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刘翔】

李彦宏:人生并没有一路直线

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68年出生,19岁时以山西省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大学习,毕业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留学,完成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6~1999年在华尔街,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1999年年底,回国创办百度。李彦宏是全球搜索引擎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最先创建的ESP技术成功地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图像搜索引擎则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现在的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1.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李彦宏有一个人生信条:“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这种执著的精神和坚毅的态度,恐怕很少人有,但李彦宏从小就有这样刚毅的个性。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小城阳泉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晋东化工厂的工人。李彦宏还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虽是独子,但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溺爱,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关心及照顾下,李彦宏快乐地成长着。

李彦宏其实有着和大多数小男孩相似的童年,他的父母没有多花钱逼着他去学各种不同的艺术,而只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不调皮捣蛋就已经够了。

李彦宏在童年的游戏和学习中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极大兴趣。他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一定把它做得最好。

其实,我们做事情也应该这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小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得不到大人的支持或肯定,而且,很多时候做事都凭着三分钟热情,但是,小彦宏却不是这样。

集邮是一件考验耐心的活儿,小时候李彦宏很喜欢集邮,他到处认真地搜集,最后,李彦宏在邮展中获了大奖。他从小就从小事做起的这份坚持不懈的信念,真的难能可贵。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真正坚持做完过几件事情?什么都有父母照看的童年,自己是否从来就没有做过属于自己一手料理的事?从小就养成接受并且心安理得的习惯,长大后又该怎么办?或许,小时候的我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李彦宏只要中学毕业就可以接替父母的班,根本不用担心工作的事。但李彦宏并没有去走这样的路,他不喜欢安安分分地遵循老套。

初中考高中时,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考最好的高中——阳泉一中不抱希望,而李彦宏就读的初中学校本是国营单位的子弟学校,能够很顺利的升上子弟学校的高中,但李彦宏就因为姐姐们的一句玩笑话:“怎么考个阳泉一中就那么紧张啊?我们都是从那儿出来的,看来你是不行喽。”从这以后,首次感到升学压力的李彦宏下定决心要考上家长们都不敢奢望的高中——阳泉一中。

通过几个月的冲刺,那一年,李彦宏考上阳泉一中,而且成绩是502.8分,排名全校第二,与第一名仅仅相差0.1分。

李彦宏从不容忍自己稍逊于人,正是这种执著到拗的干劲,锻炼了他的耐力,也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磨练了他的毅力。日后,这一点也成了李彦宏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李彦宏考上高中是认准了,干成了的,同样,他考取北京大学,也是以那种“认准就干好”的干劲带动的。

李彦宏的姐姐们都考上了大学,这让李彦宏心里也暗暗地下定了决心,自己也要考上和姐姐一样的好大学。

高一那年暑假,当他到三姐考取的北京大学游玩时,被北大浓厚的人文气息深深地打动了,当时他就对三姐信心满满地说:“这就是我要读书的学校,两年之后,我们这里见。”

李彦宏果真没有食言,两年后他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而据李彦宏自己回忆:“我小时候就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升高中时,他让子弟学校的很多老师大跌眼镜,考大学时,他又让当时很多同龄人羡慕不已,做事业后,他更让全世界很多人敬佩有加。

李彦宏的这种性格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清晰地表现出来,最后表现在事业上,就是他比别人更执著而且专注。十几年后,在美国求学的李彦宏认准了自己的兴趣和前途所在以后,毅然决然地抛开一切去闯荡,也靠着这股执著和专注一直走到今天,拥有今天的一切。

我们细数一下,自己曾经有过几次是做到“认准了就要做到最好”的?这中间其实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第一,从小到大你有过认准的事情吗?或许你有过,除那些从来没有主见的人以外,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你是否在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阻中变得自我动摇了呢?一旦动摇,那就算不上认准了。既是认了,就是看准了,就不能动摇。

第二,决定既然已经做了下来,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做。做不到就不要硬逞能地说出去,说出去了就要做到,即便在以后的道路中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都要扛过去。

如果当初李彦宏说了那些话,也下了那样的决心,他不坚持落实下去的话,其实,也没有人会刻意去指责他。这就是一个自己挑战自己,激发自我潜能的考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乏看到那些先前干劲十足、空口说大话的人,而后,等到真正做事的时候,决心就慢慢地消失殆尽了,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下去,才导致最后的失败。

第三,一定要做到最好,这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好坏与否,都在于追求目标的不同态度。干一件事情,做好也是做,做不好也是做,那为何不选择做好呢?况且这二者所收获的东西是大有差别的。比如你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一份自己认为还比较满意的工作,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你告诉自己,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要出色地完成这份工作,那你就有可能越干越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能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你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去做的话,那在不久后为什么会干这份工作就会被你认为是先前错误的选择造成的。成事败事,很明显的态度问题。所以,既然是认准了的事情,我们就竭尽全力地做到最好。

2.人生并没有一路直线

学生时代的李彦宏,一切都很顺当。顺利地升上重点高中,又顺利地进入最好的高等学府。

然后,李彦宏出国留学再继而回国创立百度,把百度做成了一个整个东半球最大的搜索网站,2011年以94亿美元的资产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中国首富。就因为这些,所以,在外人看来李彦宏的一生似乎走的都是直线,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变数,布满了荆棘,我们要做的就是迎战这些变数,做一个披荆斩棘的汉子。

同样,李彦宏的人生路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顺当。

李彦宏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想到要出国留学,因为他的姐姐告诉他:“北大的学生出国很容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李彦宏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直喜欢的计算机技术,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在美国。在学校期间,他多次去听计算机系的课,也翻阅了很多美国情报学专业的论文,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但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他却遭遇了意外。

因为他所学的情报专业,出国并不容易。

1991年,刚刚从北大毕业的李彦宏一心想要留学美国,但是留学签证被拒绝了,按照当时规定,如果毕业后户口迁回老家,护照就会失效,不迁回老家,而自己又成了“黑户”。再三考虑之后,李彦宏决定加入“北漂”一族的行列,他到学校户籍处拿了户口后就揣到兜里,把自己变成了“黑户”。

为了生计,李彦宏开始找工作。

遗憾的是,当时几乎没一家单位愿意要一个随时可能要出国的毕业生,可在北京生存没有工作是不行的,李彦宏被迫做起了问卷调查员的工作。

在寒冷的大街上,李彦宏挨家挨户分发问卷,为企业追踪并分析广告效果。这个工作,他一干就是半年,直到12月份顺利出国。

我们大多是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从小到大,都有父母亲人的庇护,不愁吃穿,甚至现在连自己的人生规划都不用愁,父母自会帮我们安排好今后的工作和人生道路。

但是,这样的生活和人生有意义吗?

