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太平路后,陈友谅大军直逼应天府,且看朱元璋如何逆风翻盘

骁勇善战的赵普胜因疑见戮后,陈友谅便图谋夺回池州。朱元璋察觉后,派常遇春赴池州与徐达共同防御,并指示他们留五千人守城,派一万人在九华山下设伏,待陈友谅兵临城下,城上扬旗鸣鼓,伏兵出击,断其后路,然后城中出兵对其首尾夹击,定能一举将其击败。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陈友谅的军队果然气势汹汹而来,徐达、常遇春依计行事,大获全胜。

没有攻下池州,陈友谅转而进攻太平路。同年闰五月,陈友谅亲率水军,绕过池州,猛攻太平路。朱元璋安排在太平路的守将是花云、朱文逊等人,他们率领城内三千守军,拼力死战,朱文逊战死。陈友谅连攻三日,没有得手,于是把巨舰停泊在城西南,令士兵从船尾,攀援而上,进入城内。花云奋力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被擒,怒骂不已,仍挣脱抵抗,被射死,时年三十九岁。

花云,怀远人,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体形高大,面黑如铁,骁勇过人。

朱文逊是朱元璋的养子。

太平路是应天府的一面屏障,挟持徐寿辉攻下太平路,陈友谅信心倍增,认为称帝的时机已到。几天后,军队进驻采石,陈友谅派人将徐寿辉杀害。

徐寿辉死后,陈友谅便迫不及待地在采石五通庙登基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仍任命邹普胜为太师,骁将张定边被封为太尉,群臣排列在江岸仓促行礼,不料却赶上天降大雨,礼服都被淋湿,登基仪式草草结束。

有人因此断定,陈友谅将来难成大业。

登基之日遇上瓢泼大雨,不知陈友谅此时作何感想。

赵普胜因疑见戮后,其部将张志雄率众归降朱元璋。

听闻陈友谅弑主自立的消息,天完将领明玉珍十分愤怒,“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明史·列传·陈友谅》),于是令莫仁寿领兵镇守夔关,与陈友谅断绝往来。

陈友谅弑主自立,他如何向部众解释其行为的合理性?没有恰当的解释,是否会令军心不稳?

当说不出令部众信服的理由进行解释,也不想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解释的时候,也许最务实的做法可能莫过于转移注意力。

几天后,陈友谅亲率十倍于朱元璋的舟师,大举东下,派人约张士诚一起发兵应天府。

陈友谅水军优势明显,不仅人数是朱元璋的十倍,拥有一百多条巨舰和几百条战船,而且部下水上骁将甚多,水战作战经验丰富。

此外,陈友谅处于朱元璋的上游,依靠水流优势,顺流而下发动进攻比溯江而上要省力得多,同时张士诚占据浙西等地,朱元璋夹在中间,“一有警报,首尾牵制”(《明太祖实录》),处境十分艰难。

尽管有诸多弱点和劣势,朱元璋和他的谋士刘伯温还是能从中找到一线生机,最终逆风翻盘。

朱元璋深知自己的缺点和弱势所在,早在几个月前便开始筹谋对策。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三月,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府。刘伯温认为,陈友谅野心勃勃,是最危险的对手,朱元璋应集中力量,先对付陈友谅,“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明史·列传·刘基》)。

对朱元璋来说,虽然陈友谅是块硬骨头,但是不管这块骨头多硬,都得设法啃下去,否则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谋定而动,理出基本思路,未雨绸缪,便能在危险真的来临时,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陈友谅大军来犯的消息传来,应天府的诸多官员惊慌失措,有人主降,有人建议退守钟山以图谋再起,有人建议先收复太平路以牵制陈友谅,还有人建议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陈友谅。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如何在大军压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对众人的建议进行准确的分析,如何及时确定最佳的应敌之策,这些无不考验着朱元璋的智慧。

朱元璋把刘伯温请进密室,询问对策。刘伯温认为,“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朱元璋听后豁然开朗。陈友谅位于上游,而且水军数量是朱元璋的十倍,硬碰硬地正面对打,恐难取胜,风险极大。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诱敌深入,设伏歼灭。

为诱使陈友谅中计,朱元璋做了周密安排,最终在龙湾击败陈友谅,大获全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