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要做的不是鹤立鸡群,而是远离那群鸡,不合群的骄傲

如果你认为你自己的状态是鹤立鸡群,有可能是因为你站在了鸡群里。
你在哪儿混,你就是什么水平的人。
你要是跳不出去,你就没比其他人强多少。
你觉得周围人能力比你低吗?
那你把他们搞定么?
你当上领导了吗?你在他们当中一呼百应吗?
鹤立鸡群,要么扭头就走,去该去的地方,要么就在鸡群里委屈自己。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
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反之则亦然。
和消极颓废的人在一起,他们会不知不觉间盗走你的梦想。
猛兽独行,牛羊成群,很多个案例告诉我们真正优秀或者强大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不合群的人,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思想和周围的人不在同一个高度,既然无法争高下,那便不勉强自己苟同。
远离群鸡不单是为了远离纷争,更重要的是避免被传染然后变得同样愚蠢。
当然,当你实力还不足以能够逃离这群鸡时,就要学会做一只孤独而沉默的鹤,而不要试图批评、教育其中的某一只鸡。
因为它听不懂你的话,除非他也是误入鸡群的另一只鹤。
庄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那些鹤立鸡群的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有自己过人之处的。
不合群不是一个人的致命伤,很多时候,反而是看起来情商较高,懂得融入群体的人会因此被埋葬。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里,不合群的人往往意味着难相处,意味着是一个另类。
如同叔本华所说:“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人都有从众心理,害怕自己不合群,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勉强自己做很多不愿意做的事,实则是没有主见、缺乏自信的表现。
我一直坚信,高段位的王者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喽才扎堆。
“二八定律”永远适合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资产;
百分之八十的人,为百分之二十的服务。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话道出了人们为了合群而变得虚伪这个话题的复杂性。
《奇葩说》有一期专门针对这个话题探讨,有非常多的人可能都可能会支持正方,信誓旦旦的说不合群当然要改。
导师颜如晶的一句话却让现场的大多数人沉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题?
怎么不说我合群要改吗?
我不合群所以要改这本身是对不合群人的一种歧视,他们有做错什么了吗?
既然没有为什么要为了迎合别人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百年孤独》有这样一句话: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大多数合群人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因为害怕寂寞所以寻找可以寄生的群体,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让你快乐,填补心灵的空缺,我们很难以逃离孤独。
快乐是你自己的,快乐是你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互动,而不是迎合!
不合群的人,愿意花时间投资自己,他们不愿合群,会选择性的交友,知道谁更适合自己,谁是自己的同路人,才不会随便和人做朋友。
纵观那些不合群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高度持续的自律,他们不合群的时候,都在独自做自己的事情,保持着每天自己的习惯,做事情很专注。
其实为了合群而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退步并不一定意味着背叛自我,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平衡自我和群体的关系,这样我们在人群中才能变得更加灵活和包容。
很多人无法忍受一个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焦躁不安。
一个人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啥。
喜欢跟风,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凡事顺大流,往往无法独处。
没有目标也没有清晰的价值观,过着一种“伪合群”的生活。
这样的人生到处是坑,平庸无趣,持续走下坡路。
合群和独处,过的是两种人生
要想真正的鹤立鸡群,首先自己是鹤,其次选一群比鹤还要优秀的鸡群吧。
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自高
那样,才能真正的昂起挺拔的头。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作者简介:贤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