多年后,李彦宏在回忆自己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认为对他很有帮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练就了厚脸皮,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毅力;在分析烦琐的数据中,他找到了得到最终答案的快乐,启发了他对企业营销效果的理解,也对他后来创立百度,创立搜索引擎营销模式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同的人生阶段,你遇到的人和事都不一样,需要面对的挫折、困苦也是相当的多,但很多时候,当你在咬牙走过来之后,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你会发觉,当时你所认为的饱受煎熬,现在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选择的艰难,彷徨的无奈。你觉得困苦,只是因为你把自己的世界缩小到只想一件事上,深陷其中,走不出来,只要你把心放开,这个世界的广阔是很难想象的,用博大的思想解决一个问题,那问题就变得渺小了。

王国维在人生三境界中有这样精辟的论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我们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及最后的成功,并不是简单地一条直线走到底的。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是同样的道理。

好不容易出国留学的李彦宏也不是那么顺利就完成了学业。在学习上,因为换专业,刚开始的很多门功课,他都跟不上,觉得吃力。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和教授面谈,抓住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但由于心急,谈了他不是很了解的领域而让那些教授否定了他。在生活上,他也饱受了中国留学生在外国的艰辛,一切都得靠自己,忍受远在他乡的孤苦。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所在地一年有六个月的时间飘着雪,但他时常忍受着寒冷,编写程序到很晚。

人生很多的苦,总在回想时那么甜,苦是原料,时间是陈酿的过程,酿出来的就是甘甜。所以,我们就应该不怕吃苦,多吃点苦,对以后会更有帮助。

回顾李彦宏的一生,差一点被戏剧吸纳,走离搜索的人生。一直都很喜欢计算机的他自从在高二的计算机编程大赛上失败后,便刻意避开计算机,大学才选择情报专业;而后出国继续选择计算机,乃是兴趣所至,亦回归本位;再然后做成做大百度,终于回归都到搜索的人生道路上。

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就能走完的,路上的美好风景总是藏在拐角处。很多人在经历过艰难的挫折之后,或者选择放弃,或者在人生的无奈中黯淡,但是,也有少数人成就了操纵现实的传奇。

其实,细数今日的成功人士,他们无不在奋斗的途中遭受过挫折的考验和命运的锤炼,也都有过迷惘和徘徊,但是他们比起其他人仅仅多了那么一点毅力和坚持,比别人多走了那么一小步,最后成就的却是比别人多出的一大步。

3.单有没有归宿的理想等于空想

人生中,单有理想等于空想,成不了事,得努力的为理想找到归宿,这样才能成事。

李彦宏在北大求学时,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这种独立思考,才让他养成了不跟风的习惯,一个人做事就得坚持自己的看法,老是做墙头草,终究是一事无成的。

当时,李彦宏满心欢喜迈进中国最高学府的激动心情,渐渐被所学的图书情报专业的枯燥乏味所消融。大学时还可以混迹在这象牙塔中,但是毕业后呢?应该怎么办,应该去做什么?规划未来人生道路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一直喜欢计算机的李彦宏很自然地想到了出国,因为当时的中国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很缺乏,真正的技术在美国。

去美国留学,是李彦宏为理想找归宿途中所迈的第一步。

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彦宏靠着在学习上的专注,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最后顺利地拿到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的学位,在完成这一学位之后,李彦宏还顺利地得到了全额奖学金,这对他继续读博无疑是一件喜事,但是,人生就是充满了变数。本计划继续读博的李彦宏却收到了华尔街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因为李彦宏在实习结束后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这一领域最权威人物的赏识。

当时李彦宏也犹豫过,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了计算机行业最权威的期刊上,对于今后的博士论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李彦宏却和那家公司的老板很谈得拢,能与知己者一起共事,恐怕是很多求职者最盼望的事,这让李彦宏很矛盾,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选择了。最后,李彦宏还是决定放弃学业,接受那家公司高级顾问的职位。

这样,他提前一点接近了自己的梦想,也不用再去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10年的课题。

在华尔街做事的三年半时间中,李彦宏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在每天都与翻天覆地的金融新闻打交道中,李彦宏在1998年撰写了《硅谷商战》,他在其中分析总结道:“技术本身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允许失败;让好主意有条件孵化;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这些亲身经历为他实现自己的梦想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实战经验。

李彦宏计算机方面的理想越来越明朗,那就是:希望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1997年,李彦宏选择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Infoseek,李彦宏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快速获取信息带给人们的便捷,这就坚定了他要为更多人带去方便的信念。

在美国的八年时间里,李彦宏回国进行了四次考察。在1999年,他觉得国内环境已经成熟,是该将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了,于是,他起程回国。

和离开一样,都是在圣诞节,李彦宏乘飞机从美国重新回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北京大学,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办公室,连同一个财会人员五个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徐勇,八人一行,开始创建百度公司——新世纪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网络不断加速发展,百度也不断强大,三年间,百度成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五年后,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李彦宏在纳斯达克满脸笑容的留影说明了梦想实现时的快乐。10年后,百度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巨人,李彦宏的梦想终于在“鼠标一点”中实现了。

自此,李彦宏的梦想终于找到了归宿。

如今,李彦宏成了2011年中国内地首富。他的百度搜索也实现了他起初为更多人带来信息的便捷的梦想,他真正的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归宿,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都曾有过理想,但是为什么很多都被搁浅了呢?没能成功的理想其实都是空想,高谈阔论一番并不能证明你的实力,只有真正的将梦想做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之后,那才是真正的理想实现。

当然,要使自己心里的理想变成现实,这其中得有很多的努力,更多的考验和更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挺地走下去。

4.专注如一,是获取成功的最佳砝码

李彦宏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他一生有两件很幸运的事,一是遇到了自己的太太,二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解释原因时,他的一句“工作很多,但太太只有一个,很多人都会专注于一个妻子,但很多人又都会喜欢上不同的工作。”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这句解释同时也和他的一句经典名言不谋而合:“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若不是李彦宏专注如一地做独立的搜索引擎,可能我们今天也不会有“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意识。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两种情况让我们不能专注如一:第一,就是诱惑,在诱惑面前,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坚定自我,坚决地拒绝诱惑,最后葬送自己的前程。在这个只讲究物质的年代,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诱惑,我们不能拒绝钱,但当钱是诱惑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拒绝。第二,在专注的道路上会很艰难,因为只做一个,从好到很好,很好到更好,更好到最好,最好时还要要求继续好,这个过程会越来越难,哪怕前进一小步都会很艰辛,就好像在破世界吉尼斯纪录一样。我们经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不断超越的欲望就更促使我们前行的道路越来越艰难。

在李彦宏的人生中,也遇到过同样的事件不能让他专注如一。

他面对了很多诱惑。他一手创立起来的百度在还没有上市之前,他要求百度只做一件事情——中文搜索。可他在创业初期,当时在美国硅谷,最炙手可热的是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搜索并未被人所看重。而在中国,日渐火起来的也不是搜索而是网游和无线等。凭着李彦宏在美国八年所积累起来的商战经验,他做这些,也很有可能取得成功,单是为了赚钱,他恐怕早是富豪榜上的人物了,为何要等到百度中文搜索10年的发展来帮他实现呢?因为他没有放弃始终专注的想法:为更多人提供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所以,他失去了一位他很想让其加盟的人,因为那人只做E-COMMERCE(电子商务)。

还有一次,在网上购物火起来时,他的一位工程师找到他,并提出来做网上购物的建议。网上购物确实也是一条能收获巨额财富的路,日后的马云和阿里巴巴见证了这一点。但是李彦宏还是拒绝,宁愿让自己的工程师离开,也不让他一心做搜索的心有丝毫改变。而日后,也有很多老员工离开百度去尝试新业务。

李彦宏要是拿出半数百度的资金,开拓百度的新业务,并不是不可能,这样,一来可以拓展新的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来会有更多的新客户,百度也会有更多更广的收益,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做搜索。

李彦宏对专注的信仰达到了坚如磐石的地步,这让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而对于身为拥有百亿资产的大公司老板,每天面对的诱惑岂止这些?

