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文/应可军
宁海古戏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戏台”名分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以“戏台”名群体保护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百年来遍布在宁海城乡境内多姿多彩的古戏台,至今仍有许多保存完好。它们像一本本立体的图书,记载了宁海独特的乡风民俗,展现了宁海工匠们精湛的建筑工艺。三连贯藻井戏台目前在我省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宁海古戏台的三连贯藻井、二连贯藻井,其构造之华美,刻作之细腻,彩绘之绚丽为国内罕见,是宁海古戏台中的杰出代表,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 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宁海古戏台建筑建筑的一大特色:
宁海古戏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从空间看,是通透、开放的。各类戏台从主台建筑的三面开敞到观众席的流动性、通透性,以及台上台下皆透明的演剧和观剧形式,反映出戏台不论是建筑还是演剧形式均是开放式的。从布局看,是前置、独立的。绝大多数的戏台是在庙宇、宗祠建筑中的,这种戏台虽然具有依附性质,但从其建筑布局上看,在建筑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相对独立,村民们在宗祠里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就是演戏,宗庙建筑除了正殿以外,也大多是为演出而设,有时正殿的构造和规模反而不如戏台复杂宏大。戏台一般坐南朝北,位于宗祠的中轴线上,紧接宗祠的门厅或与门厅连为一体,与正厅相对。戏台向院子内凸出,戏台的三面完全向观众敞开。戏台大多用歇山顶,檐角高挑,舒展欢快,成为宗祠内部建筑的艺术重心,在正厅和廊庑的檐口水平线衬托下,非常抢眼。从装饰看,是精致、华丽的。宁海的戏台常常是建筑群中装修最华丽的建筑,外观飞檐翘角,歇山重(单)檐,内顶穹窿藻井,匠心独运,或遍施彩绘,或精雕细刻。
宁海戏台,始于何时,已难考证,明清以降,祠堂、庙宇中的戏台相当普遍。宁海古戏台大致分为庙台、祠台和街台三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台。宁海古戏台在鼎盛时有600余座,现存古戏台约120余座,其中街台1处,位于茶院乡柘浦村,戏台建在柘浦街正中;庙台有城隍庙、西店镇崇兴庙、南保庙、皇封庙等15处,其余100余座都是各村各姓宗祠内的祠台,存量之多,也是浙东地区少见,为宁海一绝。有少数村有三四座戏台,如深甽镇马岙村、清潭村、柘坑村各有三处,同时可以组织三至四个戏班唱对台戏。
宁海古戏台时代特征清晰,地域特色鲜明,是研究浙东公共建筑和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例证。古戏台所处的宗祠或庙宇建筑选址讲究、布局合理,强调主从关系和左右对称,进一步烘托了古戏台的独特地位。宁海古代村落虽没有《周礼·考工记》那样的营造城市的经典,但也有着较多的规划秩序。古代村落遵循所谓“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水口之山、欲高而大”等,是一种有目的、有规范的规划思想。一个村落从选址、布局及发展均体现了一种理性秩序的意象。宁海对村落环境、尤其宗庙都依据风水的“理形”以及择居的思想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巧妙布局,宗祠一般选择在民居的前面的村口,即有维护全村的意思,也有显示出突出的位置。宁海襟山面海,各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村民们因而因地制宜,因势而建,就地取材成为宁海古戏台修造中的一大特色。建戏台的木料,民间善于就地取材,所用的木材多为当地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樟、木荷、柏、杉、麻栗、榛、银杏、黄杨木、黄栀、松等,宁海在这方面的资源比较丰富,也能够根据自身的财力、物力选择树种,至今有的宗庙选用榛木为柱的,优势很明显,历经数百年而不变质。沿海有的宗祠建筑,每逢台风大潮时,海水会涌进祠堂;而地处山区的宗祠,依山坡而建,大厅后墙基本上用人工切出崖壁。宗祠附属的戏台,却给予面积的保证,更多地考虑了演出时对于观众的安置,并利用闭合空间来造成更好的聚音和回音效果,使宗庙的剧场性大大加强。
➤ 二、结构精巧,装饰华丽是宁海古戏台建筑的又一特色:
宁海古戏台在布局、建筑的设计、装饰上均依据江南传统的营造格式,戏台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宁海地方风格。不管是哪种戏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正面上方都有极挺拔的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着风铃铁马;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及牌楼各层之间,则雕刻了许多戏文,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园雕相结合的人物戏曲故事和琼花瑶草,祥禽瑞兽。具有宁海地方特色的鱼、虾、蟹等造型也多见于各个透雕板和彩绘面板上。额枋上大多绘有各种戏剧场景作平面装饰,如“岳母刺字”“二十四孝”“杨家将”“三国演义”等,深甽镇清潭村飞凤祠古戏台的额枋上还清晰可见“苏武牧羊”等彩绘,使装饰与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这些图案细腻华美,对建筑起到了升华作用,图案题材和形式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寓意,把人的情感和祈愿寄托其上,使之具备了长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宁海古戏台建筑造型优美大方,建筑装饰富丽堂皇,精美的藻井辅以彩画和雕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使舞台艺术更趋完美。宁海古戏台在修建之初,各村的村族人数有多有少,有的二三十户的小村,同样把戏台修得小巧玲珑,精美秀丽,如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戏台面积20平方,整个宗祠建筑也在400平方。但戏台修得十分精美,还修建了勾连廊藻井,额枋上的彩绘人物生动,台上有“半入云”匾。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其中有三连贯藻井戏台的岙胡胡氏宗祠,一共用了7年时间才全面竣工,可见建造时的精工细作。
