜测,那就是陕西外围的国共部队的积极防御,牵制了日寇南下或西进的进攻。
在当时,进攻陕西大致有三条路径,一为从内蒙古西部(即绥远)迂回进入陕北,但是此方案风险极大,因为陕北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日寇即便占领了,补给匮乏的残酷现实也会让他们不战自退,更何况傅作义将军领导下的晋绥军主力活跃于此,更不会让日寇轻易得手。
(傅作义将军,左一)
第二条路径,就是从河南西部突破,进入陕西境内,这对于敌人来说,也是一步险棋。因为相邻豫西的中条山区是1941年夏以前国民党军在黄河北部的主要阵地,此处屯集着数十万重兵,打退了日伪军多次重兵进犯,从晋南方向牵制着日寇,使其难以轻举妄动。而河南的国民党军,又以胡宗南、汤恩伯和刘峙等中央军精锐为主,兵员和装备相对充足,所以日寇由此进兵阻力也不小。
最后,还有第三条路径,那就是由山西强渡黄河,攻打陕西。但这一方案也很快搁浅,因为八路军在敌后的主动出击,打乱了其军事部署,也暴露了日伪在沦陷区统治的虚弱。
在1940年初,当时中共的情报人员曾分析认为,华北侵华日军的频繁调动,是为了进攻陕西,好切断西北与西南的联络(事后证明仍然是对中国南方用兵),因此,彭德怀和左权将军指挥下的八路军正规部队近40万人,同华北地区的地方武装、民兵相配合,发动了以交通破袭战为主的"百团大战",试图一方面打破敌人利用纵横相连的交通线进行殖民统治的"囚笼政策",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次作战展现抗日决心,避免敌人觊觎黄河以西。
(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部队)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敌后交通破袭战,据统计,从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反扫荡",被我军破坏的铁路累计长度达474公里,被挖断公路则多达1500公里。在战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扒铁轨、烧枕木。炸毁桥梁和电站。同时还抓住机会,在娘子关和武乡以东的关家垴等处给予孤军深入的日伪军以重创,前后收复了三十多座县城,战果颇大。
为了修复被破坏而瘫痪的交通系统,日寇花了一月多时间方才勉强完成。这次"百团大战"给日寇造成震动极大,根据地军民的袭扰,不但让华北地区的敌军机动部队因战区交通的阻塞和混乱,难以迅速支援长江流域等战区的入侵,还迫使侵华日军高层又从其他战场调兵回援,以巩固其在华北的统治。
对于被游击战搞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来说,稳住华北的局面尚且不足,又何谈西侵陕西呢?所以十四年抗战中造成日寇始终无法染及陕西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日寇实力不足与中国军民的坚持抵抗。贪心不足蛇吞象,此言不虚矣。
参考文献:
《彭德怀自述》,解放军出版社
王辅《日本侵华战争》,辽宁人民出版社
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战时军队(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