李彦宏完全可以让百度分身做更多的事情,服务于更多更广的人群,但是他坚决只做搜索这一个项目,并且许诺在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这是我们敬仰李彦宏很重要的一点。

日后百度能成功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也正是李彦宏能拒绝外界诱惑,一直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一条路上的必然结果。

李彦宏引领百度不断的提升在搜索上的技术。熟悉百度的人都知道,在百度发展史上有几次大的改革。李彦宏做搜索也一直在不断地提升,从2000年到2006年,百度首页上的变革就是很好的证明,越来越细致的分类,越来越快速的获得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越来越贴心地解决用户的难题,这些理念的一步步提升和攀升,都和李彦宏的专注有很紧密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李彦宏的专注,也就没有今天的百度,也就不会让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改变。

人一生中能够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但是要让很多事都同时变得有价值,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到,毕竟人生是短暂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只有专注,才会让一个人所做的某一件事成功,并且一直成功下去;只有专注,才会把一件事情做好到极致,而不是见好就收。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专注如一,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5.谨慎行事,才能步步为营

如果没有李彦宏的谨慎行事,就没有今天的百度。所以,谨慎行事才能步步为营。

在百度发展史上有两件大事,决定着百度是否能有今天的成绩,而百度能成功地走过来,也是李彦宏在商场上的谨慎小心所带来的。?

2000年,为了百度的创建,李彦宏开始回美国找融资,本不喜欢开车的他却不得不整天开着车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商中极力游说,经过厚脸皮精神的鼓励,李彦宏最后还算顺利地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元,这比计划的100万美元还多出了20万,这对百度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也多亏了百度的发展前景被投资商看好。2000年9月,因为百度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万美元,这是李彦宏在纳斯达克股崩盘时拿到的第二笔融资,着实不易。

有了那么多的融资,对百度事业的发展可谓大有帮助。

按照本来的资金计划,第一笔融资只能做2000年1月到6月的花销,但第二笔融资要9月份才到,谨慎的李彦宏对市场似乎有了灵敏的感应,所以,他当时就果断地对所有人说:“这些钱我们要花一年。”连当时提议要把办公地址租在国贸、嘉里中心他都没同意,而是选择了北大资源楼的1414和1417两个因房号不好而资金低廉的房间做办公室。就因为这样的谨慎,百度成功地应对了市场的变化。

李彦宏之所以这么谨慎,和他美国八年的经验有很紧密的关系。他亲眼见证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翻云覆雨和日后的惨淡经营,这样的案例告诉他,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一定要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在2000年年初的时候,李彦宏就预言那些美国风险投资家烧钱的玩法要吃亏,因为成功的IT根本不是这样的,钱多也不能胡乱花,也得有计划,以便应对日后的经济突变。

就因为李彦宏谨慎的决定,才让百度公司在市场每况愈下的时候,能再拿到融资,这无疑为百度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要是当时李彦宏没有这样的意识,一股脑把钱花完了,公司在行动上举步维艰时,就很容易地受到投资商用更少的钱套取百度更多股份的“勒索”,而公司没有钱,也只有用出卖股份的办法去换取,如果真这样了,公司易主的危险就很大了,这是第一个因李彦宏的谨慎而渡过危险的事例。

第二个事例是李彦宏让百度走竞价排名的道路。当时李彦宏在游说风险投资商时并没有说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赢利,而是学习其他搜索的赢利模式,但是在真正运作时,李彦宏发现了别人的赢利模式中存在很多漏洞,对投资者和用户都很不好,用户急需的信息不能及时出来,而投资者为了使自己的网站有更多的点击量而一味地增加关键字的输入量,所以,李彦宏选择让百度走竞价排名的道路。而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如果不走竞价排名这条路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百度的良好运营状况。因为李彦宏看准了当时门户网站想着怎样省钱而不是怎样花钱买技术的缺点,所以,他走另一条路,使得百度有了更长远的发展。

百度能顺利渡过这两次潜在的毁灭性的危机,关键靠李彦宏在商场上谨慎行事的法则。商场如战场,硝烟四起,一个不下心就会全军覆没,这和我们做好事是一个道理,常说:“小心使得万年船。”没有谨慎就没有今天鼠标一点就靠近信息的快捷,就没有李彦宏的今天,也就没有今天我们这群被培养出来的“信息懒人”。

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谨慎是最基本的要素。李彦宏说:“我们离公司破产永远只有30天。”这句话在提醒大家危机离我们很近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凡事得小心谨慎,方能赢得最后胜利的道理。

6.不断拓展视野,才能决胜千里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似乎已经离不开搜索了,而大部分的网民也已经习惯了百度提供的搜索服务,可以说:百度让我们变懒了。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真正的意思是百度把信息的检索做到了更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更多的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感谢李彦宏有着超人一般的视野。

2010年1月12日,百度被“黑”长达5个小时,这让网民一下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甚至有网民这样说:“曾经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搜索引擎,放在我面前,而我没有珍惜,直到有一天它被黑了,我才追悔莫及。”百度黑客门事件所带来的网民们思想上的觉醒,让他们不禁发出这般感慨,也正从侧面证明了李彦宏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坚持回国做搜索的远见是多么的正确。

但是,李彦宏的远见并不是那个时候才有的,早在很多年前,李彦宏就有了比常人远一点的见解。而这些在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见解的培养,还得靠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地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大学时代,在前互联网时代,李彦宏就通过自己在互联网信息这方面视野的不断拓展而理解了搜索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信息管理系,而没有选计算机系。虽然没有选择计算机系,但他也没有完全不去接触那个领域,在学校时,他还是去听了很多计算机系的课,翻阅了很多国外的论文资料,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重要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视野。到国外后,他也不忘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常常到实习单位拓展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经验和实力。

正是这些日常的积淀才成就了日后李彦宏能决胜千里,才成就了百度事业的蒸蒸日上。

回国创立百度之初,李彦宏只是让百度躲在门户网站背后做搜索服务,但是这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有用信息的速度大大受阻了,所以他又决定让百度转型,这也是百度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的转型。当时,他在深圳分公司开电话会议,先用道理给所有的董事讲解,但是却遭到了他们的直接反对,最后,李彦宏认准了这件事的态度打动了所有的董事,才使得这件事最终敲定。为此,李彦宏也得罪了所有的客户,让他们变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李彦宏只看到当时百度眼前的利益的话,那百度就不会转型,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运营整个东半球最大的网络了。

