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已在抗血小板和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仍有高达50%~70% 的患者发生残疾甚至死亡;而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近期卒中复发风险仍高达6%~8%,且存在出血等并发症。此外,对于我国发病率较高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脑小血管病等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因此,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新措施和新方向仍为目前临床的迫切需求。

适应为自然界生物的本能,是一种机体对于外部病源入侵及机体自身内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人体对于外界环境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脑是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其对缺血、缺氧性损害极其敏感,当脑组织完全缺血或缺氧几分钟即可导致某些特定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死亡。但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脑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缺血、缺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自然状态下,脑可通过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以适应缓慢进展的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避免或减轻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因此,探索能够提高脑组织对缺血耐受的干预措施,一直是临床医生的不懈追求。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可激发脑对缺血损伤的适应和耐受,是一种临床可行的无创性、非药物干预措施,因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等特点,备受患者和医生青睐。目前,RIC已在心脑血管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RIC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进一步规范RIC的临床应用,专家组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围绕RIC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一、RIC的概念和分型

机体对渐变的体内外环境变化(如冷、热、缺氧、疼痛等)会逐渐产生适应和耐受。早在上世纪中叶,我国学者已经开始系统研究低氧(或缺氧)适应及其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缺血”对于机体是一种损害性刺激,缺血性疾病可发生于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而对于“缺血适应”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美国学者Murry等研究发现,在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心肌梗死模型中,在动脉结扎前对前降支进行4 次阻断和再灌注(各持续5 min)训练,之后将前降支持续结扎40 min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最终心肌梗死面积减少75% 以上。这一现象被称为“缺血预适应”。

“远隔缺血适应”最早由美国学者Przyklenk等于1993年提出。Przyklenk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之前,对回旋支动脉进行4 次阻断和再灌注(各持续5 min)训练,最终心肌梗死面积仍可减少70%,该研究所用的干预措施即为RIC的雏形。2006年,国内学者Li等报道了通过对肢体进行反复的血流阻断与恢复诱导RIC,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自此,一种可用于临床的RIC实施方法即“肢体RIC”应运而生。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RIC已被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所接受,并被定义为:通过对某一器官或组织进行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得该器官或组织以外的其他重要器官或组织产生对缺血的适应,进而提高其对缺血损伤的耐受能力。目前,RIC已被报道可在多种脏器或组织实施应用,但最便于临床普及和应用的方式仍为通过单侧或双侧肢体实施缺血刺激来诱导RIC。

目前,根据诱导缺血适应所给予的缺血刺激与拟保护缺血事件之间的先后关系,可将RIC 分为三种类型:

(1)远隔缺血预适应,即在某器官或组织缺血事件发生之前,在肢体等局部组织给予缺血刺激诱导产生缺血耐受,预防缺血性损伤;

(2)远隔缺血期适应(或中适应),即在某器官或组织缺血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在肢体等局部组织给予缺血刺激诱导产生缺血耐受,减轻缺血损伤;

(3)远隔缺血后适应,即在某器官或组织的缺血事件经过治疗、血液恢复后,在肢体等局部组织给予缺血刺激诱导产生抗损伤因子,降低再灌注引起的损害等。

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并不是所有RIC都能明确其具体类型。在充分评估血管状况的前提下,尚可区分RIC的具体类型,但多数情况下患者的血管状况并不明确,或先后进行了不同类型的RIC训练,此时难以用某一种类型的RIC来概括。此外,RIC的分型还需考虑其所针对的缺血事件,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RIC治疗,如果其目的在于减轻再灌注损伤则为远隔缺血后适应;若在术后给予长期RIC干预,其目的为预防脑卒中复发,则为远隔缺血预适应,而该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可能同时得益于远隔缺血后适应和远隔缺血预适应。因此,临床实践过程中,有时不易区分RIC 的具体类型,常统一应用RIC 来描述,其既包含了远隔缺血预适应、远隔缺血期适应和远隔缺血后适应,也包含了各种类型之间的相互组合。

推荐意见

1. RIC是指通过对某一脏器或组织进行反复、短暂的血流阻断与恢复,激发机体内源性抗缺血性损伤能力,从而提高其他远隔重要脏器或组织抗缺血性损伤能力,减轻相关器官或组织的缺血损伤。

2. 肢体RIC通过对肢体进行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诱导心脏、脑、肾脏等机体重要的组织或器官产生抗缺血损伤能力,进而减轻其受到的缺血性损害,是一种临床可行、易于实施和推广的RIC方法。

3. RIC可依据诱导缺血适应与拟保护缺血事件之间的先后关系,分为“远隔缺血预适应”“远隔缺血期适应”和“远隔缺血后适应”三种类型。

4. 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区分RIC具体类型的情况,可统一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来进行描述,该名称既包含了三种不同的类型,也包括了不同类型之间的相互组合。

参考文献:

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国专家共识 2021年7月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