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笱:潮汕人的捕鱼神器
70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
30.竹笱:潮汕人的捕鱼神器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每天刚睁开眼睛,家里的大人已经把竹笱(go5)收回家了。哥哥通常都会让我帮他提来木桶,我就歪歪斜斜地把木桶提到众多竹笱旁,目的是要看看从竹笱里倒出来的五花八门的鱼虾杂物。最让我激动的是有时会有长得很漂亮的沙屘(叉尾斗鱼),通常是留下来养在水钵里。有时一些不安分的水蛇扭着身体很不情愿地从竹笱里被倒出来,哥哥眼疾手快,抓住蛇的尾巴,往地面摔下去,蛇就挺着坚硬的尸体一动也不动了。
有时候,哥哥会让我帮忙把炒过的糠饼掰成小块,装在竹笱里当饵料。我拔出了盖子,把一小块糠饼随意扔进去,可怎么也无法把盖子盖好。哥哥总是在傍晚出发,挑着蓬蓬松松的竹笱,到田野去,沿着水沟或者溪流,把它们丢在水里。竹笱喝足了水,自然就沉到水底,绳子放在岸边就好。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要起身,到原来的水边,把竹笱收起来。因为泡了水,竹笱的重量至少增加一倍以上。一定要起得早,否则,竹笱就有可能被别人偷收的危险。
从竹笱里倒出来的鱼虾种类繁多,这要看你把竹笱投放到什么地方,在什么季节投放,收获就略有不同。如果在盛夏,六月早稻刚刚收割完的田野,那么泥鳅、鳝鱼、瘪蟹就是最主要的种类。如果把竹笱投放在溪流里,第二天就会有非常多的沙虾、大头虾、狗母鱼或者鳗鱼等。如果投放的是鳠(uêh8)鼠笱,那么鳠鼠、鲶鱼也不是理所当然,更多的时候还夹杂着其他鱼类。在榕江边,大堤或者滩涂的洞穴里,充满水的那种洞穴,退潮的时候把塗鱼笱口朝里插在洞穴的出口处,涨潮后塗鱼就会出来觅食,于是,退潮后,塗鱼自然就被锁在竹笱里,头圆圆的,满身黑色,肉质很鲜美。
竹笱,就是由竹篾编织而成的圆筒形渔具,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看各人的手势。竹笱由三部分组装而成,笱身、笱须和笱嘴。笱身圆筒形,用竹篾沿经纬网编织而成,一般长40公分左右,直径10公分左右。笱嘴可以人工开启或关闭,一般也由竹篾编成,用两支竹签作为机关启闭。有时可以换成一片圆形木板,或者由塑胶鞋底剪成。最独特的装置的入口处装有笱须,竹篾朝里编织成环形缩小的开口,鱼虾一挤进去,笱须会向里张开,鱼虾通过后笱须就自然关闭,这样鱼虾只能进,不能出。这一经典的设计在很多渔具中都有应用,比如鱼篮开口处盖有篮须,即使整个鱼篮浸没在水里也不用担心鱼儿会跑掉,栅薄用的“力萨”也装有只进不可出的笱须,捞塗虾、捞刺鱼的渔网最后也装有笱须。笱须的创意一直沿用到今天,虽然材料发生变化,但思想没有改变。
竹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渔具,从先秦时期就出现,一直延续至今2000多年,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诗经·小雅》有“无逝我梁,无发我笱”的句子。唐·皮日休《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迎潮预遣收鱼笱,防雪先教盖鹤笼”。鱼笱有时候也写成“罶”,《诗经·小雅》有“鱼丽于罶”的三重吟唱。鱼笱有时候也写成鱼筌,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到了现当代,竹笱至少有两种基本形式,除了潮汕地区小型竹笱外,在粤语区,有一种个头巨大的竹笱。江门新闻网在2006年6月5日刊登有署名梁治荣的《鱼笱:乡间的捕鱼利器》,介绍江门的鱼笱需要5日才能编织完成,大概有1.5米高,外形酷似花瓶,头部也装有倒须,鱼也只能进不能出。但这种竹笱是安放在水沟狭小的地方,大概与《诗经》里“敝笱在梁”的情形类似。
许慎去古未远,他的见解很有代表性,《说文解字》:“笱,曲竹捕鱼具也。承于石梁之孔,鱼入不得出。又有以薄为梁笱承之者,谓之寡妇之笱。”这里的“曲竹”也是把竹篾编织成圆筒形的意思,许慎所看到的竹笱和今天的竹笱应该差不多。这些竹笱也是安放在石梁中间的空隙,与今天粤语区的用法基本相同。如果没有适合的石梁,还可以用“薄”人工制造出“梁”来挡住鱼儿,让鱼儿钻进鱼笱,在潮汕叫做“栅薄”,装鱼的地方叫做“力萨”,是另外一种捕鱼方法了。
所以,相对于粤语区大型的鱼笱,潮汕地区的小竹笱可能是改进版。大型鱼笱只能在水体比较深的区域使用,而潮汕地区的小竹笱使用更加灵活,深水区可以用,就是浅水的稻田也可以使用。有时水稻田的水体不足,还可以用脚踏出临时水沟,把竹笱安放在水沟里,同样可以抓捕到泥鳅或鳝鱼,这适合于种田如绣花的潮汕人精细化的个性特点。
相对于粤语区大型鱼笱以挡住鱼的去路为主的捕捞方式,潮汕地区的小竹笱主要是骗取鱼儿进去,所以还要有饵料。饵料一般用糠制成,米糠加一点饭饮(am2)或者番薯增加粘性,把它做成饼状,然后在灶空里煏(bêg4)或者在大鼎里搭(dah4),经过加热,糠饼会发出淡淡的香味,弄一点装在竹笱里引诱鱼虾,效果相当不错。
鱼笱其实也是在鱼儿多的时候才有使用价值,在现今水质恶化的情况下,鱼都没有,鱼笱便束之高阁。大约在1980年代末竹笱就退出人们的视野,这种使用2000多年的捕鱼器具很快变得十分陌生,实在也是令人不安。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