所以,视野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在继谷歌的云计算,微软的bing计算之后,百度又在李彦宏的指引下推出框计算,这让百度在日后的用户和营业额增长上都快速地成长着,也让百度有了更坚实的竞争实力。

李彦宏让百度真正的为人们解决更关心的问题服务这一远见,不仅成就了百度,也成就了他的人生,还影响了东半球绝大部分网民的生活。

拥有远在千里的视野,才能真正的决胜千里。如果当时李彦宏没有看到信息搜索对于所有人的重要性,而让百度兼营其他业务的话,现在的百度服务也就不会有那么好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就不会那么便捷了。

李彦宏还希望今后百度能不单单做中文搜索,希望他的目标和远见都能最终实现。

视野越广,我们所能见到的风景就越广阔,这是不争的事实。因超凡的视野取得成功的实例不计其数,如政治家王安石,如果没有看到变法对拯救国家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北宋危机的解决了。同时我们也见到了很多因目光短浅所带来的灾难。所以,我们不要故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多出去,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因为拓展视野的同时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取得胜利。

李彦宏名言:

■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

■ 创业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要通过这种艰苦的市场环境来磨炼意志,你从这种环境下走出来,成功才是令人踏实的。

■ 如果把财富看得更广义一点的话,它应该意味着幸福才对。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在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在我看来,幸福更重要。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 不走康庄大道,我自己喜欢做什么要比别人怎么看我更重要。

【成功胜经】 用专注为你加速

专注是一种让人生畏的力量。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精力、注意力、创造力全部都集中到一处。在这个时候,人的潜力往往会最大限度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你向前快速进发。专注,就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你加速。

李彦宏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依靠专注为自己加速的过程。他通过对自己的目标强有力的专注精神,一心一意地努力、奋斗、超越,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通过持久的耐心和毅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尤为可贵的是,无论周遭的环境和自身的境遇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他都始终如一地专注于内心所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走自己喜欢走的道路,不仅通过专注为自己加速,更通过加速为自己获取幸福。

从李彦宏小时候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身上所具备的专注精神。他不能容忍自己比别人差,哪怕是稍逊于别人都不行。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决定去做,就要力争做到最好。这一点与他后来创建百度搜索的努力方向是一样的,对待一项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做好,而是为了做到最好。有这样一种执著的目标在,李彦宏必然有着巨大的压力,但也有着无穷的动力。正是在这种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专注力量的推动下,李彦宏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向了自己事业和人生的顶峰。

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从李彦宏身上学习他的专注精神,像他一样将专注力作为自己前进的推动力,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认真对待,努力做到最好。如果这种专注的精神逐渐成为你的习惯,那么你的习惯必然会影响你的个性和性格,最终,你的个性和性格会改变你的命运。人生的转折和飞跃,或许就可以从你下一秒钟的专注开始。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精神呢?从李彦宏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将会面临很多个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代表一种全新的人生可能,但你只能选择一种。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都要时刻记住,要对你做出的选择负责。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心不在焉,选择了,就要努力去做,努力去完成,努力去实现目标。盯住目标,坚持不懈,直到终点,这就是专注精神。

第二,不要畏惧失败。当你选择朝着目标奋进的时候,就难以避免会遇到阻碍和失败。在这个时候,畏缩和恐惧都是没有意义的,你需要勇敢地面对,坚决地予以回击,把失败击碎。从李彦宏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是会不满、阻碍和荆棘,不懂得如何战胜失败,就无法取得最后的成功。要培养自己的专注精神,就不能被失败吓倒,不能被荆棘绊住,要从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爬起来,朝着目标继续进发。

第三,要时刻相信自己。自信是专注精神的强有力保障,有了自信,才有动力继续坚持。李彦宏之所以能够对自己的目标如此专注,就在于他对自己未来的成功有着十足的信心。有了信心的保证,才有成竹在胸的魄力和毅力。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打击,都要时刻相信自己,能够战胜阴霾,重还蓝天。这样,你的专注力才不会被慢慢磨损甚至消亡。

刘翔:只做战无不胜的英雄

刘翔

中国田径(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1990年,7岁的刘翔被校田径队教练选中,从此与体育结缘。1993年,刘翔进入上海市普陀区少年体校,开始了职业运动生涯。1996年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这是刘翔记忆中获得的第一个跨栏冠军。1999年,刘翔进入一线队伍,从此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91秒的神话。2001年,刘翔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10米栏冠军。2002,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中,刘翔跑出13.12秒的成绩,打破了13.23秒的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91秒的纪录夺得了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2006年,刘翔以13.15秒的成绩再次获得亚运会冠军,并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亚运会记录。2008年5月,刘翔以13.18秒的成绩,获得“好运北京”邀请赛冠军,鸟巢首演一切顺利。2008年8月,刘翔因脚伤退出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2008年11月,国际田联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盛大年度颁奖典礼,刘翔获得“2006年度最佳表现运动员奖”。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1.历经艰苦才能更加体味成功的喜悦

历经艰苦之后获得的成功才是让人感动和难忘的,只有先尝过苦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甜,才会更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甜。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这样,刘翔也不例外。

刘翔被称为“飞人”,因为他的速度和他的名字。但最初刘翔的名字并没有翱翔的“翔”字,而是一个“吉”字,加之姓,即为“刘吉”,这样一来因与“留级”音特别相近而被舍弃。可能就是这个“翔”字的选择,才让刘翔能成为飞人,但是,要想一飞冲天,就必须得付出与之相应的努力。

1983年7月13日,有着9斤重,左额前有一块黄色胎记的刘翔出生了。当时,刘翔的奶奶就说:“这小子今后肯定要出奇迹。”奶奶的这句话就像是一个预言一样,预示了小刘翔的不平凡。

刘翔小时候特别顽皮、好动,这让刘翔的爸爸妈妈费尽了苦心,但是,又有哪个小孩子不让父母头疼的呢?渐渐的,刘翔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刘翔有一个很突出的体貌特征,那就是身高比其他小孩高出一截,这让他踏进体育界有了可能。

之后,7岁的刘翔在仲锁贵老师的器重下,与体育结缘,同时也与烦琐而艰苦的训练种下了一生解不开的结。

当时刘翔练习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综合训练,对爱好体育的刘翔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当刘翔一进入少体校,那苦日子就真的来了。

1993年,刘翔进入少体校训练,那时候的体校,风气不怎么好。高年级的同学老是欺负低年级的,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在刘翔进体校的第一天就碰到高年级同学抢自己的菜吃,后来陆陆续续还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比如,大同学向他借钱,从来不还,到后来直接就是“名正言顺”地收取“保护费”了,刘翔只得把零用钱都“捐”了,这样一来,刘翔有时候只能饿着,到回家的时候才能吃东西。

刚进少体校那会儿,刘翔属于年龄最小的一批,跑、跳的成绩与大同学有一定差距,刘翔为了赶上那些比他大的同学,就勤奋的练习,狠劲地拼。但这种劲头是要多吃很多苦头的,但好强的刘翔不怕,最后,他在与大年级同学的比赛中,以爆发力般的冲刺赢了比赛,刘翔证明了自己。

