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好古典中医的四条途径
医理不尽在书本里
更在浩渺的自然中
学习中医
不限于在课堂、书本及临床
更为重要的是
要多去自然界、生活中
观察与感悟
自然与生活
才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
——小熊医生
深思:
一.读经典:
读经典,无需一开始就尝试去理解,只需用心诵读,不断重复即可。用心读的状态,是需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即在非常专注的状态下,眼睛看着文字,张开口大声而缓慢地读出来,同时,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这个声音。这样,眼到,可调动肝气(肝开窍于目);口到,可调动脾气(脾开窍于口);发声,可调动肺气(气动则有声,肺为气之主);耳到,可调动肾气(肾开窍于耳);专注,则可调动心气。这种诵读的方法,本身即有助于协调我们的五脏气机,越读越健康。不断地重复诵读,就会慢慢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而一旦进入了潜意识,则会无形中影响并净化我们的思维方法!
二.勤实践: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是检验中医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医流传至今,门派众多,加之鱼龙混杂,各执其理,甚则自相矛盾,真假难辨。唯有实践才出真知!
如何实践呢?刚学完中基后,建议自学并开始实践经络腧穴、针灸、推拿等,先练手,去体验,去增强感性认识,而后再深入研习其理论;学中医诊断的时候,一定要边学边用。如学了望诊,走在路上,随时去观看周边行人之气色。学了脉诊,要有见人就想摸脉的冲动……;学到方药之时,一定要去看看饮片,尝一尝,摸一摸,认认植株长什么样,在药房待一待,按照各个经典方子抓抓药。待学完之后,去临床跟跟诊,抄抄方。要珍惜每一次临床的机会,珍惜每一次生病的机会,自己尝试着去望闻问切、辨证开方或施针推拿。实践,宜早不宜晚,宜多不宜少!
三.增强“内在”训练,提升专注力和觉知力: 中医是气道医学,气是中医的命根子。气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态,与有形的解剖结构截然不同,这也是现代人学中医的最大难点。无形的层面,难以眼见为实,该如何把握呢?唯有提升我们的专注力,精神内守,以神去觉知神气之变化。尤其是诊断之望气色、切脉法,针灸之调神、得气。若一个医者没有气感,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和觉知力,那么在医道层面,则很难有大的突破。 增强“内在”训练的方法,如坚持站桩、打坐、练太极、写书法、品茶等,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持之以恒,潜移默化,于神气的感受将会大大增强,更能体证到无形层面的一些东西。
四.培养“观”的能力: “观”有内外之别。“内观”,是去感受内在人体小宇宙。如当我们品尝了一味中药,去体会其对身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此即“内观”,神农尝百草是也;“外观”,即观外在天地自然和生活之变化,以悟医理。如看到太阳东升西降,想到人体气机左升右降的规律;看到秋天叶落,想到脱发的治疗。 经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古人即是通过: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通人事,把天地自然当大人体去认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而建立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所以,要想找回中医之根,要想真正步入古典中医之门,就需要重新去培养我们“观”的能力! “观”是学好中医特别核心的一种方法,“观”的目的去“悟”,中医特别讲究这个“悟性”!关于“观”与“悟”的理解,可阅读笔者的另一文章“从“观”、“悟”二字浅谈中医之学习”。小悟: 读经典,勤实践,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很专业的中医大夫;增强内在训练,培养“观”的能力,则会让我们更接近医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