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聚焦 | 纸媒副总编投身数据行业,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017年6月14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范洪涛办理完离职创业手续,加盟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副总裁。近几年,不管纸媒如何唱红内容经济,现实的闷棍总是一次次甩在脸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由头,残酷的现实还在路上,今天木铎考研教研组的学长学姐借此,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老生常谈,但每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到底如何生存?

焦点梳理

单纯看这位总编离职,他能说明什么,不就是报业集团的总编么,可能90%的学弟学妹并不能看到什么有用的讯息。所以,要弄清副总编范洪涛转身数据行业,还必须要知道为何他有这样的影响力?

 这位副局级副总编是正宗的音乐达人

首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根正苗红。《长江日报》于1949年5月23日创刊,报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办。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成立后,为华中局(中南局)机关报兼武汉市委和湖北省委的机关报。2002年6月20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文批准组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辖9家报刊,是名副其实的厅局级单位,也就是说这位辞职的副总编“范洪涛”在仕途上当属“副(厅)局级”,理论上是相当于一位副市长。所以说,在事业稳定期突然转身数据行业,在很多人看来,是需要魄力的。

其次,这位副总编有着常人不一样的经历,她本是音乐出身,做过音乐教师,在国内传媒圈中,范洪涛属于“网红总编辑”那一类。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音乐学院当过几年老师,唱歌迷人,但鲜有媒体同行知晓这段经历;从其履职经历看,生涯颇为传奇,并非新闻科班出身却做起了文化记者;先后主持过武汉晚报文教新闻部、经济新闻部,以武汉晚报发行部主任、长报集团发行总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卖了8年报纸;听从调遣,以集团党办主任之职从事行政管理;意外受命,担纲武汉晨报总编辑。虽然他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但专注新闻业务,获过包括4项中国新闻奖在内的60多项全国、省、市年度新闻奖。

这样的媒介从业经历,毅然瞄准数据行业,与其感到疑惑,不如去深扒一下他的清博大数据公司。

 清博大数据是什么公司?

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原名新媒体指数)是一家大数据科技公司,业务涵盖数据分析、竞品分析、智力支持、品牌监测等。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拥有新媒体第三方评估平台,由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提供学术支持。团中央等部委,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万达、海尔等大型企业,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公司的部分新媒体运营以清博新媒体指数为评价标准;公司为新华社、孔子学院、海尔、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单位和机构提供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测服务。

在大数据行业,如果你知道美国硅谷的 Palantir,那你就很容易发现,无论从技术、创新、资源以及客户构成等哪方面,清博大数据无疑都是中国版的 Palantir(美国硅谷大数据公司,估值高达200亿美金,曾在反恐态势严峻时期,通过掌握的庞大数据库与美国军方搜集到的情报建立联系,成功抓获本·拉登)。

清博指数由清华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提供学术支持,其首席荣誉学术顾问清华大学沈阳教授称:“媒介大数据是一座商业和学术富矿,清博大数据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初步基础,相信只要围绕用户需求,前瞻未来发展,苦练产品内功,就必能为大数据生态系统提供智能服务。”

知识点链接

 纸媒发展的问题与转型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面临的问题

1、纸媒的内容生产主体地位受到冲击。(传统“内容为王”遭质疑)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新闻资讯”。所以,对于新闻资讯功能突出的传统纸媒来说,受到的冲击尤其大。“84%的城市居民表示社交媒体对他们的报纸阅读行为有影响,其中,41%的受众表示几乎不再阅读纸质报纸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报纸必须占领移动终端,“内容为王”实际上已经是自我安慰,优质的内容必须占领平台和渠道才可能进入受众的视野”。

2、技术进步带来传播模式的革新。互联网的本质是链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介化。而媒体之所称之为媒体恰恰就因为它是信息中介。互联网去中心化、免费化的渠道,与报纸的精英化生产、收费渠道有天然冲突。去纸化阅读日渐盛行,渠道严重失灵是目前纸媒遇到的最大问题。目前纸媒的矛盾并不是说有没有优质的内容,而是说即便有优质的内容,也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