教练那时候对他们的训练,非常严格,而且训练的时间特别长。刘翔每天起码要练上三个小时,所以,运动量大到一般的孩子都很难吃得消的地步,但刘翔必须挺下来,因为既然选择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去付出。有时候其他队伍的训练都结束了,刘翔他们队还要加班加点。

因为长时间这样,连本来很喜欢跑、跳的刘翔,也觉得有些枯燥、乏味了。尤其是冬天的训练,棉毛衫裤往往从头湿到脚,随之而来的就是冷风一个劲儿地吹,非常难受,训练的艰苦可见一斑。所以,冬天里每每下大雨的时候,天冷加之地上结冰,太阳再接着出来一晒,跑道就变得一团糟,这样条件下的训练更是艰苦。

而我们呢?人家每天天很早就在风雨无阻的锻炼,我们却还在被窝里暖暖地睡觉,过着五彩斑斓的童年,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刘翔小小年纪就得接受残酷的训练,若是我们,连一周上两三次体育课都还想着逃课,老师要求跑上一两圈吧,还半途停下来,在老师眼皮底下偷懒,也难怪我们和刘翔有那么远的差距了。

正是刘翔这样每天的坚持,才让他离世界冠军越来越近。

刘翔在少年体校一待就是三年,每日重复的例行化训练,在刘翔的少年记忆里,总是军绿色的海绵垫、细细的跳高竿、标尺和灰漆漆的煤渣跑道。

少年时代的我们都好动好玩,可是刘翔却将自己的童年用在了训练上,最后还因为训练一段时间后不能进市体校而被遣送回普通学校,被遣送再一次打击了刘翔幼小的心灵,这一次还差点让他和跨栏永别。

还好,刘翔去了市体校,并遇到了他一生重要转折的老师,孙海平老师。

刘翔练习跨栏之后,所有的训练都得按照跨栏的特性来展开,训练比起以前就更显单一了,而刘翔还得在跑道上一遍一遍地刻苦冲刺,与煤渣和塑胶颗粒较劲。训练中,肯定避免不了多多少少的受伤,但是伤一好,还得继续跑,这就是运动员无以言及的辛苦。

刘翔在平时不间断的训练中,在以后每次比赛前的准备训练中,他所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强大,不单是对对手的超越,还有对自己的超越,对自己的超越应该是最难的,但刘翔却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己。从他走上这条路时,他的一生已经与每天的艰苦训练离不开了。

在刘翔之前,还没有中国人在奥运会男子田径短距离冲刺项目中进入决赛。袁伟民当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一个中国人站在决赛的跑道上,这就已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所以,在刘翔出征奥运会前,田管中心就给他定下了目标:冲入前八名,争取拿奖牌。

在雅典奥运会前,刘翔的最好成绩是13.06秒,按这个成绩,冲入前八名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世事难料,谁都不知道在未来的比赛中会发生什么事,应对这次比赛,刘翔唯一能做的就是赛前更加刻苦的训练。

据刘翔回忆,那是让他难忘的两个月。教练孙海平给他制订了一套详尽的训练计划,有时候运动量之大,导致刘翔在结束训练的时候就想大口呕吐。但坚定的刘翔没有退缩一步,他要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他要为中国人争光,最终他在雅典创造了传奇。

当刘翔冲向终点的时候,当他身披五星红旗,一圈一圈的轻步在跑道上时,当他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挂上金牌时,他的喜悦不仅仅成了他一个人,而是我们整个中国人的荣誉,整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每一次面对竞争对手,面对自己的成绩,对于刘翔来说,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哪怕是提高一点点的成绩,都是很艰辛的事,但刘翔却能多次地突破自己。在成名之后,面对的舆论压力更大,在这样的艰辛过程中,一般人的承受能力是根本挺不过来的,但刘翔还在这样的状态下一次次地刷新纪录。

在平时生活中,要做成一件事怎么会不遇到艰难困苦呢?只有经历过苦难酝酿的结果,才是满载甘甜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先苦后甜”的道理,但我们也更清楚,苦的过程会很漫长,但甜只是一时或者一刻,而且在甜之后,我们还得继续起程,踏上更苦的征程。如果你被这样的逻辑所吓倒的话,那你连那一时或者一会儿的甜都尝不到了,甚至连真正的甜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事实上,苦是另一种甜,它在你的努力下慢慢地向甜转化,而这个缓慢的转变过程就是你的积蓄,当某一天,它的转变达到某个程度之后,那就是沁人心脾的甜。这样分析之后,你会不会觉得整个过程都是甜的呢?

2.正确看待对手,助你进一步成功

没有对手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也就不能超越对手和自己,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的成就都是对手给的,我们要学会感谢我们的对手。

刘翔在刚进少体校那会儿,因为和对手要一决雌雄而不顾自己年纪幼小就和人拼,结果自己一人承受着皮肉之苦,直到现在,刘翔的下巴上还留有疤痕。

那次,短跑组的人输了不服气,便叫了一个年龄比刘翔大的人说要比赛短跑60米,而年轻气傲的刘翔哪能拒绝这样的挑衅?他说:“比就比,谁怕谁!”然后接受挑战。

但比赛的跑道离冲刺线不远处就有一堵粗糙的连砖角都突出来的砖墙,很明显的是,若是冲得太快,一时间停不下来就很容易撞上去而受伤,但一心证明自己的刘翔不管那么多,还是答应了和人家比。

那人的速度确实很快,刘翔就拼命地在后面追,但还是追不上,在快到终点的时候,刘翔因为冲得太快根本就停不下来,“咚”地一下撞到砖墙上去了,下巴的血汩汩地往外冒,刘翔只感觉到麻木之后很是剧痛,但坚强的刘翔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再来!再跑一次!”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似乎在当时都已经吓倒了那几个挑衅者,而刘翔这种刚毅的性格正是他不断打败竞争对手和超越自己的动力。

恰巧那次刘翔的爸爸去接他,看到这样不公平的比赛和受伤的刘翔并没有生气骂他,只是用毛巾小心地帮刘翔擦拭伤口,涂了点红药水后就对刘翔说:“去,翔翔,继续训练!”

