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总是喜欢用江海来作比喻,江海之所以能成为江海,正是因为它在所有河流的最下游,不论是河水、雨水、脏水它都默默包容和接纳着。

人的修养也应当效法江海这种品质,能包容一切。

故而老子说: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居上位者“必以言下之”,跟下面的人说话一定要谦虚。

比如古时候的皇帝总是自称“寡人”、“孤”,就是这个道理。

后来《鬼谷子》进一步将这个道理总结成了话术,“与贱者言,依于谦”。

游说比自己地位低贱的人,要依靠谦虚的态度,这样能够让对方感到尊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游说的目的。

当然这是反向运用老子思想发展出的权谋术法,本身并非正道,当慎用。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处于高位的人,一定要把自身放在底下人之后,有好处先让给别人,如此才能够获得大家的拥护。

所以具备这种修养的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凌驾于百姓之上,但百姓们不会感到压力。

“处前而民不害”,站在百姓的前面,百姓也不会觉得他抢了先,丝毫不会影响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们都乐意推举这样的人。

老子最后总结: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与他争的了。

很多人读完这段话又将老子的主张定性为消极,认为老子主张人们什么都不做,不求上进。

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错误的,老子所谓不争,是指人恰恰处于无争之大道之上,就如同江海一般把所有好的和不好的事情都接纳了,好与坏、顺利与倒霉、成功与失败对自己来说全都无所谓,如此根本没有争的意义,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比如春秋末期的范蠡,当年楚国政治昏庸,他跑到了越国被越王勾践看中,跟文种一起帮助越王复国。

复国成功后越王大摆庆功宴,但范蠡却早已离开。他给文种留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说文种离开,但文种自恃功高,贪恋名利不肯离开,最终被迫自杀。

范蠡离开越国后辗转来到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开始从商,很快又累积了千万家产,而且被齐王看中当了相国。

可就在他名利尽收的时刻,他又选择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离开了齐国。

后来他又跑去了宋国,在宋国经商又大获成功,号陶朱公。

最终范蠡八十八岁寿终正寝,后世还将他尊为财神。范蠡生于兵荒马乱的春秋末期,一生经历多国,数次名利尽收,但最终总能做到功遂身退,保全自身,这就是运用道家这种无争无为智慧的最典型例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