3、广告客户流失。纸媒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广告呈断崖式下滑,“二次销售”模式难以为继。报纸广告的大跌,在过去,传统报纸因其具有的传播面广、渗透力强、权威性高等优势,成为广告客户提升自身知名度、美誉度的理想载体,尽管它具有难以追踪广告到达率和销售转化率的缺陷。然而,近年来报纸受众的转场让报纸失去了既有优势,广告客户更为青睐形式多样、费用低廉、可交互、可实现精准营销的在线广告。商业广告投放的转场,从根本上撼动了传统纸媒的盈利模式。

4、大量传媒人才转型。传统纸媒培养了大批专业媒体人士,他们接受了大量职业培训,在新闻采访、写作、发稿等各个环节处处彰显着新闻专业主义。新媒体的出现,大量传统媒体人才转型,专业化的新媒体人才滚雪球叠加,让传统媒体所谓的人才优势不再。他们不仅要应对行业内部的竞争,还要关注来自行业之外的新媒体从业者的挑战。移动互联时代,使得媒体资源不再稀缺,业余人士拥有了媒体接近权和使用权,甚至是属于个人的自媒体,专业媒体人队伍受到挑战。

5、新媒体平台优势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占领平台就是占领资源。就在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受阻,转型步履维艰的时候,新媒体平台井喷发展,优势逐步加大。导致传统媒体受众资源分流严重。新旧媒体鸿沟加大,传统媒体转型困难。

二、纸质媒体转型路径初探

(一)用平台集中资源和优势,用定制服务创造新的需求(平台、定制服务、用户体验)

尽快抢占技术制高点,采用HTML5技术开发集聚式的移动客户端,能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友好的用户体验,尤其是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今后必将被大量应用于多媒体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网络游戏等,这个特点将使网站或应用程序获得更多点击量,从而带来潜在效益。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密切跟踪新技术发展潮流,借助最适合的技术、设备与传播介质、材料,依靠高端精致的制作引导用户发现需求,进而创造新的细分市场。

(二)寻找适合传统媒体的社交平台雏形(平台)要实现传播平台的社交属性,根本要求就是“有用”且“好玩”。

社交网站的实名或准实名、黏性高等特点都将为新闻信息的内容传播及未来实现赢利创造有利条件。技术上不占优势、市场感知(尤其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感知)能力不足,限制了传统媒体开发社交产品的可行性。然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也构建了一些与用户较为松散的联系,这种弱联系若能按照社交网站的特性进一步发展,未必不能构建起独特的社交网络。传统媒体应在旗下所有产品和业务中仔细筛选出用户群庞大且忠诚、实名或准实名、用户关键需求明确、用户间有沟通或互动需求、现实关系网络化虚拟化可行且成本可控、易于向主流社交平台扩展、细分市场门槛较高、与整体品牌和机构形象契合度较高的项目,以此为雏形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交平台,继而衍生出“有用”且“好玩”的网络社区。

(三)将公民媒体新闻采集手段融合到传统媒体的互动体系中(公民新闻、增强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采集并传播新闻,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第一手新闻报道,催生了公民新闻和公民媒体。传统媒体在设计构建新闻信息移动采编系统时,不应只针对本机构采编人员或仅扩展至社会上其他专业人员,也应为蓬勃发展的公民媒体乃至网民个体提供开放、友好的互通界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公民媒体等新闻信息采集手段。

(四)将新兴媒体建设与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协同(加强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度,强化舆论引导)

传统媒体应在传统渠道和社交网站上同时塑造更为强势的整合平台,加强重大新闻、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在舆论引导方面,可尝试通过新媒体进行议程设置,但须强调贴近网络传播实际的因势利导。在国际传播方面,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在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培育国际传播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人群。

(五)探索清晰模式,实现持续赢利(利用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内容质量,通过打造新媒体平台或与其它媒体平台合作,实现利润创收。)