从这以后,刘翔就再也不怕和竞争对手较量了,因为他连比自己大的同学都比试过了。

刘翔拥有这样的对手意识,还要从他小时候的爱好说起。

《七龙珠》伴随了刘翔的童年,漫画中的主角孙悟空,不管何时都会遇到不同的对手,但孙悟空总能打败他所遇到的竞争对手,并且还在竞争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胜将军。这点给刘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翔小时候玩玻璃球也是好胜心出奇的强,别人比他厉害,他就下定决心要比别人更厉害,这些都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了他以后的跨栏生涯。

给自己设立个目标,总是好事。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而正是这些对手的存在,才激励着我们不断突破自己,超越极限。可以说,没有对手,就没有动力。

刘翔说:“我永远感谢我的对手,那些曾在跨栏上成为我目标、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对手们。”可见对手对于刘翔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这种体育竞技中,对手意识就显得更为突出。

其实,职业运动员的一生中,总是在和这个职业的所有运动员比赛和竞争,怎样面对自己的对手,成了很重要的一课。

第二次,刘翔真正超越自己心理上的竞争对手是从打败陈雁浩开始的。

陈雁浩的名字,当时对练跨栏的人来说,就像是NBA之于姚明的名字一样,至少在国内是这样。从1993年开始,陈雁浩的跨栏就称霸全国,随后又称霸亚洲达六年之久。而刘翔和他都是孙海平的弟子,当时的刘翔应该是陈雁浩的师弟。

在同一个项目上,永远只有竞争对手可言,所以,陈雁浩便是刘翔心中的竞争对手。

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上,陈雁浩以14.03秒夺冠,而刘翔以14.06秒列第二,也就是那次,刘翔第一次觉得他有可能超越陈雁浩。

2001年5月6日,110米栏的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刘翔和陈雁浩,当发令枪一响,刘翔和陈雁浩几乎处在平行的位置,就连冲过终点的那一刻,给人的感觉还是平行的,但成绩出来,刘翔以13.32秒的成绩超陈雁浩0.05秒,在这次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刘翔成功地超越了陈雁浩,在当时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超越,刘翔却做到了。在这以后,刘翔对竞争对手的超越就是一个接一个。

2002年,刘翔以13.12秒刷新了保持了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同时打破亚洲纪录!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面对的是两个巨大的竞争对手,约翰逊和加西亚。在刘翔没有成名之前,阿兰·约翰逊一直是男子110米栏的霸主,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人。而加西亚是约翰逊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也曾打败过约翰逊,所以,110米栏曾一度成了他俩的世界,直到刘翔的出现才打破了这样的格局。

他们二人在刘翔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从偶像变成了竞争对手,这对刘翔来说是一场更难的竞技,而最终约翰逊因意外摔倒在了跨栏上,刘翔胜出加西亚,成功地打破了加西亚和约翰逊“两人世界”的局面!

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以12.91秒夺得冠军,追平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同时打破了12.95秒的奥运会纪录。加西亚获得第三名,而约翰逊只能在跑道外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在赛场上驰骋。

“谁说我们黄种人不能成为短跑项目胜利者?”刘翔激动之余所说的话至今还让人们记忆犹新。

两年后,日趋成熟的刘翔又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88秒的历史最高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飞人刘翔在大阪世锦赛再度封王,完成大满贯的霸业,从此,男子110米栏进入到刘翔时代。

正是这些不断超越和不断进取,才让刘翔一步步蜕变成世界冠军,最终书写传奇。

每一次超越对手,我们都有一个跨越式的前进,每一次超越自我,我们都会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只有不断超越,才能做到最好。

3.往前走才会有更新的天地

在刘翔的运动生涯中,不知道伴随着多少的成功和荣誉,但他为什么还能继续突破,继续谱写传奇呢?

成功和荣誉永远都是暂时的,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显现的和潜伏的竞争对手数不胜数,我们要保持自己在某方面的领先地位,只有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就。

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秒创了世界纪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让刘翔拥有了更多的荣誉。奥运归来,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广告和社会活动着实让刘翔和孙海平惊呆了。

雅典一役,让刘翔成了十足的明星。在雅典,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向刘翔竖起大拇指,并且团部也要刘翔担任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旗手。回国后,刘翔所到之处,就有签不完的名,合不完的影,那时候的刘翔,虽然很累,但他还是觉得载誉归来的感觉很好,就连刘翔都没想过,他这辈子会被那么多人当成英雄一样崇拜着。

最多的时候,孙海平几乎每天都要为刘翔回绝掉近10个商业邀请,而刘翔也非常“困难”地、苦苦地维持着每天半天的训练量。在媒体这样的炮轰下,刘翔每天还是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动摇,他仍然是一个英雄。

在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中,一般人早就找不到北了,孙海平也不乏这样的担心,但刘翔还是每天认真训练,他自己也说:“我肯定会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我知道什么是对我最重要的。”

刘翔清楚地知道,现在所拥有的都会成为过去,自己并不是走的明星道路,而是运动员的道路,所以,那些表面光鲜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左右他的想法。

面对打破世界纪录,面对为中国人,为黄皮肤人挣回面子的巨大荣耀和成功,刘翔仍然很淡定,这种淡然的心态也告诉我们,要成就大事,首先得沉得住气,面对成功时,得淡定,淡然的看,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在刘翔的职业生涯中,达到在雅典奥运会的辉煌成绩,也是刘翔正确面对无数次的荣耀后淡定处之,然后在争取更大进步的目标中一步步实现的。

刘翔在练110米栏后留下的成绩据孙海平的统计,其数据的变化是大跨步的,而其他运动员的成绩则有的是曲线的,有的是波浪式的,有的是螺旋式的,但从来没像刘翔那样几乎是直线上升的,刘翔每次的成绩都是一次进步,一次惊喜,都是前进。

1997年,刘翔在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中获得乙组的冠军,当时的成绩是14.7秒,当时刘翔已经比训练时提高了0.1秒,要知道,一个运动员每提高一秒都是很难的,这次提高让刘翔的方指导都有点惊讶了。

到了1998年10月,刘翔参加全国少年分龄赛,获得了15岁年龄组的第二名,成绩是14秒,比1997年提高了0.7秒。这下给了方指导一个更大的惊喜,连刘翔自己都有些懵了。

直到1999年3月,上海市春季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刘翔同样拿到了冠军,成绩是13.70秒,刘翔的成绩又提高了。

刘翔的跨栏成绩简直是节节攀升,对于他来说,这真的是莫大的荣耀,但是刘翔当时却想,这些都是少年级别的冠军,最多只是一个过渡而已,他要攀登成人世界的高栏。

1999年4月22日,全国田径大奖赛是一场国内最高水平的成人比赛。上海站时刘翔去参加了比赛,成绩是14.19秒,连孙海平也忍不住感到惊喜了。要知道,那时候这个项目的全国健将级的标准是14.34秒,也就是说,刘翔超过了健将级标准,而当时的刘翔,甚至连三级运动员都不是。

随即,这场比赛引起了一次小小的轰动,刘翔的名字渐渐远播了。

同年5月,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举行,刘翔也报名参加了,当时的刘翔很快就满16岁了,按照规定,他不能再参加少年组别的比赛了,所以他很珍惜这最后的机会。在预赛和复赛中刘翔都很顺利,这时的刘翔认为自己的实力高人一筹,有些飘飘然,所以在决赛的时候出了点小状况,但最终他还是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后来刘翔也自我总结:永远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越是重大的比赛就越是要细心。

10月份,刘翔第一次出国到智利的圣地亚哥参加比赛,那次青年锦标赛上刘翔创造了他当时的最好成绩:13.87秒。

2002年7月在瑞士洛桑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中,刘翔居然跑出了13.12秒的成绩,打破了由前辈李彤创造的13.25秒的亚洲纪录,同时也打破了13.23秒的世界青年纪录!