➤ 三、高超的藻井制作工艺:
藻井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手法。中国古代建筑对天花板的装饰很注意,常在天花板中最显眼的位置作一个或多角形、或圆形、或方形的凹陷部分,然后装修斗拱、描绘图案或雕刻花纹。由于这个部分产生精美华丽的视觉效果。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宁海古戏台的戏台顶棚多设有藻井,是宁海古戏台的主要特征。藻井结构紧凑、华丽,形如古时的天井而得此名。井与锦同音,亦称藻井,宁海俗称“鸡笼顶”,是宁海古戏台建筑精华之所在。据东汉时应劭《风俗通义》载:“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最初的藻井,有镇火之意,后人又发现藻井有吸音和共鸣的物理特性,这种发现,自然而然地被运用到戏台当中,宁海古戏台上的藻井装饰多为金龙飞凤雕刻造型。四周由曲木拱搭成架,叫做“阳马”,既是支承,又是一种独特的装饰。从底到顶嵌拼如小斗拱状,成环状旋榫,堆迭向上,从上到下,犹如编织“鸡笼”一般,故而得名。这种高超的构筑手法,不仅体现出外观上的壮美,而且显示了科学地运用声学原理,使演唱时声腔产生共鸣,可以得到“绕梁三日”的音响效果。
宋《营造法式》中把门、窗、隔扇、藻井、天花及屏风、楼梯栏杆等列入“小木作”范围中,对雕工技艺作了具体规范。将“雕作”按雕刻形式分为四条,即混作,雕插写生华、起突卷叶华、剔地洼叶华。按雕刻技术分析,可分为混雕、线雕、隐雕、剔雕、透雕五种基本形式。宁海拥有一批“小木作”,俗称“细木”,这是一种传统称谓,它的规范叫法应是“工艺木雕”,单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有木刻的木雕制品。从行业技术角度讲,木代表木工序,雕代表着雕刻工;是木工离不开雕刻,雕工需要木工取木活和组装完善的制作工艺,是木工与雕刻工相互配合的,有欣赏价值的实用工艺美术木制品,藻井正是他们的代表作,整个构筑不施一枚钉,全用精巧木构件紧密有序地榫接而成,其建筑工艺成为宁海古戏台中建造的一绝。据不完全统计,宁海尚有“鸡笼顶”古戏台80余座,其中三连贯藻井戏台3处,二连贯藻井戏台10处,有的藻井为九宫图、棋盘格、八斗覆顶等多种规制,如深甽镇岭徐村徐氏宗祠、柘坑村永丰庙等处。一些祠庙还保存了明代建筑的流风遗韵,古戏台成为研究宁海宗教、戏曲、城乡结构、建筑等的重要实体。
其中三连贯戏台中,其中除一个为戏台演出使用外,另外两个属台下“雅座”——旧时代长辈、权势人物看戏看场的顶部,不仅能看得真,听得清,又能遮雨蔽阳。这也是一个独特的创意。
➤ 四、独特的“劈作做”习俗: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宗祠象征着宗族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关系着宗族的荣誉,正因为如此,所以各姓宗祠一般是全村最佳建筑,规模恢宏,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宗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在建筑施工时,引入竞争机制,特地邀请两位“把作老师”担纲,组成两组工匠,沿中轴线分头施工,当地称作“劈作做”,也是十分罕见的施工方法,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竞争激励与淘汰机制,以“斗巧”来保证工程的圆满。正因为有着这种“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工匠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在技艺上争奇斗艳,精益求精。如果在完工时一比较,技术上稍逊一筹的话,今后可能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由此可见,竞争激励工作是件相当复杂的事,充满着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实际效果来看,确实采用“劈作做”的施工方式完成的宗祠,往往构思巧妙、风格各异、质量上乘,所以纷纷仿效,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戏台作为宗祠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也建造得更有气派。许多宗祠主要特点也表现在戏台的藻井上,在艺术上虽说可以大胆发挥,但在技术上却容不得半点含糊,这样制作的藻井往往在技艺上更胜一筹,斗拱斜出,层层叠叠,宛转如流云,而且彩饰鲜艳,精工镂绘,显得华丽精美。现存马岙俞氏宗祠、峡山尤氏宗祠、樟树孙氏宗祠、下蒲魏氏宗祠、文岙潘氏宗祠、岙胡胡氏宗祠、一市叶氏宗祠等各姓宗祠,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细细品味,一座建筑中可看到两种风格、两种不同思路的创作者的作品,说明历史上宁海古戏台建造者对工艺技术的严格要求。在十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宁海古戏台中,“劈作做”的有4处,可见有一定习俗。
宁海古戏台按现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店镇、深甽镇,其次为强蛟镇、桥头胡街道、一市镇、长街镇、茶院乡等镇乡(街道),当然,历史上城区原来的古戏台最多,而随着岁月无情的流逝,许多古戏台已成为历史。有的镇乡虽留有古戏台,但建筑都比较简易,有的经过重大修建,增添了不少现代的元素,失去本来古色古香的面目,有的仅仅是在村民的回忆和追悔之中。随着保护意识的提高,宁海古戏台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修复保护古戏台,也成了农村的一件大事,具有宁海特色的宁海古戏台建筑工艺得到了传承和提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