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5.2|什么是三二一?
这一章的前几句和上一章的后两句,组合成一章,我觉得更合理。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读罢“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们不禁要问“无从哪里来?”
我分析,“无来自于天地”。
继续追问,“天地又从哪里来?”
天地是“二”,“一生二”,所以天地来自于“一”。
继续追问,“一又从哪里来?”
老子说“道生一”,一来自于道。
那么,“道又从哪里来?”
老子说,“吾不知谁之子也”。
【什么是“三”】
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老子说“一生二”。
“二”可以看成“天地”,天地从哪里来呢?
人类看不见的物质,叫做“微”;
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叫做“希”;
人类摸不到的东西,叫做“夷”;
这三样都是不能被全部计数的事物。我们把它们统统归结为抽象的“一”。
所谓一,往大里说,人类不可能完全掌握;往小里说,人类也不能认为它不存在。
研究来研究去,称之为“一”的事物都是“不可命名”的, 一旦命名它就是“二”了。
研究来研究去,“一”还是“一”,还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事物。
“一”有形状,却不是我们知道的所有形状的形状;
“一”也有“象”,却不是我们知道的所以象的象。
它的状和象都在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这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可以称为“忽恍”,说它没有,它又好像有,说它有,却又无法证明它的存在。
随着“一”,往后研究,没有尽头;
迎着“一”,往前研究,没有源头。
研究道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随着一”,根据现有理论,去驾驭万物向前发展,并且努力探索发现新的万物。
另一方向,是“迎着一”,根据现在的“有”,去追溯产生“有”的道,去研究许多事物在远古界的起源,那就是道的开端啊!
这样说“一”,太抽象。不妨试图说得更具体一点。
继续前面例子的推演,在地球诞生之时,并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此时的地球就是“二”。 “二”不断进化成“三”,三生万物。
根据“星云假说”,地球诞生以前是混沌的星云,这个状态就是“一”。星云不断进化形成地球,这就是“一生二”。
地球星云是如何产生的呢?
可能来自于一次大爆炸,这就是“道生一”。
【道一二三】
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也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比如,一个笛子演奏家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吹笛子的,也不知笛子为何物。
突然有一天他见过了笛子,或听过笛子的演奏,笛子进入了他的记忆中,他并不知道自己和笛子的缘分已经开始了,他进入到了和笛子纠缠的混沌状态之中。
这个过程就是“道生一”。
突然有一天,他开窍了,想要吹笛子了,于是他有了笛子。
他有笛子,还有可以吹笛子的嘴巴和手,形成了可产生“各种笛子作品”的天地。
这个过程就是“一生二”。
有了产生“各种笛子作品”的天地,但开始还是吹不成曲,因为缺乏嘴手和笛子之间的和谐之气。
当不断锻炼,嘴手和笛子协调起来,和谐之气就产生了。
这个过程就是“二生三”。
有了笛子,又有了与笛子和谐的嘴手,就能吹出各种各样的曲子。
这个过程就是“三生万物”。
《读帛书老子》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