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陈晓华 ‖ 镇里村庄——中滩堡
陈晓华
阳光灿烂的初夏时节,映秀四山林木葱郁,山花绽放枝头;山下的中滩堡村,整洁宽阔的街道两侧,新崭崭的二至三层“别墅”楼与“公寓”楼鳞次栉比;数百家商户已开张营业,楼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店里生意红红火火……行走在中滩堡大道上,再也看不到地震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到到处都有村民的笑脸,到处都有勃勃的生机!
记得震后公路还没抢通,我们为陪同国家科考团队到地震灾区收集震害资料,翻山涉水来到映秀,位于中滩堡一带的旧城尚属“封冻区”,地震科考者与游人严禁入内。我们站在二台山上,看到变电站内的设施全部震毁,高压铁塔拧成了麻花;山下中滩堡城区,房屋或倾斜或坍塌,满目疮痍,一片废墟!
短短三年过去,灾后新建的中滩堡村舍民居,与青山绿水和谐共邻。蓝天白云下,凸显浓郁的羌民族风貌特色和民族地域风情。村庄新布局,村落新规划,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映秀镇里村庄——中滩堡村的崭新景象,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镇村发展之路。
在我的记忆里,震前的中滩堡村,二台山脚,小河边上,土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时常能看到农人牵着牛,扛着犁,抑或挑着肥下地劳作的身影。一湾绿水的卧龙河,从村边蜿蜒而下直达岷江,滋润着小河边的一片良田。小河边特别诱人,岸边垂柳依依,河中流水悠悠,林中蝉鸣鸟叫,田野彩蝶纷飞。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即便过往的行人,也常常停下匆匆的脚步,或涉水解暑,或捧水消渴。春夏时节,山腰坡地,河边田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柳树下不时传来村姑们戏水的嬉笑声,给人以田园风光之美感。
村里富裕的人家,在村头村尾开起修车店,为路过映秀的车辆卸轮、加气、补胎;也有在新华书店、供销社、映秀电厂附近开旅馆、酒店、茶园、美容美发、歌厅、舞厅等服务业的,可人数不多。毕竟他们还有土地要耕作,最多也只能算作半农半商。但大多数中滩堡村人还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我的印象里,乡下就是乡下,城市就是城市。那时的中滩堡村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喂猪喂牛,养鸡养鸭,环境卫生可想而知。
地震后,中滩堡村凤凰涅檠,矗立在中滩堡大道两边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无比的信心和力量。浴火重生的中滩堡村迎来更新更大的发展商机!
我们从中滩堡大道步行到映秀综合市场,又顺滨河路(映月路)缓缓漫步,听到的是老百姓夸中滩堡村:“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咱们老百姓”。看到的是老百姓住上了漂亮的“别墅”或“公寓”式新房和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今天的中滩堡村人,做生意的做生意,开茶楼的开茶楼,开旅馆的开旅馆,茶馆酒楼,旅社、小卖铺,美容美发、歌厅、舞厅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游人往来穿梭,红红火火,应接不暇。即使不做生意的人家,也都有房屋出租,家庭收入亦很可观。入夜,华灯初上,小河边歌厅舞厅,霓虹闪烁,歌声阵阵;饭馆酒楼,食客盈门,猜拳声声。笔者有时在想,这要是按过去以经济地位划分阶级成分的话,中滩堡村老实巴交的失地农民岂不都成了收租吃饭的剥削阶级?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如今的中滩堡村的农民早已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了。他们当起了经商大老板、二老板(翘脚老板),有的人家还在家添置起健身器具,诸如拉力器、跑步机等,以弥补不再下田劳作减少的活动量。
在重建家园中,他们感受到了无疆大爱,得到了八方援助,同时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熠熠闪光。感恩奋进是中滩堡村人、映秀镇人、汶川县人特殊的精神力量。今日映秀大地,震中汶川,处处涌动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子弟兵、感恩全国人民的浓浓深情,感恩广东东莞人民的无私援建。把汶川人民的感恩之情谱写在了《因为有你》的歌曲里,镌刻在灾区人民的心坎上。
一排排充满浓郁羌民族风格的二三层别墅式小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青翠、绚烂的花木点缀在楼宇之间和一尘不染的街道两旁,映衬着中滩堡村人家家户户楼房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亮丽。
在中滩堡村两委会,我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里学清,他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中滩堡村的惨状仍历历在目,沿街的房屋被夷为平地、家园变成了废墟,137名同胞在地震中遇难,800余群众不同程度的受伤,全村群众痛失家园,昔日秀丽的群山和清澈的岷江更是一片狼藉。但是,中滩堡村人没有屈服、没有停滞,他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爱下,在广东人民的倾心相助下,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把一个更新、更美的中滩堡村,浴火重生的新映秀,呈现给全国人民。
看着中滩堡村一座座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羌碉,素雅崭新的民居,白石兀立的房顶,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络绎不绝的游人,那是中滩堡村人的美丽诉说!那是中滩堡村人生机活力的呈现!幸福与美好明天的昭示!
徜徉在中滩堡村,哪里还有一点山区农村的模样,哪里还见得着“农二哥”牵牛扛犁下地劳作的影子?哦!中滩堡村人,没有了土地,不再是以种地为生的“农二哥”,如今都成了商人,中滩堡也成了映秀镇里一个经商致富的村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