新兴传播渠道的兴盛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开阔了思路。在先进技术引领下的新媒体产品将会实现较高的利润。传统媒体运营新媒体产品,不应只将传统的内容整体平移到新的传播载体上,但新媒体产品归根结底还是会受到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巨大作用。新兴渠道的传播与消费方式未来可能层出不穷,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传统媒体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传统媒体应以实现新媒体产品赢利为重要指向,不断提高内容质量,通过战略伙伴关系或市场机制与先进研发机构及私营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并自主掌控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新媒体产品品牌,通过反向营销、事件营销、广告发布、与运营商流量分成、定制服务等多种手段,形成可持续的赢利。

 数据新闻成为纸媒转型的支撑

一、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

1、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新闻业不断适应当下信息环境变化不断探索而孕育出的新成果。简单地说就是数据驱动的报道,具体来讲是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一般是“获取数据(getting data)一分析数据(analysis data)一数据可视化(visualizing data)”,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经过分析和可视化后形成精彩的新闻故事,数据的公共价值由此体现。(数据新闻的定义)

2、与精确新闻学比较,二者都强调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精确新闻学中数据往往是当作支撑观点和判断的论据,即用数据来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而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叙事方式,数据往往就是新闻的本体。数据新闻把庞杂的数据通过“显而易见”、丰富多彩的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建构数据的意义,每个人可以独立地去理解它,结构化、开放式数据让用户可以个性化地再加工,甚至很多数据新闻案例用户己经参与到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另外一个更加显著的区别在于二者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己经不再是一个量级’。

3、总的来说,数据新闻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技术方法上,都在精确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新闻的基础上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在某种程度上,数据新闻是对当下传统新闻业务流程和媒体组织结构的深层次再造,它要求新的新闻思维、新的新闻叙事、新的技术能力等等。尽管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在目标和技术上可能没有绝对的区别,但“数据新闻”这个标签的出现还是标志着新闻报道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数据新闻根植于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为数据新闻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可以说数据新闻是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升级版”。

 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修正

1、数据新闻弥补传统新闻宏观叙事的小足。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叙事注重细节的捕捉,擅长微观的表达,力求“见微知著”。传统新闻中也不乏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报道或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描述,但偏主观的文字始终缺乏一种新闻的力度,即记者面对中观、宏观报道时总感觉缺乏可以充分掌握的新闻事实,这导致传统新闻宏观叙事能力的不足。数据新闻正好弥补了传统新闻中观、宏观叙事的不足,驱动数据新闻的大数据优势正在于它的宏观解释力。我们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假设传统新闻擅长的是个案深访,数据新闻则是大规模抽样调查,甚至是普查。所以,数据新闻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客观数据,对事物和现象做充分而客观的中宏观报道。

2、数据新闻改变以文字为中心的传统新闻叙工方式。数据新闻交互的可视化传播方式是数据新闻最关注的一点。首先从理论上讲,交互的可视化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以文字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在过往的新闻理论中,文字始终是新闻的中心和三体,即使有图片、数据,也是为文字叙事做辅助,在数据新闻中,数据成为新闻的主体,也是叙事语言,一样是一种新闻叙事,只是在特定的新闻主题上用巧妙的可视化方式能取得比文字更好的叙事效果让用户更容易认知复杂的情境。

 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大数据支撑改革,传统媒体业务向新媒体拓展。 “内容为王,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可以说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进军大数据产业,而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也被看作是未来提升传统媒体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对读者和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和掌握,实现信息和受众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之间的智能化匹配。

2、信息爆炸时代,大数据有利于强化新闻真实性。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是以人工生产为主导的,数据新闻并非是之前精确新闻或者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的一种延伸,而是在数据量的积累、挖掘的过程中,能够生成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实现一种质的变化。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是铁的法则。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的手段、科学的方法,为受众更加接近于真实、客观的新闻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3、传统新闻记者实现一才多能。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本身的技术素养也需提升。在数据生产过程汇总中,大多媒体人对于简单的数据获取,数据的清洗,数据的分析、挖掘以至于最后生成的技术,完全是一无所知,这也是造成传统新闻改革迟缓的原因。所以,未来的传媒行业,媒体从业者既需要有扎实的采访写作能力,又需要具备使用新媒介工具,实现多样化传播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