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型亚历山大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亚历山大病(Alexander's disease)是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脑白质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确定以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基因变异为特征,临床以婴儿型较为多见。既往由于基因等检测技术的限制,报道的成年型患者较为罕见,实际上可能存在较多的成人期发病者漏诊和误诊现象。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广泛开展,对亚历山大病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有可能会增加临床对成人型亚历山大病(adult-onset Alexander disease,AOAD)的诊断率。文中就AOAD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4岁。因“头痛1年余,加重7个月”于2018年2月10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经常头痛,呈间断性胀痛,无畏光、流泪、恶心、呕吐等,服用止痛药后好转。2017年5月开始头痛、行走不稳,头痛有时较为剧烈,夜尿次数多,导致睡眠中断、连续性差(4~5次/晚),有时小便失禁。逐渐发现行走不稳、快跑困难、跑步时协调性差、易摔倒,双眼视物模糊,阵发性肢体麻木触电感,偶感心慌、心悸。无耳鸣、视野缺损、肢体麻木及无力。意识清楚,记忆力正常。当地医院就诊后行头颅MRI检查,提示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诊断不详。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转诊我院门诊,以“脑白质病变”收住院。

既往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嗜好,无药物滥用及中毒史,否认头部外伤史,否认阳性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0/78mmHg,身高172cm,体重64kg,形体消瘦。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计算力、自知力、定向力正常。双眼球各向活动灵活,无复视及眼震,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灵敏。面部感觉正常,咀嚼肌有力,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无歪斜,悬雍垂居中,咽腭弓动度正常,咽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双耳听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尚可,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稍差,Romberg征(+),全身痛觉无减退,腱反射(++),巴氏征(-)。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查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葡萄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生化、甲状腺功能、风湿3项、凝血5项、红细胞沉降率、肿瘤标记物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阴性,梅毒螺旋抗体阴性,抗HIV+P24阴性。自身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参考值:阴性),余正常。

腰穿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初压为100mmH2O,脑脊液末压为80mmH2O。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澄清,红细胞形态正常,潘氏试验阴性,细胞总数:0.003×109/L,白细胞计数:0×109/L。脑脊液生化:总蛋白0.50g·L-1(参考值:0.15~0.45g·L-1),葡萄糖3.17mmol·L-1(参考值:2.5~4.5mmol·L-1),氯121.4mmol·L-1(120~130mmol·L-1)。脑脊液三大染色:革兰染色未查见细菌;墨汁染色未查见隐球菌;抗酸染色未查见抗酸杆菌。

头颅MRI:a.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周围、双侧岛叶皮质下及延髓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白质脱髓鞘病变可能;b.胼胝体发育不全;c.小脑萎缩(图1)。

头颅CT和CTA增强检查:a.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后角旁对称性异常密度影,考虑脑白质变性;b.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1:头颅MRI

注:示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周围、双侧岛叶皮质下及延髓大致对称斑片状长T1(A、C)、长T2(B)信号影,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裂及脑池增宽。FLAIR呈高信号(D),DWI未见弥散受限,边界欠清(E),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图2:头颅CT

注: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后角旁对称性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模糊;脑池、脑沟和脑裂增宽(A、B),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走行及形态正常,未见明显狭窄、动脉瘤及异常血管显示(C)。

正常范围EEG/BEAM。神经电生理检查示:P300波潜伏期延长,双侧瞬态黑白图形翻转(裸眼)刺激:VEP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桡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左侧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右侧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右侧速度较左侧减慢);双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电图正常。

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改善睡眠、止痛、对症等治疗。积极寻找脑白质病变原因,基本排除中毒、感染、缺血/缺氧、血管性疾病所致脑白质损害,注意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安排行基因检查。

基因检测结果: 患者的GFAP基因检测发现外显子8存在c.1246C>T(p.Arg416Trp) 杂合核苷酸变异(图3),提示患者携带GFAP基因一个致病性的杂合变异。2018年3月21日,患者家属的基因检查未发现基因变异。

