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痘形

痘疮从颧骨上起者。曰当颧痘。朗朗不妨。稠密者危。 在口两角出者。曰监门痘。后必成水泡及泻。 下颐先出。曰脱须痘。浆虽充灌。终属危候。 痘出红活光泽。粗细一匀者。曰石痘。吉。 手足四肢皆有。惟身少者。曰四腕痘。凶吉相半。若身面皆无者不治。 通身皆有。足心无者。曰无根痘。须看周身多少。少者吉。多者凶。 上身少。下体多者。曰逆痘。凶。

上身多。下体少者。曰顺痘。吉。 上下有而中间少。或两胁多而腹上无。腿上不起者。曰两节痘。危。此证当从虚治。 胸前独多。曰瞒心痘。多凶。加渴泻者不治。 两腰每边一个紫大者。或皆紫黑如蚤咬者。及未出先见腰痛者。曰折腰痘。五日死。 初报点五七粒成丛。数十处皆然者。曰梅花痘。起肿必达成一片平塌。若有赠痘光泽如珠者。吉。赠痘亦平塌枯滞者。凶。 报点周时即痂。复又报点。如是数番。名九焦痘。可治。若当额地角颧骨心胸背手耳后。有一二个黑陷者。亦曰九焦。不治。 痘粗肥而娇红色艳。不能结实。名晃痘。不可因其好看而妄断为吉。急宜调补脾气。否则为溏泻痒塌之患。 痘出而顶有皱纹者。曰椒皮痘。或纹如茱萸者。皆不治。 痘出红润而中心少有黑点者。曰茱萸痘。为血热。可治。 中黑陷而四围灰白者。曰陷顶痘。九日死。 初出状如蚊蚤所啮。三日后反不见者。曰反关痘。五日死。 痘起黑陷。或紫黑中有血疔者。曰紫疔痘。七日死。 痘疮中有紫黑疔。生于 上。太阳当心者。曰黑疔痘。三日死。 痘黑而光泽者。曰贼痘。有背部与当颧监门。及拘腮锁口。俱用银针挑破。以珍珠散涂之。初起疮色淡紫成片。曰紫云痘。十日死。 痘未出时先惊搐。曰先惊痘。不必治惊。痘出自愈。若出而复没。虽少而不起发者。难治。若已出而发惊者。曰逆惊痘。不治。 痘起稠密无缝。紫黑成片而发搐者。曰惊搐痘。不出六日死。痘出虽有缝。粒密而色昏者。曰数臾痘。不治。 痘出不圆不起。顶红根白者。曰顶红痘。不治。 痘空处有云头红色者。名夹斑痘。治之而斑退痘起者吉。否则凶。 痘空处细密有头粒者。曰夹疹痘。痘稀而疹先退者轻。痘密而疹不退者重。

痘出大便秘结。而痘疮朗朗红活者。曰关门痘。不妨。 痘疮不成脓。而内泻痢者。曰伏阴痘。治宜温里。痘疮红润。而引饮渴不止。及狂言 妄者。曰向阳痘。治当凉解。 痘疮正出。而胸膈高肿。内不宽者。曰结胸痘。下之生。迟则死。 周身皆收靥脱痂。巅顶一粒紫大不收者。曰鹤顶痘。二十日外。必发惊而死。亦有周身痂脱。正额一粒溃而不敛。至月余作痒。破出臭脓。声哑闷乱而死者。有周身痂脱。头上一粒不敛。至四七日忽痒甚出蛆。声哑闷乱而死。皆鹤顶之类也。 有收靥脱痂之后。忽身发火热。旧靥愈处。重出一番。痘竦囊聚。肿痛愈加者。曰 杌痘。此毒蓄营卫。急宜凉血解毒。当慎风寒。节饮食。否则。必毒邪攻迫。腹胀溃烂。阴阳不分而死。 痘皮薄破烂者。曰湿痘。大剂补脾燥湿。间有生者。切禁黄 。以其反助表湿也。 痘一出如豆壳水泡。兼腹泻不止。曰水患痘。不治。 痘起胀而与肉齐平。虽有黄浆。根血紫滞者。曰板黄痘。亦名延日痘。虽痂尽脱。而日渐枯涸。延至月余多死。 痘四围平塌阔薄。中间一点色白而点者。曰 窠痘。必死。 痘出数粒面丛。平塌不起者。曰 痘。治之起发分颗者吉。

