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 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理论
核心概念辨析
◆媒介即讯息并非是字面上的含混意思,而是说我们过去认为是讯息(内容)的传播产生了“效果”——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但实际上是媒介形式本身在产生“效果”或影响,媒介形式的变革导致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行为发生变革,乃至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革。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改变我们过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加速并扩大人们的功能”,即新的媒介导致我们在感知、思考与行为上引入了新的“尺度”、新的“速度”和新的“模式”。
比如,原始人以5种感官媒介(嗅、触、听、视、味)整合与均衡地直接感知世界,他们以此种感知“尺度”进行思维和行动。
但不同的科技媒介使我们各种感官开始不均衡地发挥功能,由此导致我们思维、行为的“尺度、速度、模式”等经验特征的变革,社会结构也因此而发生变革。
印刷媒介扩大了人的感知时空特别是空间,但印刷媒介着重强化了视觉感官,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序列的和逻辑的,并使思考与感情分离。在人类行为上,印刷媒介隐含了个体化的接受模式,促成了个人价值观念,使人际关系疏离,划分了私人与公共领域以及各种知识学科,并导致等级和专业性的精英文化产生。在社会层面上,印刷媒介使人的感知空间扩展,导致大的民族文化圈连接,由此民族国家产生。
◆电视媒介又不同,它重新强调几种感官的整合功能:视觉、听觉和触觉,恢复印刷媒介所毁坏的感官比例平衡,它所产生的思维是非线性的、非连续的、重叠或并列的、直觉性的,是类比思维而非因果逻辑思维。电子媒介使社会各种分化的领域在全球层面上从纵向和横向上“内爆”而重新汇聚与混合,同时可能将我们从单个的民族国家变成一个地球村,人类将“重新部落化”。电子媒介由此又重构了人们思维与行为的“尺度、速度、模式”,也重构了时间和空间。
历年真题梳理
◆ 简答:媒介即讯息理论及其内涵?(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 简答: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2016年厦门大学真题)
◆ 名词解释:媒介即讯息?(2015年上海交大真题)
◆ 简答:以电灯和报纸为例论述媒介即讯息的含义?(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真题)
◆ 简答:请说出你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 媒介即讯息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表征--胡巾煌
◆ 管窥传播研究的第三视野再读媒介即讯息--王正非
◆ 对媒介即讯息的再审视--徐凌
◆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范龙
◆ 以媒介即讯息的视角看社会化互联网产品的价值--田翔
注:论文都是针对知识点和历年真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学弟学妹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仔细研读,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