刘翔就是这样的一名运动员,他用不断地超越给我们带来惊喜。

无论谁,在面对成功和荣誉的时候,一定不能骄傲,要抑制住自己的骄傲气焰,只有沉着冷静的对待荣誉,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成功和荣誉都只是暂时的,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此时的成功和荣誉并不代表彼时的成功和荣誉,要想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和更多的荣誉,就得一直努力下去,刘翔已经有了很高的荣誉和成功,但是现在的他还在继续地努力着,争取有对自己更进一步的突破,对于还没有什么像样成绩的我们来说,更应该这样。

4.识伯乐的千里马才能驰骋千里

小时候的刘翔喜欢蹦蹦跳跳,但那是属于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活泼,长大后的刘翔还是喜欢蹦蹦跳跳,但这种蹦这种跳已经具有了职业的性质和更多的事业属性。

刘翔的好玩,让他与体育巧妙的结缘,之后又与世界冠军结缘,刘翔这匹千里马,最终能够驰骋千里,还得感谢他“遭遇”的三位很关键的伯乐。

刘翔7岁时,从中山北路第一小学转到管弄小学,记得当时管弄小学已经放学了,但是刘翔的爸爸还没有来接他,他只好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上一起玩“抓人”的游戏,这游戏的规则是:你拍我一下我就跑,被抓住了就反追。这群嘻嘻哈哈的孩子正在操场上玩得尽兴,忽然,大家都听到了一个雄浑的声音朝自己这边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来看,原来是一位高高的鬈发男老师在旁边,一边叫还一边招手:“哎,小朋友,你过来过来。”刘翔停下来纳闷地想了想,再往两边看了看,然后疑惑地指指自己:“叫我啊?”“对,就是你,来来来。”老师叫走了刘翔。

叫走刘翔的老师正是管弄小学的高年级体育老师,当时负责田径队的仲锁贵教练。

当时仲老师正是看重了刘翔在游戏中所展示出来的跑步潜能,刘翔人比一般小朋友要稍微高一点,跑起来整个人显得很松,姿态也很轻盈。当他问刘翔愿不愿意去田径队时,刘翔只是很干脆地回答了一句:“好啊!”

正是这次游戏,刘翔就被选进了管弄小学的“田径队”,从此,刘翔这匹千里马在伯乐的钦点中与体育结缘。千里马虽然已经被伯乐相中,但要是这匹千里马从此自高自大,而不是在伯乐的带领下更加出色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那这样的千里马也不能够驰骋千里。

从这以后,刘翔就在仲锁贵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前后大概有三年的时间,刘翔都在接受主要是跑、跳之类的综合素质的训练。

刘翔牢牢地抓住了这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他每天都会很早把作业做完,然后到操场上认真训练,三年当中每天如此。当时管弄小学的操场还是煤渣跑道,风一吹,跑起来就要吃灰,但刘翔照练不误。当时,刘翔一边照顾学习,一边完成训练任务,而且态度非常认真,从不偷懒,所以,当区少体校和管弄小学挂钩体教结合、“蹲点挖苗”的顾宝刚一来,仲锁贵就向他推荐了很有培养前途的刘翔。

仲锁贵是刘翔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位伯乐,所谓伯乐识千里马,千里马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才能,要不是仲锁贵的挖掘,那刘翔的跑跳才能就可能被埋没了。

我们都知道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也就像我们在找工作时都想找到一位赏识自己的老板一样,那种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的心心相通就是最好的默契,找到一位赏识自己的伯乐,我们这些千里马也会跑得更加带劲。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是千里马不积极进取,不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才气,那也很有可能被伯乐所遗弃。

仲锁贵老师是刘翔的第一位伯乐,他的第二位伯乐就要算顾宝刚老师了。

仲老师推荐的当时,顾宝刚老师就觉得刘翔不错,身体条件好非常好:脚底足弓处弧度奇大,小腿处跟腱这一段很长,弹跳能力肯定出众,适合练跳高、跳远。顾宝刚在发现刘翔时心里都有些小激动了,若是练出来了,刘翔以后就是又一个朱建华!铁定能拿到全国冠军。

就是从遇到第二位伯乐的那个时候开始,刘翔就在全面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主项练跳高,辅项练100米短跑,甚至还练跳远,但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110米栏是什么概念,每天只是很努力很努力地训练,希望能让自己的优点充分地发挥出来。

虽然前两位伯乐的训练与110米栏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些训练都间接地为着今后的110米栏做准备。

刘翔接触110米栏是在碰到孙海平老师以后,他的第三位伯乐。但他和孙老师还差点就错过了,因为如果在区体校待了一定的时间而未能进入市体校,那就只能再回到普通中学去读书了,也就是市里那一次对刘翔来说至关重要的比赛,让孙海平老师相中并留下了这匹千里马。

孙海平老师注意到是因为15岁的刘翔胆子大,面对跨栏,他不像一般孩子会有畏惧心理,生怕跨过去的时候会磕到碰到,即使刘翔不小心被碰到,他也会碰到就碰到,再继续闷头往前跑,而且刘翔很好的节奏感,是一个跨栏运动员很重要的素质,所以当时的孙海平留意并记下了刘翔。

到了1998年9月,孙海平在带陈雁浩、谭春华拉练完后就来找刘翔,但当时刘翔已经离开区体校回普通中学了,还是后来孙老师惜才主动给刘翔的爸爸打电话才找到刘翔的。

就这样,刘翔开始与孙海平老师一起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参加训练,最终在雅典创造了12.91秒的神话。

刘翔能拿有现在的成功和荣誉,他一直都很感谢自己的恩师。如果刘翔没有被这样的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看重,那12.91秒的神话也就成了空谈,同时,如果没有刘翔良好的自身条件和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那12.91秒的神话也成了遥远,所以谱写12.91秒神话的并不是刘翔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很复杂的社会,即使你是一匹良骑,要是遇不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也发挥不出你已有的高水平。所以,找到能触动自己的伯乐很重要,但是,找伯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其中是一个时间问题。

千里马必须和伯乐在一起,就像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样,千里马在伯乐的带引下努力的争取与伯乐的惺惺相惜,与伯乐成为黄金搭档,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成绩,知己难寻也就是这个道理。

5.现实再残酷,我们也不能被打倒

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大家心目中期盼已久的奥运会,也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盛会。很多热爱体育的观众都想到鸟巢一睹体育健儿的风采,很自然的,英雄“刘翔”成了备受关注的一个。

刘翔自在雅典奥运会创下世界纪录以来,北京迎来自己的奥运会也是他心目中期盼已久的,而他的事业正处高峰期,他希望自己能在自家门口的奥运会上再创辉煌,他也相信自己有那个实力。

为了迎接这次期盼四年的盛会,刘翔牺牲了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并尽力取消一切活动,着重保持体力,全神贯注地进行赛前训练,而在赛前的模拟比赛中,刘翔也跑出了很好的成绩,只待8月8号那天一展风采。

同时,很多观众都特别期盼在赛场上能见到刘翔跨栏,并见证他拿到冠军的历史性的辉煌时刻,一直没有让大家失望的刘翔夺冠仿佛是众望所归的事,所以,亿万观众为了看刘翔跨栏而买票。

