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集上即将消失的行当,剃头匠,年前理发忙,正月为何不剃头
古时候,汉民族的男儿,一直都是蓄发的。大家信奉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也”。所以未成年的男孩,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就总发为髻。在清朝之前,并无剃头这一行业,剃头意味着不孝。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
山亭徐庄大集上,还有很多剃头的摊,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在坚守这个行当,他们还是用着老手艺,奉行者老传统,单单就说刮脸,要想体会到老手艺的刮脸享受还是得到这些老手艺人那里感受。
专门剃头师傅,经常挑一付担子,担子的一头是用木料做的椅子,另一头是剃头用的工具,什么脸盆呀,剃头用的刀子呀,还有用长粽丝丝做的刷子,剃头完了,就用刷子把颈部留下的一些短头发刷掉,使被剃头的人感到舒服一些。
剃头业行话很多,把剃短头、光头称作“打老沫”;剃长发称作“耪草”;刮脸称作“勾盘儿”;刮胡子称作“打辣子”。
剃头行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
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忌讳。旧时,人们很重视正月,认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正月里很多事是一年的兆头。所以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思念明朝旧制。也就有了 “正月不剃头——思旧”这句话。
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注解。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是年前剃头,或者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图片来源网络
一位剃头匠在正在用“烫刀皮”烫刀。剃头师傅准备了一条皮带,大约两寸多宽,一尺多长,这个皮带是剃头师傅用来烫刀用的,烫刀的时候,剃头师傅一手拉着皮带的下部,另一手拿剃头刀在皮带上正反不停烫几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剃头刀更锋利一些。
微游枣庄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