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地茄子”,7080后的零食,钙含量是牛奶5倍,见到采些

我国的自然资源很是丰富,山林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植株,大家很难能叫得上名字,不过正是这些奇怪的植株,装扮了山林的独特景象。而对农民来说,山林中很多野生植株都有食用价值,野果子、野菜都比较多,但需要有专业的人指导才能采摘。今天要说的这种植株,它的名字叫地菍,相信很多人都吃过它的野果子。
一、特性
地菍是一种匍匐状的小灌木,其枝条通常在10-30cm,茎秆匍匐生长,且分节比较多,一长就是一大群,叶片呈现椭圆形或卵形,花瓣为淡紫色或紫红色,在每年的5-7月份就会迎来花期,开出来的花瓣颜值很高,呈现紫红色,看上去很是秀丽淡雅,观赏性比较强。
地菍在开花后就会长出果实,其果子起初是绿色,之后就会变成粉红色、紫色,观赏性比较高,成熟了后就会呈现出黑紫色。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多见,比如说两广、两湖、云贵川、福建、浙江等地,在1250米海拔以下的草丛中、山林中很是常见。
对7080后农村娃来说,对地菍这种野果子应该会十分喜欢,毕竟它的食用口感太美味,就连3岁孩子吃了后都会难忘,每到暑假时果实成熟,农村娃总会天天跑到山林上,盼望着能够多采摘一些。毕竟当时农村也没什么零食,而地菍就成为大家消遣食用的果子。
地菍的生长力很是顽强,在酸性的土壤中相比更多见,在石头缝隙内也能很好的开花生长,可以很好的耐贫瘠、耐寒、耐旱,且长势很快,它也被当成是固土防风的植株,可很好的避免水土流失。而它在花果期观赏性高,如今不少地方也进行了人工化的绿化种植,公园里、绿化道里、花园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二、价值
地菍果实为球状,大小为0.5-1.5cm,每年的7-9月份就能缓慢成熟,熟了后果皮就会呈现出紫红色,果肉比较酸甜可口,其汁水比较多,可当成天然的红色素原料。
不过在过去,很少会有人注意地菍的存在,毕竟它通常是在草丛里、荒地里生长,且植株比较矮,没太多人关注,不过如今它的价值被更多的人所注意到,除了有食用价值外,它也是一种药材,对于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它的营养成分也非常多,还原糖占总糖成分的96.34%,维C成分和梨子、香蕉差不多,其中也包含16种氨基酸成分,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它的钙钾磷等成分比较多见,因“高钾低钠”,可促进酸碱平衡。它的钙质多达7328.4mg/kg,为牛奶的5倍,可当成一种天然的补钙类食品。
当然,它不仅能直接品尝食用,也可提炼出天然色素,没有什么毒副成分,且色价为190,还有果香味,在酸性状态下颜色更为鲜丽,如今也用于食品领域,比如说冷饮、糖果等的着色,成本比较低,形状稳定。
如果大家出门时看到这种野果子,那就一定别错过。不过如今的地菍越来越少,很多人也进行了人工种植,大家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