但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生枝节,这就像人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一样。

就在离正式比赛越来越近的几天里,刘翔突然发作的脚伤越来越不乐观,这让刘翔和教练都备受打击,苦苦等待的四年,也就在放手一搏的关键时刻,发生了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有时候,越是我们在乎的事越是容易出问题,但是,问题已经碰上了,我们也只有竭尽全力去解决和挽回局势。

为此,各方都在想办法努力解决这样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事态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就在刘翔上跑道之前,他还用“以痛止痛”的办法让自己受伤的脚腱麻木,以为麻木了就不痛了,就能跑,就不会让观众失望,所以他勉强进场,在上起跑线之前,观众给他的热血沸腾让他告诉自己:“一定要跑!”但是处在急性发作期的病情却不会照顾刘翔,勉强上场,勉强起步,做最后挣扎的刘翔还是未能让亿万观众不失望。

连走路都困难的刘翔,疼得都快直不起来的刘翔,不得不宣布退赛。

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退赛,无疑成了他在职业生涯中最为遗憾的一笔,举国上下,为之惋惜。

刘翔不能跑成了事实,让观众失望也成了事实。

刘翔也很遗憾地说:“当我看到观众焦急的目光,我也很心痛,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选手,我怎么会退出奥运会呢?我一直在斗争,但是这个脚实在不行了,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让观众失望,不得不给他们说声对不起。”

面对脚伤和因脚伤而退赛的现实,刘翔也无能为力,我们只是为之遗憾,但刘翔却要面对这个现实和此事引发的猜疑,对他来说更残酷。

刘翔退赛一事,各界议论纷纷,遗憾、谩骂、抱怨……潮水一样向刘翔袭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刘翔让观众失望已成事实,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刘翔,他也不愿意让大家失望,他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人们的不理解无疑让刘翔承受了更大的痛苦。

但是,刘翔不会再让大家失望,他坚信自己会再一次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在短暂的调整之后,刘翔重新站起来,现实再残酷,我们也不能被打倒!

退赛后的刘翔需要的是静养,但是他每天除了去医院进行治疗外,还继续保持着必要的训练,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挺立脊梁的高大形象。

人生当中必然要经历挫折,挫折不是挡路石,而是助力器,会推动我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刘翔恢复得挺好,他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挑战,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相信:沉积在他心目中的那份力量会在他复出之后爆发得更彻底。

现实很残酷,我们左右不了,也不得不接受,但是我们能左右自己的心,应该拿出一颗不被打倒的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接受现实不只是单单的因屈服而接受,我们还应该有应对现实和不被现实击倒的勇气。

冷冷的现实,我们只有选择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才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去迎接下一个挑战,我们不要做可怜的逃兵,我们要做战无不胜的英雄。

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脚伤现实,是他不得不接受的,强大的舆论压力,是他不能改变的,摆在他面前的硬邦邦的现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治疗,重振勇气,希望再一次演绎自己的辉煌,靠自己强大的心去承受一切。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管再大的风浪,我们只要有坚定的心,就一定能达到彼岸。

静心休养的刘翔在2009年9月终于盼来了好消息,10号那天的队内测试赛中,刘翔轻松地跑出了13.70秒的好成绩,且伤脚无不良反应,医生克兰顿也为他做了详细检查,证明了刘翔的脚伤恢复得很好。复出之后,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刘翔的表现可谓惊艳全场,13.15秒的成绩已经宣告了刘翔的完美复出。而后,刘翔还在十一届全运会创下三连冠的历史。在6月5日,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精英赛上,刘翔以13秒00的成绩获得第二名,虽然并未获得冠军,但这是他复出以来的最好成绩,也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刘翔用出色的比赛告诉我们,他已经在伤后挺立起来了。

刘翔名言:

■ 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速度。

■ 我的胜利说明,黄皮肤的运动员能够像那些白人和黑人跑得一样快。

■ 只有我自己可以打败我自己,只是想把中国男子田径短道失去的拿回来。

■ 偶尔我也会担心,是否会突然摔倒,但是只要我站在起跑线上,我就对自己充满信心,我相信我的技术和节奏。就算摔倒了,我也绝不会趴在那里不起来,我肯定会站起来,继续往前跑。

■ 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世界有我。

【成功胜经】 永远不做现实面前的逃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刘翔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奇迹和传奇的代名词,甚至成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代表符号。很多人都佩服他,喜欢他,崇拜他,在刘翔取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之后的三年时间内,他是国内运动员中当之无愧的人气王。然而,在这些荣耀和光芒的背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刘翔不是神,他是一个人,他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平常的人。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也有压力,面对失败的打击,他也会伤心。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刘翔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只记住了他站在领奖台上的风光无限,却没有看到他承受压力时的煎熬和忍受失败打击时的痛苦。

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在举国关注之下选择了退赛,一时间,网络上、现实中责怪、埋怨、怒骂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还有人恶意中伤刘翔,认为他是假装受伤,不敢参加比赛。在沸沸扬扬的舆论声中,刘翔干什么去了?他并没有被这强大的舆论压力所击倒,更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了对自我的修复,修复自己脚上的伤痛,修复内心受到的冲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一次亮相在体育场。

这就是刘翔,他有他的脆弱,也有他的顽强。脚虽然受伤了,但他顽强的心并没有受伤,他选择退赛,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归来。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向刘翔学习的也正是他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无论现实有多么残酷,也永远不做现实面前的逃兵。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专业运动员所需要具备的,也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普通人所应该具备的。

刘翔说:“偶尔我也会担心,是否会突然摔倒,但是只要我站在起跑线上,我就对自己充满信心,我相信我的技术和节奏。就算摔倒了,我也绝不会趴在那里不起来,我肯定会站起来,继续往前跑。”这就是刘翔,不畏跌倒,不怕失败,就算跌倒了,也会爬起来继续奔跑。当退赛一年多之后的刘翔再次出现在体育场的跑道上时,人们所给予他的掌声与一年前相比并没有减少,因为他没有在跌倒后“趴在那里不起来”,而是选择了继续奔跑。

继续跑,才有战胜困境的希望,继续跑,才有取得胜利的希望。试想一下,如果刘翔在退赛之后一蹶不振,那么他就有可能永远生活在别人的责骂声中。而现在,他勇敢地站起来了,重新回到了赛场之上,人们给予他的,依然是英雄般的礼遇。这就是勇敢者所理应获得的尊重,这就是一个拒绝做现实面前的逃兵的人所理应获得的掌声。相信在刘翔精神的激励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直面现实的残酷,坚决不做现实面前的逃兵,勇敢地面对现实,解决困难,战胜失败,最终获得成功。

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困境多么可怕,都没有失去信念更让人绝望。只要我们的信念还在,只要我们的信心还在,我们就不会缺少希望。刘翔在面对困境时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也应该这样。正如上文中所说的:“冷冷的现实,我们只有选择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才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去迎接下一个挑战,我们不要做可怜的逃兵,我们要做战无不胜的英雄。”

是的,我们要像刘翔那样,坚决不要做可怜的逃兵,而要做战无不胜的英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