否则凶。初起发时。疮头便带白浆者。曰疫痘。不治。 痘点见于下颐。或耳下眉心。若白头如。渐干枯倒陷者。曰白闷痘。三四日死。若报点如丹。渐干焦紫黑者。曰紫闷痘。五六日死。

若喘胀衄血便血者。曰紧闷痘。二三日死。 痘周身皆白。内空壳一联者。曰蛇壳痘。难治。若变臭者可治。 痘疮至浆来而溃烂。臭不可闻者。曰臭痘。无妨。臭而裂者。为外剥。不治。 痘稠密不能起发灌浆。六七日间。忽泻脓血者。曰泻浆痘。此证多有生者。虽危不妨。 痘初起时光泽。至四五日反不起而伏陷。将发虚寒者。曰伏陷痘。急当扶里为主。 痘虽起发灌浆。浆未足而忽然干靥者。曰倒 痘。多危。 痘出既红。忽然变白。更加寒颤切牙者。曰寒颤痘。急当助表养血。亦须防过十二十四朝。方可无事。 若先出红泽。适遇妇人经事所触。而变灰白色者。曰血厌痘。急觅月月红花或茎叶。煎汤调紫草茸末一钱匙。入酒酿服之。缓则难救。

(0)

相关推荐

  • 痘疮脓浆不满

    [处方]大雄鸡1只(要3年以上者). [功能主治]痘疮脓浆不满. [用法用量]上将好酒1杯炖温,次刺鸡冠血数点,滴入杯中和匀,仍炖温服,服后燥痛无妨.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 《张氏医通》痘疹余毒证

    痘疮入眼.其痘疮初生.眼闭不开.眼上即有痘疮.点在黑暗上者.急取益母草煎汤熏洗.日三度.更以鳝血点之.忌口及夜啼.乳母亦忌口.须痘疮痊可.其眼渐开.眼中之痘亦愈矣.初起痘疮入眼.决明散.密蒙散.痘疮入 ...

  • 《张氏医通》钱氏痘疹论

    小儿在胎时.食母五脏血秽.生后其毒当出.故痘疹所发.皆五脏之液.肝水泡.其色青小. 肺脓泡.色白而大.心为斑.其色赤小.脾为疹.其色赤黄.疮疹欲出.五脏证具.惟肾无候.但耳凉尻冷是也.疮疹出时.辨视轻 ...

  • 《张氏医通》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小儿疮疹.大抵与伤寒相似.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嗽喘痰涎.始发之时.有因伤风伤寒而得.有因时气传染而得.有因伤食呕吐而得.有因跌扑惊恐瘀血而得.或为窜眼惊搐如风状.或口舌咽 ...

  • 《张氏医通》薛立斋痘疹大要

    痘疹大要.与痈疽治法无异.宜辨表里虚实寒热.盖表虚而用发表之剂.轻则斑烂.重则不能起发而死.里实而用托里之剂.轻则患痘毒.重则喘急腹胀而死.里虚而用疏导之剂.轻则难以灌脓结痂.重则不能结靥落靥而死.治 ...

  • 《张氏医通》翁仲仁痘疹论

    夫痘由中以达外.用药因期而变通.以常言之.发热三日而后见标.出齐三日而后起胀.蒸长三日而后灌脓.浆满三日而后收靥.故发热三日.当托里解毒.使其易出.亦有气弱而不能出者.当微补其气.气和则出快.切不可轻 ...

  • 《张氏医通》痘疹握机论

    张安世曰.医学贵乎专精.崇古分科习业.各擅所长.庶几夺权造化.痘疹一门.为婴孺始基第一关隘.予尝历考钱陈朱魏诸家之论.各执一端.缘其立言之义.有就证而论者.有究本而论者.有因时而论者.观费氏大运论云. ...

  • 《张氏医通》异痘

    夫痘有似凶而吉者.似吉而凶者.不可不辨.如诸痘不起.而天庭晓星起灌者吉.诸痘壮起.而天庭晓星不起者凶.诸痘不起.而太阳独起者吉.诸痘壮起.而太阳不起者凶. 诸痘不起.而耳边方圆寸许独起者.肾经旺也.吉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