图3:GFAP基因检测

注:箭头所示为GFAP基因编码区第8号核苷酸处出现重叠峰,为碱基C和T的曲线重叠,提示为杂合性点突变

亚历山大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是脑白质营养不良病的其中之一。1949年由亚历山大首先提出。遗传方式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亚历山大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大量Rosenthal纤维、脱髓鞘改变及胶质细胞增生,同时结合典型的CT、MRI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但中国人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进行脑活检或尸检,患者或家属不易接受。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及神经影像学的进展,亚历山大病的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有所增加。

亚历山大病根据发病年龄临床上分3型:婴儿型、少年型和成人型。

婴儿型:较其他型多见,起病年龄从生后数月至2岁,多数病例头部缓慢进行性增大,智力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有抽搐发作,痉挛性瘫痪,可有脑积水,常在幼年死亡,平均病程约为2.5年。

少年型:通常7~14岁起病,主要为进行性智力倒退,甚至痴呆,运动功能障碍,痉挛性截瘫,进行性延髓麻痹,平均病程约为8年左右。

成人型:成年后任何年龄均可起病,部分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轻,部分患者间歇性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AOAD病因尚不清楚,国外有少数报道,国内仅见个例报道。随着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此病的深入研究及相关报道日益增多。相关文献总结了亚历山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病理及基因检查(表1)。

AOAD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步态不稳、小脑性共济失调、下颚震颤、球麻痹以及下肢痉挛性截瘫,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以头颅MRI表现为延髓、上段颈髓萎缩呈“蝌蚪状”,同时可有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脱髓鞘的原因并不能用GFAP基因变异解释;近年来不断有国外文献报道一些具有特殊表现的AOAD,易导致临床上的误诊、漏诊。

Schmidt等报道1例32岁的男性AOAD患者,饮酒后急性发病,表现为突发的意识障碍、球麻痹及强直性痉挛,类似脑卒中样发病,应引起临床神经科医生的注意。另有文献报道1例39岁的AOAD患者,以中枢性低热发病(核心体温低于35.0℃),伴尿失禁、中枢性呼吸暂停、共济失调步态及进行性肢体痉挛,等,其基因变异为杂合子(p.R79H)。虽然,大多文献提示AOAD为非家族性基因变异,但也有报道日本的家族性病例,该家族成员2女1男患有AOAD,其中2例已发病,1例无症状,发病者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AOAD类似,MRI均示延髓、颈段脊髓萎缩及T2高信号改变,无症状患者的颈段脊髓也有萎缩,但无T2高信号变化。该家族的基因学检查提示GFAP错义变异位点为(p.D78N)。

表1:AOAD的文献总结[5~10]

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非典型,有共济失调及步态不稳,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萎缩、延髓萎缩呈典型“蝌蚪状”,双侧脑室周围的脱髓鞘样白质病变,其确诊得益于基因学检查,患者携带GFAP基因一个致病性的杂合变异,该突变导致编码蛋白GFAP(17q21/NM-002055.4)第8外显子呈现c.1246C>T错义突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均支持成年型亚历山大病的诊断。通常AOAD多为散发,大多数患者GFAP基因为杂合、错义的点突变,本例患者的突变仅出现于患者本人,调查患者家族情况并对其父母进行了基因检测,未发现类似GFAP基因突变。

综上所述,因大多数AOAD患者均有MRI改变,提示临床医生今后对有小脑萎缩、延髓及上段颈髓萎缩的患者在诊断不明时,应重视开展针对AOAD的相关基因学检查,以避免对AOAD的漏诊和误诊,有关中国人亚历山大病的基因突变研究有待于积累更多的病例证实。

目前,亚历山大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及减轻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有学者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病,陶毅等曾对1例亚历山大病患者实施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一定疗效。随着对GFAP基因突变的不断了解,基因治疗可能是未来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而产前基因检测将会有效降低亚历山大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