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萧萧(11)
时间老人脚步匆匆,一转眼来到1984年12月下旬,在这个草木凋零的隆冬时节,农场人事股的一纸调函悄然问世,在新交旧接的时间节点上送抵磜背小学。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打破冬日的沉寂,为寒冷的冬天带来热议的话题;聚在矮墙下,悠哉游哉地晒着太阳的男男女女,又多了一项新鲜出炉、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空间的谈资。
——我奉调即将离别家乡的学校,到山外面新的单位接受未知挑战。因为上级的一纸公文,学校原本按步就班的正常工作将被突然打乱。临近学期结束时的人事调动,不按常理的做法也许是无奈之举,毕竟让校方措手不及,不免让人联想到企业管教育的乱象,贻笑大方。学校作为下级单位只能在执行中慢慢地理解,在临时抱佛脚中采取应急措施。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也很纠结,可谓五味杂陈。从儿时的放飞梦想到现在的追梦圆梦,一路走来与母校千丝万缕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另一方面因山区的条件局限,人生旅程奔波在漫漫山路中,艰难跋涉倍受煎熬,时时刻刻都有走出大山的冲动……
如果允许我选择的话最好做到善始善终,到学期结束后再走,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好聚好散给自己在学校的经历画上完整的句号,到时兴许会有悲壮的忍痛割爱的告别仪式。耐人寻味的“如果”只是美好的愿望,作为当事人的我没有讲价钱的余地,于1985年元旦前几天“灰头土脸”地离开岗位,匆匆赶到外单位,与一位即将调往县政协赴任的同志衔接工作,留下一摊子的事“溜之大吉”,虎头蛇尾的结局至今仍让人十分内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轻轻的我来……”当年跳槽的经历刻骨铭心。在学校时我的工资级别是行政23级48元钱,这个收入水平在磜背山区是绰绰有余的贫困户,承包制后的茶业职工收入盆满钵满,学校素有“清水衙门”之称。守住实心就必需坚守清贫,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捉襟见肘的处境不堪回首,在困境中坚持着一路走来的信念,相信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总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跳槽后领取企业工资每月70元钱,收入貌似多了一些,生活依旧清贫日子从此变得不再平静。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工作,有幸成为领导机构中的办事员,貌似平步青云的背后高处不胜寒,有很多异样的目光在背后注视着你。从面对学生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阵地走来,角色的转变总是慢半拍,感觉领导机构的里里外外水很深,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时时处处都要小心谨慎地夹着尾巴做人,在蹉跎岁月中身心倍受煎熬!
从当年每月48元的工资有感面发:三十年后的今天,工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印象中当年自由市场的猪肉价也就2元以内一市斤,按当年48元的工资可买25斤多的猪肉;现在肉价按15元计可买几百斤猪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1985年后的一、二年期间,学校走马换将的频率加快,随后的老领导达英老师、培芳老师相继奉调至农场中学,在磜小躬耕了20余年的杨丽英老师也请调至农场中心小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学校在迎来送往中涛声依旧,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学校剩下的“老差骨”已经寥寥无几,校长由新派来的钟勤辉老师担任,福庆老师担任教导主任职。没过多久,大概在1987年秋,钟勤辉老师奉调高升,由福庆老师与崇智老师搭档,分别担任校长和教导主任职,任课老师也走马灯似地换了一茬又一茬。
磜背小学老师频繁轮换的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磜背山区沧桑变化的缩影。
……
写于2016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