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晚次鄂州·卢纶

《晚次鄂州》   [中唐·卢纶·七言律诗]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本诗是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诗人避乱南游期间晚泊鄂州时所作。《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
鄂州,旧称郢州,隋开皇九年(589)改称鄂州,治所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次:停留住宿。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汉阳城:今湖北汉阳,隋大业二年(606)由汉津县改置。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

鄂州到汉阳行舟还要一天的路程,不管如何肯定是不能“远见“的,但是这表达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不得不晚次鄂州的无奈心情。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估客:估,通“贾”(gǔ),商人。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颌联对偶。传世名句。
颌联的主语分别是商人和船夫。可是对商人和船夫的一举一动都感知在心,让读者宛若身在江船之中。这其实反映了诗人昼夜都无心安眠的愁苦心情。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颈联对偶。

经过三湘,正逢萧瑟的秋色,“我“忧愁得鬓发花白;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

诗人愁苦什么?忧虑什么?一是安史之乱山河破碎,二是百姓流离,诗人也有家难回。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旧业:家产。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呢?

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
国家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哪还能再遭受永王的兵变呢?尾联显示了诗人对战乱一再的忧虑。
《晚次鄂州》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避安史之乱南下时夜泊鄂州(今武昌)的江上景色,抒发了诗人离乡别井的沉痛心情,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世之痛。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