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康德在《纯粹理性...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背后,康德是在问: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这也是传统的认识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康德说,当我们要讨论“真理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有两个预设的前提:一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二是,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意思是说,传统的认识论讨论真理的时候,其实默认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现象背后,有一些更本质的规律、法则和真理,但是康德说,真的有吗?
在传统的认识论中,确认一个知识是真理的评估标准是,“真理符合论”,也就是“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意思是说,一个所谓的真理,就是要符合一切客观事实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真理的话,它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生效的,也符合所有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康德洞察到,我们对真理有误解,我们对真理的评估标准出了问题。康德认为,我们制定了“判断是否为真理的标准”,但是,判断这个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就这样无限往后推的话,最后就需要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这个“绝对的标准”或者康德所说的标准参考的“对象”存在吗?
康德说,我们对真理的评判存在一个循环论证的错误。事实和真理的定义往往是相互依赖的。当我们问“什么是真理”的时候,常常会回答,“真的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而当被问到“什么是事实”的时,我们又会说“事实就是它符合某个真理”。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所以问题是:我们用事实去定义真理,又用真理去检验事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康德认为,传统的认识论中存在循环论证的嫌疑,是因为我们的视角出问题了。假设我们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苹果。传统思维认为,人是主动的,苹果是被动的,或者说苹果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是“人看到了这个苹果”。但康德说,其实应该反过来理解,应该是,这个物体被我们感知到了,且又刚好符合我们思维里面“苹果”这个概念,所以,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苹果”。
为什么是被动感知到了呢?外界的光线通过苹果表面反射,然后这些光波刺激到了我们的眼球,我们的眼睛将这些“刺激”通过大脑翻译成了“苹果”这样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完全可以说,人是被动的,不是人认知到了这个事物,而是外界有一个信息传递给我们大脑,它们符合我们的某个认知。这种视角的转换,正是康德的哲学称之为“哥白尼式革命”的原因。
康德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进行了转换,传统的方式认为,事物本身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人类运用感性或者理性能力去认识它们;但是,康德说正好反过来,其实人类的认知能力才是中心,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外界事物的反馈。比如苹果真的是“红色”吗?其实对不同光波感受不一样的动物看来,苹果可能是“灰色”,甚至都没有“颜色”这个概念。
“苹果”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眼前这个东西,真的就是“苹果”本身吗?其实也不是,因为苹果这个概念只适用于人类的认知。所以说,其实在人类和这个真实的世界之间,有一层“屏幕”,或者说,我们永远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让我们无法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身”,即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事物本来的样子。从科学上讲,因为人眼所能感知到的光波波长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并不是苹果这个“物自体”的全部,只是我们人眼能感知的光波范围内的物体。康德说,我们永远无法认识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们都是透过“概念+直觉”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表象,概念来源于人类的创造,直觉来源于人类的感官,但其实都是有局限的感官系统。一切似乎都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或者说在思维里构建出来的。
康德把这种思维方法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他说,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而哥白尼说,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们要么重视经验,认为我们感官体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要么重视理性,认为外部的感官世界都是源自我们的思想和意识。这两种理念都是以某个事物为中心。康德对纯粹理性和纯粹经验的思想都进行了质疑、批判和调和。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的思维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是我们在思维中构造了一个自认为的“现实世界”。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因此,有了康德的著名论断和证据:人为自然界立法。这个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而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就像我们戴上一副绿色的眼镜,那么你看到的世界都是绿色的,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世界就是绿色的。我们眼睛里的绿色世界,代表的是,我们感官世界的经验,而这个绿色眼镜,可理解为理性的部分偏好。所以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理性中有一些偏好会影响我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